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于羅馬禁止大巴車進入,我們不得不改乘地鐵和有軌電車進入羅馬。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地鐵和有軋電車都是無人售票的,地鐵站既沒有閘機也沒有護欄,購票完全依靠乘客的自覺。在旅途中,請務(wù)必注意自身安全。</p> <p class="ql-block">早就聽聞梵蒂岡的大名,這個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內(nèi)陸城邦國家,是全球領(lǐng)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全國人口不足800人,國土面積僅有0.44平方公里,卻有著非凡的影響力 。當我踏入這片神圣的土地,仿佛進入了一個充滿歷史與藝術(shù)氣息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進入梵蒂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宏偉壯觀的圣彼得廣場 。它長340米,寬240米,可容納50萬人,由建筑大師貝尼尼親自設(shè)計并督建,花費11年時間于1667年完工 。兩邊的長廊由288根多利安柱式的白色大理石組成,宛如軍隊隊列般守護著廣場,又像上帝之手環(huán)抱著廣場 。廣場中央聳立著41米高的方尖碑,它高約26米,底部單邊長5米,沒有任何文字和圖案,1586年從羅馬尼祿競技場墻邊移至此處,搬運時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 。</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穿過圣彼得廣場,便來到了梵蒂岡的心臟——圣彼得大教堂。這座教堂從興建到經(jīng)歷多次擴建和改建,再到最后裝飾完畢,總共歷經(jīng)了1300多年的歷史 。教堂是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風格的完美結(jié)合,內(nèi)部簡直是一座藝術(shù)寶庫。</p> <p class="ql-block">彼得寶座:貝爾尼尼設(shè)計的鍍金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象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傳說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p> <p class="ql-block">青銅華蓋:由貝尼尼親手完成的青銅華蓋,足足有五層樓那么高,由4根20米高、異常華麗的螺旋絞鏈形銅柱圍成,位于圣彼得的陵墓上方。華蓋前面的半圓形欄桿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象征著神圣與永恒 。</p> <p class="ql-block">《圣殤》:教堂入口的右邊,佇立著米開朗琪羅的雕塑《圣殤》。這是他24歲時的作品,也是他唯一一件簽名作品。圣母憐愛地看著懷中的耶穌,耶穌保持著受難時的姿態(tài),圣母的表情靜默而復雜,傾瀉了無聲的哀痛,展現(xiàn)出人類最偉大崇高的母愛 。</p> <p class="ql-block">今年(2025年)是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圣門開啟的年份(25年開一次),屬于天主教的常規(guī)圣年(禧年)。</p><p class="ql-block">按照傳統(tǒng),圣門開啟是圣年的重要標志,教皇會主持開啟儀式,信眾通過虔誠穿過圣門,可獲得宗教上的恩典與赦免。期間,梵蒂岡及全球天主教徒會舉行一系列祈禱、朝圣等宗教活動,吸引大量信徒和游客前往。</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拍照時可以使用閃光燈。墻上的壁畫酷似油畫,實際上是由各種不同顏色的石頭拼成的,非常逼真,真是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教皇的徽章,用彩色石頭拼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雕塑技藝高超,每一件都栩栩如生。石刻的裙子仿佛在風中飄動,逼真至極。</p> <p class="ql-block">一腳部踏兩國</p> <p class="ql-block">教堂穹頂</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7日上午胡志強游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