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友:二哥</p><p class="ql-block">圖文:二哥(手機創(chuàng)作)</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9784095</p> <p class="ql-block">42年,是時針轉(zhuǎn)了367920圈的漫長等待,是青絲變白發(fā)的歲月沉淀,更是我與普格闊別后,日夜思念的時光刻度。普格,那個承載著我整個青少年時光的地方,就像心底一顆永不褪色的朱砂痣,無論我走到哪里,都無法忘卻。離開普格的42年里,我在陌生的城市打拼,見過無數(shù)繁華的景象,嘗過各種風(fēng)味美食,可午夜夢回時,最清晰的畫面依然是普格的山川河流、我家曾經(jīng)住過的兩處老屋,最想念的味道,還是蕎粑粑、雞樅菌、坨坨肉。那些年,我也曾回來過,卻總是行色匆匆,像個過客般,來不及好好看看它的變化,來不及重溫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角落。而這一次,我專程為了一年一度的火把節(jié)歸來,才真正與記憶中的普格重逢。</p> <p class="ql-block">黃色在彝族文化中意義非凡,它與自然緊密相連——像陽光的暖、土地的厚,也象征著豐收與希望。對彝族女孩而言,黃色雨傘不僅是遮雨防曬的工具,更承載著對生活的美好期許。此外,這抹亮色也融入了服飾文化的巧思。彝族服飾本就色彩濃郁,黃色雨傘與之相映,既符合民族對色彩的偏愛,也成了行走中的一道靈動風(fēng)景,悄然傳遞著民族文化里的活力與溫度。</p> <p class="ql-block">火把燃著長夜的期待,煙花撞進瞬間的告白。</p><p class="ql-block">一星一焰的相遇,是人間最熱烈的留白。</p> <p class="ql-block">普格火把節(jié),是彝族人民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在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舉行,歷時三天。普格是火把節(jié)發(fā)祥地,擁有最古老的火把圣地 ,99個古火把場星羅棋布。</p><p class="ql-block">節(jié)日期間,活動精彩紛呈。在日都迪薩取火洞,畢摩們舉行莊重的取火儀式,用最虔誠的姿態(tài)點燃圣火?;鸢褟V場上,盛大的開幕式與文藝匯演,展示著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千人“朵樂荷”表演,舞者們身著盛裝,舞步輕盈,彩裙飛揚;刺激的斗牛大賽,兩頭公牛激烈對抗,觀眾的吶喊聲此起彼伏。此外,還有賽馬、摔跤、斗羊、斗雞等競技活動,充分展現(xiàn)彝族人民的勇敢與力量,以及選美大會,展示著彝族兒女的美麗與風(fēng)采。</p><p class="ql-block">夜晚,熊熊篝火燃起,人們手持火把,圍繞篝火載歌載舞,達體舞的歡快節(jié)奏讓現(xiàn)場氣氛熱烈非凡,火光驅(qū)散黑暗,也帶來了平安與希望。 普格火把節(jié),已不僅是彝族人民的節(jié)日,更成為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平臺 ,吸引著各地游客前來感受這份獨特的熱情與歡樂。</p> <p class="ql-block">每年,普格縣都會舉辦一場盛大的選美比賽。</p><p class="ql-block">比賽時,火把廣場熱鬧非凡,觀眾們身著盛裝,滿懷期待。來自各地的彝族姑娘們身著絢麗的民族服飾,佩戴著精美的銀飾,光彩照人。比賽不僅關(guān)注選手的外貌,還注重才藝、言行舉止和知識內(nèi)涵。姑娘們在舞臺上展示著彝族傳統(tǒng)禮儀,或吟唱古老的彝族歌謠,或演繹充滿活力的民族舞蹈,或現(xiàn)場書寫彝文書法 ,充分展現(xiàn)了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金索瑪、銀索瑪、銅索瑪以及其他多個單項獎。當(dāng)選的姑娘們不僅收獲了榮譽,也成為了彝族文化的傳承者與傳播者,向更多人展示出普格的獨特風(fēng)情 。</p> <p class="ql-block">每朵花有自己的芬芳,湊在一起,便是春天的模樣。各美其美,方得萬紫千紅;美美與共,才見天地遼闊。</p> <p class="ql-block">這次回到普格,參加火把節(jié),我不再是一個匆匆的過客。我深入地感受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縷氣息,與鄉(xiāng)親們暢談歡笑,與少年的回憶重逢相擁。我終于明白,無論離開多久,無論走得多遠,普格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完稿于成都雙流機場T1航站樓。2025年7月19日。11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