<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的一生會經(jīng)歷許多的事,會有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學(xué)會走路;第一次背著書包去上學(xué);第一次出遠門旅行;第一次和同伴去爬山;第一次站在主席臺上演講;第一次開始唱歌;第一次走親訪友……每一次都是一種歷練,都是一種成長。而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第一次出版了自己的書,書中內(nèi)容都是我二零一九年至二零二一年兩年間,陸陸續(xù)續(xù)投稿文學(xué)公眾號平臺《心香文藝》的作品。作品大多是即興而作的詩歌,也有幾篇游記和寫現(xiàn)實生活的散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心香文藝》公眾號媒體創(chuàng)建于二零一七年八月五日,創(chuàng)始人兼主編為黃幼中(佑子)、副主編為彭琳(滄海一粟)、黎冬益(寒櫻枝白)注:括號內(nèi)為網(wǎng)絡(luò)昵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是一個喜歡在業(yè)余時間隨意涂鴉文字的人,偶然之間翻閱到《心香文藝》發(fā)表的作品有:小說、詩歌、散文、隨筆、回憶錄。通過閱讀他人的文章和詩歌,激發(fā)了內(nèi)心的情感波瀾。于是我把平時有感而發(fā),在信箋稿紙上寫下的小詩和些許散文,都投稿在《心香文藝》公眾號。雖然我寫的詩比較直白和幼稚,但她也是我自己的原創(chuàng),沒有修辭,沒有含蓄和粉飾,通俗易懂使讀者容易接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心香文藝》以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打造名家作品,竭力扶持草根文藝愛好者,為辦刊宗旨。我二年時間在《心香文藝》發(fā)表的詩歌有五十二首,散文有六篇。原本只是愛好而已,沒有想到主編佑子老師主動加了我微信。并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長聊,他鼓勵和支持我出版一部自己的書,出版社由他出面聯(lián)系,并發(fā)過來出版社主要負責(zé)人的電話和微信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心香文藝》的最大特色和亮點,一是會給你的文章和詩歌配上相應(yīng)的場景圖片,以及人物畫像。二是有專業(yè)的男、女主播,為你的作品配音朗誦,好的佳作主編會推薦到今日頭條、搜狐網(wǎng)、網(wǎng)易新聞、百度等網(wǎng)絡(luò)媒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對于我這個初出茅廬的草根作者來說,能把自己的文字印刷成鉛字永久保存,無疑是一件好事,對自己對家族都是一種正能量。我采納了主編的建議,自費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次正版書。有全國統(tǒng)一書號,有防偽碼,還能經(jīng)銷全國新華書店。這本書的名字《遠山的呼喚》,還是主編黃幼中老師經(jīng)過認真思考和斟酌定下來的。出版社通過政審,收集采用了35首詩歌,5篇散文。有主編黃幼中老師為書作序言,有我自己寫的后記,由團結(jié)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印書五百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黃幼中是廣西柳州人,出生于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中共黨員,廣西師范大學(xué)教授。著有詩集《記憶的長河》、散文集《木棉花開》、長篇小說《如煙情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如黃幼中老師在書的序言中所說:“像華斌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作者,由喜歡寫作到出版自己的專著,總感覺是在做夢一樣,然而,這卻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夢?!?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書的后記中說:“幸福就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好,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并在書的“后記”里寫下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人應(yīng)該有所追求,應(yīng)該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夢想。文藝猶如百花園,做不了雍容華貴的牡丹,做不了一塵不染的蓮花。但是我可以做一棵小草,做一朵野花,同樣可以留給人世間一縷溫暖心靈的馨香?!?lt;/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