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果成熟時,自然會從樹上落下。</p><p class="ql-block">在靈性生活中,時候到了,心就會像水果一樣開始成熟、變甜。我們的修行會從青澀、艱難的成長期(尋找、發(fā)展、改善自己),轉(zhuǎn)變成在奧秘中安住,從信賴外在形式轉(zhuǎn)變?yōu)榘沧∮趦?nèi)心。</p><p class="ql-block">曾有位年輕女子在剛開始修行時,因為面對家庭的問題極度掙扎,她寫道:</p><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做佛教信徒時,父母怨恨我;但當(dāng)我做佛陀一樣的覺醒者時,他們深愛我?!?lt;/p><p class="ql-block">想要在靈性上成熟,就要放下僵化和理想化的生命方式,在生活中找到彈性和喜悅。隨著靈性的成熟,就會帶來心的柔軟,自然表現(xiàn)出自在與慈悲。道家老子頌揚(yáng)這種精神而寫道:</p><p class="ql-block">以道為中心的人,可以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兒沒有危險。即使在巨大的痛苦中,他仍認(rèn)識宇宙的和諧,因為他在心中找到安詳。</p><p class="ql-block">靈性在于我們是什么人,而不在于我們追逐什么理想;靈性不再是到遠(yuǎn)方和外面,而是回到內(nèi)在。</p><p class="ql-block">這種靈性充滿了喜悅與整合,既是平凡的,也是覺醒的。這種靈性能讓我們在生活的驚奇之中安住,這種成熟的靈性讓神圣之光照亮我們、穿透我們。</p><p class="ql-block">以下我們來探討靈性成熟的特質(zhì)。</p><p class="ql-block">第一:活在當(dāng)下這一刻,不念過去,不想未來,——生命只存在于當(dāng)下這一刻。</p><p class="ql-block">第二:知道很多痛苦的原因都來自人的思維——念起,則煩惱生。</p><p class="ql-block">第三:做一個自己思維的旁觀者清者——只觀察,不認(rèn)同,不評價、不追逐!</p><p class="ql-block">第四:時刻保持臨在,時刻保持覺知?!蛔屪约合萑霟o意識的混亂中。</p><p class="ql-block">第五:行、住、坐、臥都是修行?!萌孔⒁饬ψ雒恳患?。</p><p class="ql-block">第六:不被情緒束縛。——情緒起來的時候不要懊惱,看著就行。</p><p class="ql-block">第七:知道時間是開悟最大的敵人?!灰钤诋?dāng)下,才能讓時間失去意義,沒有了時間,自然也就沒有了過去和未來。</p><p class="ql-block">第八:慈悲喜舍。——有靈性的人這些品質(zhì)自然會流露出來。</p><p class="ql-block">第九:可以看見問題的本質(zhì)?!徐`性的人不是用思維分析,而是用內(nèi)在全體智慧看問題。</p><p class="ql-block">第十:認(rèn)識到自己已經(jīng)是佛?!詴r凡夫,悟時佛!</p><p class="ql-block">開悟,就是一種與源頭的聯(lián)結(jié)狀態(tài),能夠進(jìn)入這種無形的領(lǐng)域就是真正的解放。它將你從形式的約束和認(rèn)同中解放出來!</p><p class="ql-block">這就是生命因分裂演化而造成多樣性之前的那種無差別狀態(tài)。我們可以稱它為未顯化狀態(tài)——萬物的無形源頭,眾生的內(nèi)在存在。</p><p class="ql-block">這是一種深深的寧靜與和平的領(lǐng)域,有著歡樂和充沛的活力。</p><p class="ql-block">《道德經(jīng)》的古老智慧告訴我們:我只有三件事要教你們:純真、耐性、慈悲。這三件事是你們最重要的財富。在行動和思想中保持純真,就能回到生命的本源。對朋友和敵人保持耐性,就與萬物之道一致。對自己慈悲,就能使世人所有生命和解。所以智者居住在道之中為所有生命立下榜樣。由于他不炫耀自己,大家都能看見他的光芒。由于他不需要證明什么,大家都能信賴他的話。由于他不知道自己是誰,大家都在他身上認(rèn)識自己。由于他心中沒有目的,所以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