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時光長河中,五個小時或許只是短暫一瞬,然而在中哈邊境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上,這五個小時卻如同一首雄渾壯麗的交響詩,每一個音符都跳動著獨特的韻律,交織出一幅跨越國界的精彩畫卷。</p><p class="ql-block">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弊怨乓詠?,這片連接中國與中亞的廣袤土地,就承載著無數(shù)的傳奇與夢想。懷揣著對未知的渴望,我踏上了這場“一腳走兩國”的獨特旅程,去探尋千年驛站之路的歷史遺風、百年口岸國門的莊嚴厚重以及近年中哈自貿(mào)區(qū)的蓬勃活力。</p> <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出國旅行在我心中如同熠熠生輝的夢想星辰。在新疆石河子市戰(zhàn)友的朋友對此行新疆旅行線路推薦下,迎來了首次走出國門的機會,目的地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區(qū)域。那里獨特的自由貿(mào)易區(qū),宛如一顆鑲嵌在兩國間的璀璨寶石,散發(fā)著無盡魅力,吸引我前去探尋。一腳走兩國,千年驛站,百年口岸,異國風情。酷暑入伏第一天(7月20日),分別在中國霍爾果斯、哈薩克斯坦國霍爾果斯境兩國邊境五個小時的跨國游覽,商貿(mào)自由交易購買,午后餐飲,真實感受到中哈兩國貿(mào)易合作示范區(qū)的繁榮景象。</p><p class="ql-block"> 如果算上1984年中越邊境老山地區(qū)防御作戰(zhàn),曾跨過國境線拔點作戰(zhàn),第一次在戰(zhàn)斗中,為保衛(wèi)邊疆走出國門。那么,時隔41年,在和平友好合作的年代,自由貿(mào)易合作區(qū)旅行,此次是第二次跨出國門。</p> <p class="ql-block"> 今天,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灑在新疆中哈邊境線上,我們懷著滿心的期待踏入這片神奇之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莊嚴巍峨的國門,宛如一位沉默而堅毅的衛(wèi)士,靜靜佇立在霍爾果斯河流兩國之間,見證著歲月的滄桑變遷與時代的蓬勃發(fā)展。國門上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那一抹亮麗的紅色,如同燃燒的火焰,點燃了我心中的熱血與自豪。</p><p class="ql-block"> 在市區(qū)連接兩國的亞歐路盡頭,陽光灑在國徽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國家的尊嚴與榮耀。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我深深感受到了國界的神圣與莊重,心中涌起對祖國深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位于中哈兩國霍爾果斯口岸,總面積560公頃,由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區(qū)域217公頃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區(qū)域343公頃組成。2012年正式封關(guān)運營,成為首個跨境自由貿(mào)易區(qū),吸引近30個重點項目和3500余家商戶入駐。在總面積5.6平方公里的全封閉區(qū)域內(nèi),兩國公民和第三國公民,不用簽證即可憑護照或《出入境通行證》等有效證件出入,進行洽談和貿(mào)易,每人每天可攜帶8000元人民幣的免稅商品。</p> <p class="ql-block"> 早上9點半,離正式通關(guān)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兩條通關(guān)通道(游客\商戶)早己排成了長約50米的兩路長隊,每個人的手里都拿著身份證和護照或通行證,等待通關(guān)檢查。我們一行五人昨日晚上8點就來到辦證大廳辦好了《出入境通行證》,加入了排隊通關(guān)的人群中。而此時的辦證大廳內(nèi)外,更早時間等待辦理通行證的人群也排起了長龍。</p><p class="ql-block"> 在等待通關(guān)的時間,我與站在我身后的一位小伙交流得知,他是一位自貿(mào)區(qū)哈方境內(nèi)開觀光車的伊犁哈薩克族人。我問他為什么不去走商戶人員通關(guān)通道,他說走游客通道時間要快一些。他和愛人每天早出晚歸,這里的人流天天如此。</p> <p class="ql-block"> 通關(guān)時間一道,通過嚴格的安全檢查,人們像潮水般一樣湧人自由貿(mào)易區(qū),奔向各自的目標區(qū)域。抵達邊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承載著百年歷史的口岸國門。這座飽經(jīng)風雨洗禮的國門,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變遷。曾經(jīng),它目睹了列強的覬覦與紛爭;如今,它展現(xiàn)著中國的自信與開放。站在國門下,我仰望著那飄揚的五星紅旗,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通關(guān)后我們乘上國境內(nèi)的公交車直接來到國界線旁下車,自由進入紅(中國)藍(哈薩克斯坦國)線標識的地磚,越過紅線國界,便進入了哈方邊境貿(mào)易區(qū)。這里,是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商業(yè)海洋。來自中國各地的商人們忙碌地穿梭在各個攤位之間,他們熟練地與哈薩克斯坦以及其他中亞國家的客商們交流著。漢語、哈薩克語、俄語等各種語言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獨特而和諧的商業(yè)樂章。在這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商品相互交融,碰撞出絢麗的火花,展示著中哈兩國友好合作、共同繁榮的美好景象。</p> <p class="ql-block"> 穿過國門,我們踏入了千年驛站之路。這條古老的道路,曾經(jīng)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分支,無數(shù)的商隊、使者、旅人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腳下的土地,仿佛還回蕩著千年前的駝鈴聲。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我們仿佛能看到當年那些滿載著絲綢、茶葉、瓷器的商隊,在漫漫黃沙中艱難前行。</p><p class="ql-block"> 進入哈方境內(nèi),小伙告訴我他叫祖力,每人10元錢,可乘著他們開的觀光車在約5公里的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的幾處景點觀光購物。也可以不乘車自由旅游。為了節(jié)約時間,我們選擇乖觀光車。進入哈方境內(nèi)約5公里后,不能觀光游覽的地方拉有鐵絲網(wǎng)或圍欄,主公路上有哈方軍人站崗看守。</p> <p class="ql-block"> 中午時分,我們在靠近我國邊界線的哈方餐廳,體驗了一餐跨國飯菜。在異國品嘗美食,回味這一路見聞,心中滿是感慨。不同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出和諧火花。</p><p class="ql-block"> 都是中國人在哈方境內(nèi)做生意,用人民幣交易,查閱當時的人民幣匯率,我們吃的120元的飯菜,合哈薩克斯坦幣(堅戈)1萬元,在哈薩克斯坦是貨真價實的“萬元大餐”消費。飯后,我們走過國界線,回到我國境內(nèi)繼續(xù)在自貿(mào)區(qū)游覽。</p> <p class="ql-block"> 下午2點半,離開邊境通關(guān)檢查處,交回邊境證。不知不覺,五個小時的時光悄然流逝。此時,大暑節(jié)氣的太陽將邊境線照射成一片金黃熱土,我們帶著滿滿的回憶和深深的感動,踏上了下一站旅程。這五個小時,在中哈邊境這片土地上,我不僅領(lǐng)略了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多元的文化魅力,更親身感受到了中哈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和緊密的合作。這五個小時,如同一段珍貴的人生插曲,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深處,成為我心中最寶貴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 傍晚時分,沿著塞外江南伊犁河谷,入住新源縣。新源縣素有“草原明珠、 新疆酒鄉(xiāng)”之美譽。地處古絲綢之路北道,南北疆交通要道,橫跨亞歐大陸的新亞歐陸橋通道已貫通,國道G217、G218和省道S316縱橫交錯于境內(nèi),已成為伊犁河谷東端商貿(mào)物流中心、商品中轉(zhuǎn)集散地、能源資源大通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