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出陽關(guān),路過樓蘭,懷念班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乘坐的專列從伊寧站緩緩駛出站臺,向著廣袤無垠的新疆大地進發(fā)。這趟從北疆穿越天山至南疆的旅程,是一場濃縮西域地理與文明的極致體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列車駛過準噶爾盆地邊緣,看著窗外連綿不斷的沙漠與雪山交織的奇景,我以為這就是新疆鐵路最美的景色。然而當列車從烏魯木齊橫跨天山,車窗外的畫面讓我徹底震撼了一回,原來在中國版圖的西端,竟然藏著一條史詩級鐵路,它所經(jīng)之處,堪稱"天地之間的奇跡走廊"。我們乘坐的綠皮火車如鋼鐵長龍,一頭扎進了天山山脈。車輪與鐵軌碰撞出的"咔嗒"聲逐漸加快節(jié)奏,就像敲響了一場自然交響樂會。據(jù)列車員說,列車在20分鐘內(nèi)要穿越13條天山隧道。當列車開始攀爬海拔3000多米時,眼前的若隱若現(xiàn)景象讓我屏住了呼吸。左側(cè)是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右側(cè)是深不見底的峽谷,車輪幾乎貼著懸崖邊緣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鉆出天山峽谷后,綠色巨龍沿途串聯(lián)起車師、龜茲、焉耆、古樓蘭等西域古國遺跡。當列車刺穿天山脊梁的瞬間,北疆牧草的濕潤尚未褪去,南疆沙漠的熱風已裹挾著龜茲樂舞的殘響與樓蘭駝鈴的碎影,撲面而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同行的人一樣坐在窗邊,望著窗外的風景從雪山草原變?yōu)樯衬G洲,心中涌起穿越時空之感。西出陽關(guān),路過古樓蘭,我仿佛回到了東漢時期,想起了民族英雄班超。出發(fā)之前,我曾查閱過張騫、班超以及玄奘出使西域的資料,特別是對民族英雄班超31年的征戰(zhàn)歷程有了初步了解,對班超這樣一位出使西域的卓越外交家與軍事家的英雄傳奇故事佩服至極。因此,就有了以下粗略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史料顯示,班超出身于一個文化世家,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史學大家。但他不甘心只在書齋中度過一生,年輕時因家境貧寒受雇于官府抄寫文書。一次,他擲筆長嘆:“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這便是“投筆從戎”的由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東漢王朝建立后,西域因王莽的錯誤政策陷入混亂,大部分被北匈奴控制,屢犯邊疆。漢明帝劉莊決定出兵反擊北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帶著三十六位勇士踏上西行之路,他們懷揣著對國家的忠誠和對使命的堅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班超抵達鄯善國后(古樓蘭,公元前77年,西漢使臣傅介子刺殺親匈奴的樓蘭王安歸,擁立親漢質(zhì)子尉屠耆為王。為徹底切斷匈奴影響,漢昭帝下詔將國號由“樓蘭”改為“鄯善”,并遷都至伊循城,今若羌附近),敏銳地察覺到鄯善王雖然表面上對漢朝表示歡迎,但實際上卻暗中與匈奴勾結(jié)。為了迅速穩(wěn)定局勢,班超決定先發(fā)制人。他設計捕獲了匈奴的使者,并斬殺了鄯善王的匈奴親信。這一果斷行動不僅震懾了鄯善王,也向西域諸國展示了漢朝的決心和實力。鄯善王見狀,立刻表示愿意歸附漢朝,班超的西域之行取得了開門紅。班超還以漢朝的威望和恩德,安撫鄯善百姓,使其成為漢朝在西域的堅定盟友。這一行動不僅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統(tǒng)治,也為后續(xù)的西域經(jīng)營奠定了基礎。作為絲路樞紐的古樓蘭(鄯善)控制東西貿(mào)易通道,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即發(fā)生于鄯善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隨后,班超來到于闐國。于闐國在西域諸國中勢力較強,且與匈奴關(guān)系密切。班超到達后,發(fā)現(xiàn)于闐國內(nèi)部存在著親漢和親匈奴兩派勢力。他巧妙地利用這一矛盾,先是以漢朝的威望和誠意打動了于闐王,使其傾向于漢朝,然后通過一系列外交手段,削弱了親匈奴派的勢力。最終,于闐王被班超的誠意和智慧所打動,歸附了漢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焉耆國,班超面臨了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焉耆王因與匈奴關(guān)系深厚,對漢朝的使團極為敵對。班超到達焉耆后,發(fā)現(xiàn)其國內(nèi)部矛盾重重,于是決定利用這些矛盾,分化瓦解焉耆的勢力。他先是以漢朝的威望和實力震懾焉耆王,使其不敢輕舉妄動,然后通過與焉耆國內(nèi)的親漢勢力合作,逐步削弱了親匈奴派的勢力。最終,在班超的巧妙布局下,焉耆國也歸附了漢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龜茲國是西域諸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且與匈奴關(guān)系密切。班超到達龜茲后,發(fā)現(xiàn)其國內(nèi)部存在著親漢和親匈奴兩派勢力。他巧妙地利用這一矛盾,先是以漢朝的威望和誠意打動了龜茲王,使其傾向于漢朝,然后又通過一系列外交手段,削弱了親匈奴派的勢力。最終,在班超的巧妙布局下,龜茲國也歸附了漢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尉犁國因地理位置重要,一直是匈奴與漢朝爭奪的焦點。班超初到尉犁時,尉犁王態(tài)度曖昧,暗中與匈奴勾結(jié)。班超察覺后,果斷采取行動,設計捕獲匈奴使者,斬殺尉犁王的匈奴親信,迫使尉犁王歸附漢朝。班超還以漢朝的威望和恩德,安撫尉犁百姓,使其成為漢朝在西域的堅定盟友。這一行動不僅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統(tǒng)治,也為后續(xù)的西域經(jīng)營奠定了基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過在鄯善、于闐、焉耆、龜茲和尉犁等國的行動,班超憑借其出色的智慧和勇氣,逐一化解矛盾,使這些國家歸附漢朝,為漢朝在西域的統(tǒng)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班超憑借出色的外交和軍事才能,再次打通了西域,并在西域經(jīng)營了三十多年,通過外交和軍事手段成功收復了約55個國家。他被封為西域都護,封爵定遠侯,成為了民族英雄。在他的治理下,西域恢復了和平與繁榮,漢朝與西域諸國的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西域的歲月中,班超的家庭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風雨。班超一生共有兩位妻子:一位是他在洛陽的結(jié)發(fā)妻子,為其生育了兩個兒子;另一位是他在出任疏勒鎮(zhèn)守使期間迎娶的西域公主,即疏勒夫人,為其生育了混血兒子班勇。疏勒夫人的婚姻是班超在西域期間的權(quán)變與智謀的體現(xiàn)。班勇在父親班超離開西域19年后,繼承父業(yè)再定西域,成為與父親齊名的歷史人物。班超在西域的生活雖然充滿艱辛,但也充滿了溫暖和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班超年事已高,終于回到長安時,受到了極高的尊重和熱愛。長安城的百姓們夾道歡迎這位英雄的歸來。班超向朝廷匯報了自己在西域的經(jīng)歷和成果,為漢朝的邊疆政策提供了寶貴的建議。他的事跡被后人傳頌,成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段佳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班超的“投筆從戎”激勵了無數(shù)文人志士投身軍旅,他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為了勇于冒險、敢于拼搏的座右銘。他的事跡告訴我們,無論出身如何,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就能成就偉大的事業(y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乘坐新疆專列,路過這片曾經(jīng)被班超經(jīng)營過的土地時,心中感慨萬千。車窗外,天山巍峨,沙漠無垠,綠洲點綴其間,這片土地的壯美與深厚的歷史底蘊深深震撼了我。班超在這里留下了無數(shù)足跡和功績,他的精神在這片土地上得以傳承和發(fā)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年時光流轉(zhuǎn),班超的功績依然被銘記。他為中國的版圖成型和民族團結(jié)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為一名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普通老人,我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班超當年的英勇與豪邁,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敬意。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升華。班超的故事讓我明白,那些為國家和民族做出貢獻的人們,他們的精神永遠不會磨滅。班超以“投筆從戎”的勇氣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情,書寫了中華民族的壯麗篇章,激勵著我們?yōu)閲业姆睒s和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奮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班超的足跡遍布樓蘭、龜茲、疏勒、尉犁等古國,他的智慧和勇氣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和外交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忠誠與擔當,捍衛(wèi)了國家的尊嚴和邊疆的安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這片土地上依然延續(xù)著班超的精神。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無數(shù)的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汗水、奉獻青春,繼承了班超的遺志,為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團結(jié)而不懈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從列車上走下,踏上這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土地時,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班超的故事不僅僅屬于過去,它也屬于現(xiàn)在和未來。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成為新時代的“班超”,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趟旅行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國情懷”的真正含義。班超在西域的堅守,是為了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團結(jié),他的精神跨越時空,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燈塔。無論我們身處何方,只要心中有家國,腳下就有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列車漸漸遠去,而我們這些古稀之人對西域、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華原人家西出陽關(guān)的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7.19</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