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龍塔下吃十全</p><p class="ql-block"> 這幾天,老天爺?shù)南捻锼坪跻恢毙巡粊?,高溫炙烤著大地。無奈,干脆足不出戶,窩在家里憶悟。偶然想起了那年那月在二龍塔下吃十全的事來。</p><p class="ql-block"> 那是桃花盛開的時(shí)節(jié),我和幾位摯友去終南山下踏青,順便去了位于王莽鄉(xiāng)土門峪村村南半山腰的二龍塔游玩。</p><p class="ql-block"> 該塔建于唐太宗貞觀六年,距今已有 1393 年歷史,傳說因兩條惡龍?jiān)谕灵T峪、蛟峪山間纏斗擾民,故建塔以鎮(zhèn)之。</p><p class="ql-block"> 民間還有一個(gè)傳說,言說唐貞觀年間,從風(fēng)景如畫的樊川一直延續(xù)到二龍塔下,在這一帶,凡是沾上邊的大小官吏極多,說是不論大官、小官、芝麻官以及比芝麻官還小的捶頭官,多如牛毛,相當(dāng)于三石六斗菜子籽,弄得官府衙門四處危機(jī)。太宗對此十分不滿,遂下圣旨在此建了這么個(gè)二龍塔,是以鎮(zhèn)之。</p><p class="ql-block"> 至此,自唐以后的幾個(gè)王朝,在鄉(xiāng)間流傳著這么一個(gè)典故:誰想當(dāng)官,必須先去拜二龍塔。有人明著拜,有人偷著拜,都很虔誠,到底靈不靈驗(yàn)無從說起,但不拜總是心里個(gè)影。有人就抱著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的態(tài)度,覺得拜總比不拜強(qiáng)?!俺园甙咄?,渴涼水,自己給自己解心泥(疑)呢。” 這個(gè)版本到底有沒有可靠的史料無從考證,但總歸與二龍山相關(guān)。</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行幾人,都曾在王莽鄉(xiāng)當(dāng)過差,對 “二龍塔” 再熟悉不過了。這一次去其實(shí)就是故地重游。游完 “二龍塔”,下山路過土門峪村時(shí),適逢該村的老村長陳廣盈仁兄。他熱情地招呼我們一行到家里去坐,我們也就客隨主便。閑談中,陳村長說他今天還在侄子家過事當(dāng)執(zhí)事(幫忙),我們問起啥事,他說給侄孫 “做滿月”,順便叫我們?nèi)コ詽M月酒。聞此言,一行人都很高興,答應(yīng)了這個(gè)非常稀罕非常難得的邀請。</p><p class="ql-block"> 到陳村長侄子家,只見滿院春光,人人喜上眉梢,祝寶寶茁壯成長、前程似錦的祝福語像花兒一樣飄來飄去。這家今天的宴席叫 “十全”?!笆?,食也”,意思是共十道菜,六道葷菜,四道素菜。六葷中有蓮菜炒肉,這是第一道名菜,視為宴席的必備菜肴,是長安地區(qū)飲食文化的精髓。其次是蒸方塊肉,這一道菜象征著 “家有官印”;還有蒸碗條子肉,寓意 “蒸蒸日上”;蒸碗三角肉,寓意 “平安幸?!?;還有酥肉及幾個(gè)素菜。燴三鮮是最后一道菜,里邊有丸子、肉片、油炸豆腐、橡皮、黃花菜、黑木耳以及蔥段、生姜、高湯等調(diào)料,因?yàn)橛型枳?,也寓意酒菜上完了。后來人們調(diào)侃地把這一道菜叫滾蛋菜,意思是吃完了,滾蛋吧!凡是上到桌子上的菜,每道菜都可圈可點(diǎn)。</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還講究穿西裝,雖說踏青,但幾個(gè)男人還是西裝革履,媳婦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我聽見兩個(gè)年輕的執(zhí)事相互耳語:“今這家把事過大了,咱村上誰家過事能來這么洋氣的人,一看都是科班出身?!?我們也高興,為老朋友陳村長撐了面子,也給滿月宴增添了喜慶的氣氛。</p><p class="ql-block"> 菜一道一道地上著,我們一道一道地品著,每一道菜都是精華,都帶著鄉(xiāng)土氣息,帶著鄉(xiāng)下人的純樸和厚道。他們的厚道不是刻意為之,而是骨子里流淌的本真。在這里吃席面,是在喧囂都市里絕對尋找不到的。為了助興,我們都分別給了小寶寶 “瞌睡錢”,城里人把這叫 “搭份子”。</p><p class="ql-block"> 近二十年過去了,我對這次吃 “十全” 的事如隔夜的事一樣,那味道家常、地道、新鮮、親切,蠻有意思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