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以色列海法市的卡梅爾山上,矗立著巴哈伊教的圣地——巴哈伊空中花園。這里是巴哈伊教先知巴孛的安息之地,也是信徒們心中的至圣之所。巴哈歐拉的陵寢作為第一圣地,而巴哈伊花園則成為第二圣地。自1891年巴哈歐拉選定此地為巴孛的長眠之所后,這座花園的建設歷經(jīng)百余年的風雨,終于在2001年向世人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如今,這座耗資2.5億美元、每年維護費用高達400萬美元的花園,已成為以色列的旅游勝地,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朝圣者前來祈禱、默思、誦經(jīng),拜謁其他巴哈伊圣地。</p> <p class="ql-block">馬薩達國家公園,位于以色列死海附近的巖石山頂,是猶太人的圣地和世界遺產(chǎn)之一。這座公園坐落在沙漠與死海谷底的交界處,懸崖高達450米,山頂平坦,呈菱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00米。馬薩達曾是猶太人抵抗羅馬統(tǒng)治的最后堡壘,近千名猶太男女在此堅守了三年,最終選擇集體自殺,燒毀宮殿和房屋。公園內(nèi)的希律王宮殿遺址是最值得游覽的景點,展示了早期羅馬帝國奢華宮殿建筑的風采。此外,游客還可以參觀古羅馬浴池、蒸汽室、貯糧倉和儲水庫等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死海位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5至16公里不等,最深處達380.29米。死海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被譽為“世界的肚臍”。死海中鹽分濃度極高,為一般海水的8.6倍,因此水中沒有生物存活,連沿岸陸地上也很少有生物生存,故得名“死海”。然而,死海正面臨消失的危機。據(jù)世界環(huán)境保護組織的數(shù)據(jù),死海水位正以每年3.3英尺(約1米)的速度下降,水量的減少導致鹽濃度進一步提高。</p> <p class="ql-block">內(nèi)蓋夫沙漠橫亙于以色列南部,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人煙稀少。盡管如此,這片土地卻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亞伯拉罕曾在此安家,納巴泰人的駝隊也從這里經(jīng)過,留下無數(shù)珍貴的足跡。內(nèi)蓋夫不僅見證了多個民族的興衰,如游牧民族、迦南人、非利士人、以東人、拜占庭人、納巴泰人、奧斯曼人及以色列人,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這些民族的主要經(jīng)濟基礎是牧羊業(yè)和農(nóng)業(yè),后來商業(yè)也成為重要支柱。如今,內(nèi)蓋夫已成為以色列著名的旅游景區(qū),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探索這片古老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這座位于近東黎凡特地區(qū)的古城,擁有悠久的歷史,被譽為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城。耶路撒冷地處猶大山地,介于地中海與死海之間,既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雙方均有爭議),也是兩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為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的首都。在21世紀,耶路撒冷依然是巴以沖突的焦點。</p> <p class="ql-block">特拉維夫,以色列的實際首都,也是該國建國時的首都所在地。國際社會與以色列建交的國家大多將使館設在特拉維夫或其周邊城市。特拉維夫創(chuàng)建于1909年,最初由一批猶太移民為逃避鄰近的古老港口城市雅法而建立。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拉維夫逐漸發(fā)展成為超過雅法的現(xiàn)代化都市。1950年,特拉維夫和雅法兩市合并,成立了特拉維夫-雅法市。如今,特拉維夫被認為是以色列最為國際化的經(jīng)濟中心,被譽為“硅溪”地區(qū)的心臟。這座城市充滿活力、現(xiàn)代感十足,被公認為以色列的文化之都。</p> <p class="ql-block">在以色列,閱讀和跑步是國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兩大愛好。以色列人愛書聞名遐邇,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跑步者的身影更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特拉維夫,24小時都能見到當?shù)厝伺懿降纳碛?。以色列人對跑步的熱愛不僅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還表現(xiàn)在各種馬拉松賽事中。每年,以色列都會舉辦十余場大小不一的馬拉松比賽,參與者既有專業(yè)運動員,也有眾多跑步愛好者,包括老人、孕婦和殘障人士??梢哉f,跑步已經(jīng)成為以色列的全民運動。</p> <p class="ql-block">銀蓮花,以色列的國花,又名風花或復活節(jié)花。銀蓮花之所以被稱為風花,是因為其花朵在綻放時仿佛被風吹開。此外,銀蓮花和草地銀蓮花、白頭翁銀蓮花象征著復活節(jié),因此也被稱為復活節(jié)花。銀蓮花的花朵色彩鮮艷,觀賞價值極高,常被用于室內(nèi)和庭院的裝飾,增添一份生機與美麗。</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國旗呈長方形,長寬比例約為3:2,旗底為白色,上下各有一條藍色寬帶。藍白兩色源自猶太教徒祈禱時使用的披肩顏色。白色旗面正中,繪有一個藍色的六角星,即大衛(wèi)王之星。大衛(wèi)王之星象征著國家的權力和榮耀,代表著以色列人民對自由和獨立的不懈追求。以色列第二任國王大衛(wèi)的名字意為“被蒙愛者”,這一符號不僅是猶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是以色列國家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本文內(nèi)容源于網(wǎng)絡,歌曲源于酷狗音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因查找資料局限,如有謬誤還請多多指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