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同法華寺位于中國山西省大同古城的和陽門西北側,坐北朝南,共四進院落。</p> <p class="ql-block">整個寺院建筑高低錯落,壁畫色彩豐富,人物眾多。沿法華寺的中軸線,主要建筑為山門、三士殿、大雄寶殿、法華塔、藏珍樓。其中,大雄寶殿為法華寺主殿,殿內(nèi)供奉的是“三身佛”,中尊毗盧遮那佛、左尊盧舍那佛、右尊釋加牟尼佛。</p> <p class="ql-block">法華寺始建于元末明初,但歷史上的法華寺早已不存。除此寺中的大白塔之外,其它建筑全是近年的新建筑。而寺中唯一幸存下來的大白塔是大同市現(xiàn)存唯一一座覆缽式琉璃喇嘛塔,因塔內(nèi)存有一部《法華經(jīng)》而得名,2016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內(nèi)塑有六尊佛像,分別為彌勒佛、韋陀以及風調(diào)雨順四大天王。壁畫以祥云、荷花、牡丹、青石等題材很好的烘托出了四大天王的神照場景。六尊塑像,形象生動又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將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道家文化與佛教文化很好的結合起來,既富有生活氣息,又不失文化傳承的涵義,中外文化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三士殿內(nèi)供奉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菩薩。塑像靈活生動、面容祥和,東西壁繪有八大菩薩、十方佛,后壁繪有法華法會場景。</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供奉三身佛。佛像莊嚴而坐,面容慈眉善目,溫婉典雅,背光采用懸塑并繪有石綠、深藍等顏色,使得立體感很強,烘托出佛的莊嚴,肅穆之感。山墻繪有水陸壁畫,又稱人神行進圖。人物眾多、形態(tài)各異,內(nèi)容包括儒、釋、道各色人等。</p> <p class="ql-block">大同法華寺在大同城內(nèi)和陽街路北,坐北朝南,大體有四進院落,占地五十七畝。前是山門琉璃坊,一進院是天王殿、鐘鼓樓,二進院是三士殿、東西祖師殿的伽藍殿,三進院是毗盧殿和東西配殿,后院寬大,前立法華塔,后是藏經(jīng)樓、兩廂配殿,并建有四角樓。</p> <p class="ql-block">大同法華寺塔是明代建的,那么通常是先建寺,后建塔,因此法華寺應是建于元末明初,這在寺內(nèi)藏經(jīng)樓前立有《法華寺重建碑記》中有論證的介紹,初建時名為“新寺”,后來廢棄,僅留一塔。后院法華塔是大同市僅存的的一座覆缽式琉璃喇嘛塔,據(jù)說塔內(nèi)存有一部《法華經(jīng)》,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整個寺院建筑宏偉,東西對稱,塑像形象行動,壁畫豐富多彩,人物眾多。多民族融合與異域色彩結合的特點濃厚。是我市一處規(guī)模宏大,佛教文化濃郁的靚麗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時間:2025.6.10</p><p class="ql-block">地點:大同法華寺</p><p class="ql-block">攝影:天之驕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