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平遙古城關帝廟街兩座牌樓分別稱為?東牌樓?和?西牌樓?,是平遙武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座牌樓位于武廟中軸線入口處,是進入廟宇的標志性建筑。 ?</p> <p class="ql-block">平遙武廟,又稱關侯廟、關王廟、關帝廟,民間也稱五虎廟,位于平遙古城內書院街西口路北。</p> <p class="ql-block">廟門</p><p class="ql-block">平遙武廟廟門坐北朝南,面寬三間進深四橡,單檐五檁懸山分心造,攜下斗拱雙昂五踩,明間裝修為板門、門額“神勇”,是乾隆三十三年(1768)清高宗弘歷救賜關帝謐號時所題內容。次間屏風墻壁繪周倉、廖化。彩塑神馬兩匹,廊心墻壁畫青龍白虎。</p> <p class="ql-block">武廟的崇拜最早流行于唐朝,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為武成王,并設立武成王廟,簡稱為武廟。</p> <p class="ql-block">平遙武廟古戲臺是平遙古城內的一處清代建筑,體現(xiàn)了古代建筑藝術與戲曲文化的完美結合。這座古戲臺不僅是平遙武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重要遺產(chǎn)之一。</p><p class="ql-block">平運武廟古戲臺的建筑風格體現(xiàn)了古代建筑藝術的精湛技藝,其結構設計合理,既保證了舞臺表演的需求,又展現(xiàn)了古代建筑的美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關羽的“忠”、“義”、“仁”、“勇”得到歷代皇帝的推崇。清朝康熙四年,關羽被尊為夫子,與孔子并稱。清雍正八年,關羽被追風為武圣,以關羽為主祀的關帝廟為武廟,與孔子的文廟并列。</p> <p class="ql-block">屋頂均為琉璃瓦獸裝飾,建筑風格,獨特,氣派。</p> <p class="ql-block">武廟內除供奉武圣關羽,還同時供奉張飛、趙云、黃忠、馬超,因此,民間百姓又稱武廟為“五虎廟”。</p><p class="ql-block">五尊神像身高各2米有余,當站立在神像下,敬畏之心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對關公祭祀崇拜是整個廟宇建筑的中心。這里幾乎是歷朝歷代山西商人乃至外國商人祭祀祭拜的必到之地。</p> <p class="ql-block">名將祠里的彩色懸塑是武廟的最大看點。步入大殿,只見四周墻壁上布滿造型各異的懸塑。歷史上36位名將的故事和典故被形象地刻畫在滿堂懸塑中,各懸塑背后對應一個故事。</p> <p class="ql-block">武廟與古城東南隅的文廟左右對稱,形成“左文廟、右武廟”的禮制格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