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夏之樂<br> 童年的夏天是快樂的!<br> 戲水篇<br> 童年的夏天,是錫北運河贈予的一首清涼詩。我家后門就對著運河。河水很清,輪船拖著長長的汽笛聲,在河面犁出一道道銀亮的浪痕;機帆船"突突突"地跑過,身后漾開一圈圈漣漪;最有趣的是小木船,搖櫓的叔叔總愛跟我們揮揮手,船尾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碎成七彩的虹。<br> 一放暑假,我們便成了河里的"小青蛙"。姐姐們用洗衣的大木盆當小船,我則獨享那塊油亮的木板,它是我最忠實的"坐騎”。有時我像只小烏龜趴在上面,兩條腿"啪嗒啪嗒"打水,濺起的水珠在陽光下變成彩虹;有時又仰面躺著,看云朵在河面上演皮影戲。最神氣的是憋氣潛水,明明只沉下去半分鐘,上來卻要大喊:"我游了半個鐘頭!”<br> 最刺激的是"搭船”。等拖船經(jīng)過時,膽大的孩子會"撲通"跳進水里,攥住船尾的麻繩。船帶著人破浪前行,我們的尖叫聲和笑聲能驚飛樹上的小鳥。我還不會獨立游泳,只能坐在岸邊,把腳丫子浸在水里,眼巴巴地看著他們像一串小鴨子似的漂遠。<br> 垂釣篇<br> 運河里最多的是穿條魚,它們最是頑皮,<br>魚群常在岸邊排成"一 "字隊,忽而散作滿<br>天星,忽而又聚成流動的銀鏈,像在玩捉迷藏。我的釣竿是根長竹竿,蒼蠅做餌最靈,當浮子突然"咕咚"沉下去時,當浮子突然"咕咚"沉下水,猛地一甩竿"啪!"一條扭動的小銀魚便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尾巴甩出的水珠能濺到鼻尖上。<br> 更妙的是撈小魚。用四方的紗布和兩根細細的嫩竹做成一個小扳網(wǎng),兜著飯粒沉進水里,等上幾分鐘再提起,網(wǎng)兜里總有幾條"小透明",它們驚慌失措地撞來撞去,有的還會"嗖"地跳出來,落在我胳膊上涼絲絲的。今天,我家的大黑貓可有口???!<br> 吃瓜篇<br> 烈日當空,最好的飲料就是西瓜了。全家七八個人,只能買最便宜的小西瓜。上午媽媽把西瓜放在籃子里,懸掛在井下,中午拿出來吃,冷而不冰,爽口清甜。有時我會與姐姐合力做西瓜燈。先從瓜的兩頭下手,一勺一勺地挖,我倆一口一口地吃。等到瓜皮只剩薄薄一層,就掏出鉛筆在瓜皮上描畫。姐姐畫的小兔子總愛豎著耳朵,我畫的小老鼠卻總拖著長尾巴。然后我們用小刀在瓜皮上小心地雕刻。最后把一小段蠟燭放進西瓜肚里,一盞可愛的西瓜燈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點上蠟燭的瞬間,小免子,小老鼠的眼睛就會閃閃發(fā)光,像在對我眨眼睛。<br> 吃完的西瓜籽從不扔掉,洗千凈曬成小黑豆,媽媽用平底鍋"嘩啦嘩啦"一 炒,就變成了會跳舞的小精靈,一顆顆跳進我的小嘴巴里。<br> 納涼篇<br> 傍晚黃家場上最熱鬧。大人們把井水"嘩啦啦"澆在地上,蒸起的水霧帶著泥士香。兩張床板拼成的"星空臺"上,我們姐妹排排坐,像幾只小青蛙仰著脖子數(shù)星星。"看!那是織女星!"姐姐指著銀河說,“她正在找牛郎呢!“我們咯咯笑著。忽然聽見遠處傳來"野雞頭子——兩分錢一盅!"的吆喝聲,爸爸早就摸出幾枚硬幣,我們便捧著搪瓷碗邊啃雞頭米,邊看螢火蟲提著燈籠在空中跳舞。夜風把蒲扇搖出"吱呀吱呀"的歌。<br> 那時候的夏天,連蚊子叮的包都帶著甜味兒,仿佛連痛癢都是童年的一部分。<br><br>后記<br> 運河依舊流淌,當年的小銀魚早己游向遠方。但每當夏風拂過,總能在水紋里看見那個趴在木板上、把云朵當棉花糖的孩子。原來最珍貴的不是童年,而是我們曾那樣毫無保留地愛過的夏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