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薩布蘭卡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3日凌晨兩點,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飛機滑過跑道騰空而起,沖向夜空,由此開啟了我們22天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之旅。經(jīng)過8個多小時的飛行到達多哈機場,候機3小時,再轉(zhuǎn)機,又飛行了7個小時。在長達15個多小時的飛行途中,我們環(huán)繞地球從歐亞大陸的東邊飛到了毗鄰歐亞大陸西端的北非國家摩洛哥。途中飛越了波斯灣、阿拉伯半島、紅海、地中海、沙漠戈壁……, 于當(dāng)?shù)貢r間23日下午4點左右安全降落在卡薩布蘭卡默罕默德五世國際機場,終于結(jié)束了這次旅行中最艱辛的行程——長途飛行 。</p><p class="ql-block"> 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主要港口,也因電影《卡薩布蘭卡》而名揚天下。這次伊比利亞半島和北非摩洛哥之行,首站來到了卡薩布蘭卡。</p><p class="ql-block"> 卡薩布蘭卡由柏柏爾人建于12世紀,隨著阿拉伯人的到來,阿拉伯文化在此生根繁衍。后來又歷經(jīng)了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的殖民統(tǒng)治,多個民族、多元文化、多種信仰在這片土地上并存,和諧共處,天主教堂,猶太博物館,清真寺在這座城市也比肩而立。這里還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發(fā)源地,“北非的后花園”,因此,卡薩布蘭卡成為一座充滿異域風(fēng)情和具有獨特魅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走出機場,登上大巴車,團友們好像都忘記了長途飛行的疲勞,興致勃勃地開始了卡薩布蘭卡城市觀光之旅。</p><p class="ql-block"> “卡薩布蘭卡”是西班牙語,意思是“白色的房子”。大巴車在卡薩布蘭卡市區(qū)行駛,窗外街道兩旁幾乎都是白色的建筑,雖然沒有摩天大樓,但是城市建筑給人的感覺既現(xiàn)代又時尚。</p> <p class="ql-block">新麥地那圣心大教堂,這座大教堂建于1930年,由法國建筑師保羅·圖爾農(nóng)設(shè)計。該建筑融合了裝飾藝術(shù)、摩爾式和新哥特式建筑風(fēng)格,優(yōu)美的外觀令人耳目一新,藍天之下,乳白色的大理石散發(fā)著柔和的圣潔之光,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我們來到時,教堂正在進行內(nèi)部裝修,沒有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圣心教堂坐落在城市公園內(nèi),綠色植被簇擁著潔白的教堂,相依相偎,相互依襯。</p> <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公園不大,水渠、噴泉、排列整齊,高大的熱帶樹木、綠樹成蔭的草坪把公園裝點的綠意盎然,清新涼爽,讓人根本感覺不到這里是非洲。摩洛哥有“北非花園”的美譽,在摩洛哥一路走過,都市、鄉(xiāng)村到處都是鮮花盛開,綠植蔥茸,“北非花園”的美譽真是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三五成群的市民坐在草地上,享受著樹蔭下的清涼。</p> <p class="ql-block">公園里別具一格帶有阿拉伯風(fēng)情的裝飾建筑,各種色彩在此混搭,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這里沒有大樹遮蔭,在火辣辣的陽光直射下,才把人的思緒猛然拉回現(xiàn)實,哦,我們現(xiàn)在是在非洲呀!</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是一個將色彩應(yīng)用到極致的國度,他們給每一種色彩都賦予了獨特的情境:白色是純潔、崇拜和節(jié)日的顏色,在宗教建筑里隨處可見,很多城鎮(zhèn)建筑也都是白色;黃色是一種充滿活力的顏色,是財富或權(quán)力的代名詞,是勝利的象征,也用于紀念和致敬;金色是摩洛哥自古以來不分階層慶祝重大節(jié)日的顏色。金色裝飾著菲斯王宮大門、哈桑二世清真寺這些偉大建筑。金色反射了太陽本身的光芒,就像輝煌無法隱藏;藍色與絕對和無限有關(guān),它體現(xiàn)了安寧與內(nèi)心的平靜;廣闊無垠,深深淺淺,這個世界上只有摩洛哥把藍色運用得既巧妙又大膽;紅色象征火與激情,是摩洛哥的標(biāo)志色之一,也是摩洛哥國旗的顏色;玫瑰色象征著熱情好客;自然色代表了古老和傳統(tǒng)……在摩洛哥各地游覽,都能感受到繽紛絢麗的色彩帶來的視覺沖擊。</p> <p class="ql-block">新麥地那老城,也稱哈布斯老城,位于卡薩布蘭卡市中心,是這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縮影。老城很大部分是猶太人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參與建造的。為了鼓勵猶太人投資,猶太人的住宅區(qū)建在了國王行宮周圍,形成了獨特的“圣人區(qū)”。摩洛哥國王通過這一舉措,展現(xiàn)出開明的治理態(tài)度,既保護了猶太投資者的安全,又促進了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位于老城道路對面國王的行宮。</p> <p class="ql-block">老城并不完全是自然形成的,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由法國人進行了精心規(guī)劃。老城保留了傳統(tǒng)阿拉伯集市的風(fēng)貌,同時融入了現(xiàn)代規(guī)劃的元素。這里的街道不似傳統(tǒng)老城古鎮(zhèn)那樣狹窄曲折,而比較寬闊順直。黃磚(準確的說應(yīng)該是自然色的磚)、白墻的兩層樓建筑,一樓是商鋪,二樓是住房。白墻、拱門和雕花裝飾,體現(xiàn)出摩洛哥傳統(tǒng)建筑元素。</p> <p class="ql-block">街道兩旁各種店鋪鱗次櫛比,各種各樣的手工制品、皮革、銅器、香料、地毯、服裝等等,琳瑯滿目。在這里逛逛,會發(fā)現(xiàn)許多頗具特色和有趣的當(dāng)?shù)厣唐贰?lt;/p> <p class="ql-block">空氣中彌漫著皮革的膻腥味,各種香料濃郁的混合氣味,薄荷茶的香甜味,……還有人來車往的嘈雜聲,讓人感覺仿佛來到了《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集市。</p><p class="ql-block"> 老城的年輕人操著各種語言與游客搭訕,看到中國游客,馬上用中文和我們打招呼:“中國人?”“你好!”,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熱情,開朗的笑容??瓷先ィ麄兩畹牟⒉桓辉?,卻活得如此開心快樂。讓我想起一位名人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幸福不屬于窮人,也不屬于富人,而是屬于容易滿足的人。幸福不是有房、有車、有權(quán)、有錢,而是無憂、無慮、無病、無災(zāi),知足的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感覺不到電影《卡薩布蘭卡》的浪漫,但能體驗到當(dāng)?shù)厝说娜粘:蜔熁饸?,體驗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可以觸摸到這座城市的脈搏和它的曾經(jīng)。</p> <p class="ql-block">老城入口處的這個建筑群原是法國殖民時期的總督府,現(xiàn)在是地方法院。這座建筑也是黃磚、白墻,與老城建筑風(fēng)格一致,但是建筑頂部使用了綠色琉璃瓦。在摩洛哥,只有三種建筑能使用綠色琉璃瓦:王宮、寺院和政府機構(gòu)。因為在摩洛哥的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中,綠色琉璃瓦象征著高貴和權(quán)威。這種使用傳統(tǒng)不僅體現(xiàn)了對歷史的尊重,也展示出摩洛哥獨特的建筑風(fēng)格和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在卡薩布蘭卡大街小巷走過,發(fā)現(xiàn)幾乎凡是有文字標(biāo)識的地方,都有三種語言。原來摩洛哥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和柏柏爾語,反映出阿拉伯和柏柏爾族群在摩洛哥的主體地位。歷史上摩洛哥曾是法國的保護國,法語作為通用語言,在行政、商業(yè)、教育等領(lǐng)域也廣泛使用。所以在摩洛哥游覽時看到的告示、公告等都是三種語言并列。</p> <p class="ql-block">位于卡薩布蘭卡市中心的穆罕默德五世廣場,是卡薩布蘭卡的行政與文化中心,以其法式和摩洛哥風(fēng)格融合的建筑群以及成群的鴿子而聞名。廣場周圍集中了最高法院、市政廳、郵政大樓等政府機構(gòu)。</p><p class="ql-block"> 廣場以摩洛哥獨立運動領(lǐng)袖,前蘇丹穆罕默德五世的名字命名,是摩洛哥從法國殖民統(tǒng)治過渡到獨立的重要歷史象征。</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央有一座大型噴水池,周圍環(huán)繞著政府機構(gòu)的建筑群,展現(xiàn)出壯闊的景觀?。廣場上隨時可看到穿著傳統(tǒng)服飾的柏柏爾人走過。</p><p class="ql-block"> 柏柏爾人作為摩洛哥的原住民,歷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族入侵,如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等,但他們始終沒有融入西方世界。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來到了摩洛哥。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貝都因人都是源自阿拉伯半島的游牧民族,由于同宗同源的關(guān)系,柏柏爾人選擇昄依伊斯蘭教,接受了阿拉伯文化的熏陶。但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柏柏爾人始終保留著本民族的傳統(tǒng)習(xí)俗,堅守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廣場也被譽為卡薩布蘭卡的“城市客廳”,象征著和平與自由的鴿子在廣場上空自由飛翔,在噴水池邊和廣場上歇息、覓食,與游人親密接觸,和平相處,祥和的氣氛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的噴水池間歇性地噴出形態(tài)各異的水柱,受驚的鴿子展翅飛向天空,呼啦啦一大片。小孩子們也會嬉戲著追趕鴿子,廣場上空群鴿飛舞,很是壯觀,也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馨與和諧。</p> <p class="ql-block">卡薩布蘭卡瀕臨大西洋,舉世聞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就直接建在了大西洋上。這座占地9公頃的清真寺,有1/3的面積建在海上,其余部分與陸地相連。將清真寺建在海上的起因,主要源于已故國王哈桑二世的一個夢境。在夢中得到真主的啟示,被告知“真主的寶座應(yīng)建在水上”,因此決定將清真寺部分建于海上,以紀念這一愿景,也藉此紀念摩洛哥阿拉伯祖先自海而來的歷史 。 ?</p> <p class="ql-block">導(dǎo)游帶我們來到海濱大道,這里是觀賞哈桑二世清真寺全貌的最佳地點。站在海濱大道上遠遠望去,哈桑二世清真寺仿佛是一艘停泊在海上即將啟航的巨輪,高達210米的宣禮塔像矗立在海上的燈塔。大西洋的海浪拍打著清真寺,清真寺巍然屹立,巋然不動。宏偉壯觀的景象令人震撼不已!今天先遠眺一下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全貌,明天再去近距離觀賞并入內(nèi)參觀。</p> <p class="ql-block">海濱大道全稱邁阿密海濱大道,是卡薩布蘭卡大西洋海邊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也是卡薩布蘭卡最美的地方。沿著海濱大道漫步,一邊眺望大西洋波瀾壯闊的美景,一邊感受來自大西洋的海風(fēng)吹拂面龐的愜意。</p> <p class="ql-block">景觀大道上掛著電影《卡薩布蘭卡》的劇照宣傳畫。這部名垂電影史冊的著名電影,使卡薩布蘭卡名揚四海,成為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邁阿密海濱大道上有許多咖啡館,坐下來,聆聽著海浪拍岸的波濤聲,吹拂著來自大西洋的海風(fēng),喝一杯香濃的咖啡,品嘗一份大西洋風(fēng)味的冰激淋,品味異國他鄉(xiāng)的美味,感受中外飲食文化的差異,也是旅游的一大樂趣。</p> <p class="ql-block">冰激淋的分量很足,味道也美美噠,就是服務(wù)生的算數(shù)太差了,結(jié)賬時,和我們反復(fù)核算了幾次,最后看他的表情還是很茫然。地接導(dǎo)游開始就告訴我們了,這里的人算數(shù)不怎么樣,但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哎,看來國內(nèi)教育雖然很卷,但是國人的基礎(chǔ)知識學(xué)習(xí)還是扎實的。</p> <p class="ql-block">來到摩洛哥的第一頓晚餐是在海濱大道上一家精致的西餐廳享用美味魚餐。</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有漫長的海岸線,沙丁魚是摩洛哥最著名的漁業(yè)資源。得天獨厚的海洋條件使1700公里長的海岸線成為了天然漁場,摩洛哥也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大沙丁魚出口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帶著大西洋味道的沙丁魚端上桌了,肉質(zhì)鮮嫩,營養(yǎng)又美味,分量超實在,讓人欲罷不能。</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道菜是美味三文魚。鮭魚(國內(nèi)習(xí)慣稱三文魚)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寒冷的海域,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氣候溫暖,不適合鮭魚的生存和繁殖,既然來到了蒞臨大西洋的摩洛哥,北大西洋的鮭魚也是要品嘗一下的?>??<?</p> <p class="ql-block">標(biāo)準的西餐三道菜,太豐盛了,最后的甜點只能象征性的品嘗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傍晚時分,大西洋海邊的云彩真是太美了,天高地闊,云卷云舒,變幻莫測。披著晚霞的白云,被渲染成了粉白色,藍天還沒完全隱去,天空仿佛變成了一幅色彩淡雅的水粉畫。</p> <p class="ql-block">大西洋的落日晚霞又給今天即將結(jié)束的行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我們今天邁阿密大道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大巴車把我們送到了哈桑二世清真寺。這是摩洛哥境內(nèi)唯一一座對非伊斯蘭教徒開放的清真寺,又是僅次于麥加和麥地那清真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加之是一座現(xiàn)代修建的清真寺,建筑設(shè)計和設(shè)施都非常先進,在伊斯蘭世界首屈一指。哈桑二世清真寺不僅是摩洛哥的驕傲,也是伊斯蘭世界的建筑瑰寶。所以來這里朝拜的信徒和游客都非常之多。</p><p class="ql-block"> 來到清真寺開闊的露天廣場前,高達210米的宣禮塔矗立在教堂前,令人矚目。宣禮塔巍峨壯觀,又不失精致、典雅。清真寺通體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綠色琉璃瓦的屋頂彰顯出它的尊貴和神圣地位。</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提議修建的,由法國著名的建筑設(shè)計師米歇爾·潘索設(shè)計建造。為了建成這座宏偉的建筑,哈桑二世國王帶頭捐款,摩洛哥舉國上下積極響應(yīng),共籌集資金六億多美元。從1987年8月動工,歷時五年,共耗費5.8億美元,于1993年8月30日建成。期間,共有3萬多名工人和工程師參與建造,移沙填海,用鋼筋鐵骨般堅固的柱子,穩(wěn)穩(wěn)支撐起一座壯觀的海上平臺,建起這座總面積9公頃,有三分之一的建筑面積懸于大西洋驚濤駭浪之上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海上清真寺,讓“真主的寶座應(yīng)在海上”的箴言變成了現(xiàn)實。</p> <p class="ql-block">廣場兩側(cè)各修建了一條長廊,做工精細,裝飾精美,深淺不一的黃色巧妙搭配,透露出華麗與莊重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長廊外側(cè)是露天廣場,內(nèi)側(cè)是綠意盎然的花園和一排外觀精美的白色兩層樓建筑。阿拉伯風(fēng)情的庭院典雅又溫馨。</p> <p class="ql-block">走出長廊,來到露天廣場上,寬闊的廣場地面用大理石鋪設(shè)的光潔平整,不同色彩的大理石拼成的幾何圖案,唯美、大氣,與主體建筑完美契合。站在廣場中央,正對清真寺,再次感受那震撼心靈的壯美!</p> <p class="ql-block">參觀清真寺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通往入口的路上,帶有濃郁伊斯蘭風(fēng)情的建筑外觀已經(jīng)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了。馬賽克鑲嵌的幾何圖案,優(yōu)雅又華麗,瑰麗的伊斯蘭藝術(shù)在這里大放異彩。</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入口,高大的金色大門上雕滿了精美的花紋,富麗堂皇,十分氣派。為了抵御海水腐蝕,能夠在海洋環(huán)境中長期保持完好,清真寺25座自動門全部采用鈦合金材料制成,自1993年8月建成啟用至今,有效抵御了海水侵蝕??,均完好無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是現(xiàn)代科技與傳統(tǒng)建筑風(fēng)格完美結(jié)合的典范。脫鞋步入祈禱大殿,高60米,長200米,寬100的大殿,巍峨壯觀,氣勢恢宏,彰顯出宗教的威嚴氣派,置身于這巨大、開闊的空間里,一種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具有阿拉伯建筑風(fēng)格的圓形大理石拱柱排列整齊,層層遞進,支撐著高大的穹頂。內(nèi)部裝飾精美絕倫,運用傳統(tǒng)馬賽克鑲嵌的墻面、手工木雕(如烏木天花板)和石膏雕刻,無不展示出摩洛哥傳統(tǒng)手工藝的精湛和民族藝術(shù)的底蘊,也營造出富麗堂皇的視覺效果。大理石地面與華麗的水晶吊燈交相輝映,顯示出奢華與精致。????伊斯蘭教沒有偶像崇拜,大殿內(nèi)沒有任何雕像。.</p> <p class="ql-block">仔細欣賞一下廊柱上繁復(fù)精美的石膏裝飾,全部都是摩洛哥工匠手工雕琢完成的。這些充滿阿拉伯風(fēng)情的線條和幾何圖案,千變?nèi)f化,精致細膩,完美無瑕。</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共有四層,底下兩層是男人祈禱和小凈的場所, 中間一層專供婦女禱告,最上面一層是活動屋頂。</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最上層手工雕刻的烏木屋頂。精雕細琢的巨大屋頂不僅展示出摩洛哥傳統(tǒng)手工藝的精湛,更讓人叫絕的是這是一個活動屋頂。只要按動電鈕,屋頂在幾分鐘內(nèi)就可以開啟。夏季可開啟散熱,促進空氣流通,降低室內(nèi)溫度。冬季讓陽光直射祈禱大廳,配合供暖系統(tǒng),保持舒適溫度。</p> <p class="ql-block">下層大殿.總體面積達兩萬平米,可同時容納2萬5千人禱告,外面廣場可容納8萬人禱告,所以哈桑二世清真寺可同時容納10萬5千人作禮拜、禱告 。那是一個多么壯觀的場面?。〈蟮畲罄硎孛嫦掠泄┡O(shè)施,根據(jù)溫度變化,可隨時自動供暖,保持恒溫。所以,一年四季赤腳走入大殿,絕不會有不適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專供婦女禱告的中間層,面積有3550平米,設(shè)有專門的木座椅和通道。</p> <p class="ql-block">最下層是禮拜前進行水凈(小凈)的場所,6000平米的大理石凈禮池可容納1400人同時進行凈禮。雖然是小凈場所,但仍讓人感覺到那不凡的裝修設(shè)計,看似簡潔,其實處處都融入了摩洛哥傳統(tǒng)建筑元素、現(xiàn)代科技以及精細的做工。</p> <p class="ql-block">鑲嵌著各種幾何圖案的大理石地面下也有自動供暖設(shè)施。支撐頂棚的大理石柱子排列有序,能工巧匠們巧妙利用鏤空使大殿與浴室頂棚形成通透的視覺效果,每一根柱子頂端都似一個光源,營造出非常柔和的視覺效果。41個大理石蓮花噴水池,打磨的光潔如玉,使其成為清真寺內(nèi)精美的裝飾之一。使用時,水從花瓣間流出,供信徒們在祈禱儀式前清潔手腳和面部。此外還有浴室,海水泳池等,這些設(shè)施都巧妙地與大海相通,使清真寺與大海息息相連,相互交融。</p> <p class="ql-block">這是位于浴池正中最大的蓮花噴水池,正上方的水晶吊燈熠熠生輝,于簡潔莊重中透露出奢華。</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柱上端如同絲綢般垂吊的石膏雕刻,大理石柱下面及周邊墻面上以綠色馬賽克為主色調(diào)的鑲嵌圖案,為凈禮池增添了柔和舒適的感覺和視覺效果。</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鈦合金大門也是該建筑的一大亮點。這是國王來時才開啟的正門,這個鈦合金大門高大威嚴,重達35噸,使用一組特殊的密碼開啟,以確保其安全性。大門上雕滿精美的花紋,富麗堂皇,莊重氣派。</p> <p class="ql-block">25座鈦合金自動大門形狀各異,每一座門都氣勢非凡,絢爛精美,獨具特色。這座面對大西洋的大門,陽光透過門上的鏤空花窗,洋洋灑灑投射進大殿,顯現(xiàn)出一種神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這座鈦合金大門和門框也是精美絕倫,鏤空花的雕刻技藝和飽滿、靈動花紋造型,展示出阿拉伯裝飾藝術(shù)的高超技藝和水平。</p> <p class="ql-block">無處不在的精雕細琢的拱門、扶壁、石膏雕塑、小圓頂和穹窿,都是那樣的精美絕倫,充分體現(xiàn)出摩洛哥工匠的高超技藝,也讓人感受到摩洛哥傳統(tǒng)手工藝的精湛和細膩。在清真寺內(nèi)參觀,仿佛走入了一座藝術(shù)殿堂,目光所及,每一處都能驚艷到你,無論是建筑外觀、裝飾、色彩、做工、巧奪天工的設(shè)計都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馬賽克鑲嵌圖案也是其建筑裝飾的重要特色之一,也給這座偉大的建筑增添了無窮魅力。綠色馬賽克與白色大理石,鈦合金自動門等元素結(jié)合,使整座建筑既莊重,又具有時代感。</p> <p class="ql-block">綠色在伊斯蘭教中象征生命、自然與天堂。哈桑二世清真寺以綠色為主色調(diào)的馬賽克鑲嵌圖案,通過幾何圖案與綠色調(diào)既體現(xiàn)了宗教的神圣性,也充分展示出伊斯蘭藝術(shù)傳統(tǒng)和美學(xué)。</p> <p class="ql-block">綠色的馬賽克和形狀各異的銅飾品鑲嵌其中,構(gòu)成繁復(fù)精致又耐看的圖案。這些圖案變化無窮,卻又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美妙絕倫。</p> <p class="ql-block">仔細欣賞一下這些變化無窮的精致花紋,瓷磚間的拼接也是嚴絲合縫,無懈可擊,色彩的搭配組合更是令人驚艷。馬賽克手工鑲嵌工藝在摩洛哥已經(jīng)傳承了上千年,不僅是摩洛哥裝飾藝術(shù)的一部分,也成為了這個國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摩洛哥獨特的美麗符號。在摩洛哥各地游覽,不論是城市或鄉(xiāng)村古鎮(zhèn),隨處可見這種藝術(shù)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的噴水池也用馬賽克裝飾的美侖美奐。</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210米高的宣禮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筑,也是宗教和現(xiàn)代科技完美結(jié)合的典范。宣禮員乘坐電梯直達塔頂誦經(jīng),采用現(xiàn)代擴音設(shè)備,誦經(jīng)聲可傳遍全城。在宣禮塔頂部裝有激光設(shè)備,夜幕降臨,激光束劃破天際,射程可達35公里,直指麥加方向,為穆斯林指示朝拜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真是一個神奇又迷人的國度,旅游的第一站——卡薩布蘭卡,就給人留下了這么多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期待明天拉巴特的行程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到訪和支持!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