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15年</b>7月19日星期日,<b>十年前的今天</b>,跟隨野風(fēng)戶外<b>“穿越黃水陳樓梯”</b>。<div><b> 陳樓梯</b>位于河南省輝縣市黃水鄉(xiāng)西部南太行東麓,是連接山下與太行絕壁二棧之上的主要通道。 <div> 本次徒步從黃水鄉(xiāng)<b>白甘泉村</b>后邊開始攀爬,至陳樓梯口向左手方向穿越,至回龍景區(qū)大門乘車返航。<div> <b>白甘泉村</b>位于河南省輝縣市西部約20公里的<b>黃水鄉(xiāng)</b>境內(nèi),為南太行東麓<b>崗丘過渡帶</b>,屬典型山區(qū)地貌,歷史悠久,<b>明朝</b>以村內(nèi)白甘泉而得名。</div><div> 白甘泉村,因泉水優(yōu)良村內(nèi)長壽現(xiàn)象顯著,八十歲以上老人占比高于周邊村莊。因此,白甘泉村也稱為<b>長壽村</b>。民間也流傳<b>“白泉潤土養(yǎng)百歲”</b>的諺語。</div><div> 白甘泉村,因泉水富含<b>偏硅酸重碳酸鈣鎂型礦物質(zhì)</b>水質(zhì)優(yōu)良,于1993年 創(chuàng)辦<b>“輝縣市白甘泉天然礦泉水廠”</b> 至今。</div></div></div> 輝縣市黃水鄉(xiāng)白甘泉村后山坡,典型的<b>山區(qū)地貌</b>、<b>崗丘過渡</b>地帶。<div> 盡管是<b>早上8點</b>、且是<b>陰天</b>,驢友沒走多遠(yuǎn),就散亂的坐在河灘里休息,且光膀子的大有人在,不能不說天氣之悶熱。<b>“冬練三九、夏練三伏”</b>也許說的就是這,人的成長要在最艱難的環(huán)境中得到鍛煉蛻變。</div> 時間顯示<b>08:04</b>,近觀驢友之表情,<b>強驢弱驢</b>不用圈點、一眼便知。 已徒步兩年多,不強不弱的驢,不用休息在<b>“記錄”</b>。為什么說“記錄”,而不說<b>“攝影”</b>,只因徒步十幾年、照相十幾年,沒有一張上<b>“頭版頭條”</b>。 看著照相姿勢挺標(biāo)準(zhǔn)<b>“前腿弓后腿蹬”</b>,站姿穩(wěn)、身體穩(wěn),相機持的也照路,就是照不出<b>“頭版頭條”</b>。 這張照片怎么樣,盡管大霧彌漫,老弟<b>濕透的汗衫</b>都能清晰照清、而且干濕分明。<div> 本次徒步的一天均在<b>大霧籠罩</b>里,只能看清近處、遠(yuǎn)方是山朦朦霧蒙蒙。因此,不可能照<b>“全景大片”</b>,走到哪里也不清楚,只能<b>憑感覺走</b>,走到哪哪是邊!</div> 不知哪位驢友照的這張照片不錯,<b>抓拍到位</b>、角度適當(dāng)。如果角度再向上稍傾斜一點,是否會顯得山脊更加<b>“挺拔、險峻”</b>。 徒步,不是<b>走溝底</b>、就是<b>爬山梁</b>,當(dāng)然,絕壁下、二棧上也得走,畢竟沒有走這樣的山路多。<div> 今天<b>不能照遠(yuǎn)方巍巍太行</b>,只能照近處。因此,<b>近照</b>、<b>特寫</b>就有點多。</div> 柴驢老弟可能慢慢適應(yīng)了,爬這樣的山脊也不是事,揮手打出<b>勝利之手勢</b>(最下面)。 爬山就得手腳并用,開啟<b>“四驅(qū)模式”</b>,有時不但要開啟四驅(qū)模式、還得有<b>“牽引”</b>。 成功登頂之喜悅、無言表達(dá),只能用<b>“不言而喻”</b>。 時間顯示<b>09:12</b> 時間顯示<b>10:11</b>,一個小時過去了,中間也沒有其他照片,不知是否<b>一個小時</b>都是在這樣的山脊上攀爬,看石頭顏色、形狀差不多,如果是這樣攀爬一小時,<b>個個是強驢</b>、個個是好漢! 時間顯示<b>10:15</b>,僅僅過去<b>4分鐘</b>,就成了這樣的地形地貌,看來上圖是一山梁的最高峰。<div> 看到這里的地形地貌,結(jié)合徒步起點與目的地,這里應(yīng)是龍門村(羊圈村)里面<b>龍門溝右側(cè)九峰山</b>山下,即現(xiàn)在的<b>“龍門養(yǎng)生基地”</b>里邊。</div> 時間顯示<b>10:17</b> 時間顯示<b>10:56</b>,僅僅過去<b>39分鐘</b>,徒步也不會走多遠(yuǎn),又成了這樣的攀爬路,看來那次徒步強度真的不小。 看到此景,想起<b>豐田</b>的廣告詞<b>“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b>;由此,聯(lián)想起<b>新飛</b>的廣告語<b>“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b>。<div> 如今,<b>豐田</b>不知怎么樣了;<b>新飛</b>是被兼并了??磥?,<b>光會耍嘴皮子還是不行的!</b></div> 時間顯示<b>11:0X</b>,攀爬幾分鐘便又坐在了平坦處,說明上面需要攀爬的<b>高度不高</b>,就是有點陡、看著有點險。 時間顯示<b>12:13</b>,又過去了一個多小時,大隊人馬行進(jìn)在云霧繚繞的山脊上,有點<b>“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如今邁步從頭越”</b>的雄壯。<div> 時值正午,霧氣應(yīng)該消散,然<b>能見度</b>仍沒有多遠(yuǎn),說明云霧確實重。</div> 目視遠(yuǎn)方、踏著<b>堅實的步伐</b>,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再遠(yuǎn)的路沒有腳長! 弱驢也能成為“開路先鋒”,<b>時事造英雄</b>,不是隨便一說,誰強誰弱拉出來遛遛。 時間顯示<b>15:10</b>,如果不是左邊的巨石,你一定會想起<b>“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b>的大草原。 時間顯示<b>15:23</b>,僅僅過去<b>23分鐘</b>便又成了這模樣,看到此景,你可能會想起這是在<b>絕壁之上</b>攀爬的<b>“羚羊”</b>,而不是<b>草原之上</b>“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b>羊</b>! 看這小伙子仰望的架勢,上面應(yīng)該有<b>攀登者</b>,而且很高且陡俏。 無路可走、別無選擇、<b>狹路相逢勇者勝</b>。不是羚羊勝似羚羊! 因大霧彌漫<b>未找到正確路</b>,上午是在<b>不斷</b>的攀爬,下午仍然是在<b>不停</b>的攀爬,腳下有路嗎?<div> 也許你會說:<b>“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lt;/b>是的、<b>對!</b>就是不知這里還會不會有人再走?</div> 困在絕壁上的驢,這時才明白,在絕壁之上攀爬,<b>“驢”</b>真的不如<b>“羊”</b>。<div> 以后無<b>“記錄”</b>可查,也許<b>路太艱難</b>無法拍照、也許時間晚了<b>趕路急</b>。反正<b>“記錄”</b>到此結(jié)束。</div><div> 請謹(jǐn)記:<b>徒步出來是放松心情的,不是冒險尋刺激的;美景是欣賞的,也不是征服的!</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