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廣袤的北疆大地上,一場跨越城市與鄉(xiāng)村、歷史與現(xiàn)實的奇妙旅行悄然展開。今天上午應(yīng)“疆二代”(兵團人第二代)張大哥夫婦的邀請,前往石河子市兵團第八師石南農(nóng)場桃園、新中國軍懇第一城——新疆兵團軍懇紀念館景區(qū)參觀游覽,中午品嘗特色美食——庫大叔拌面后,我們從石河子出發(fā),一路途徑伊犁奎屯,下午5點達到博爾塔拉蒙古州精河縣,這一路的風景、美食與人文故事,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聯(lián)成一段令人難忘的美好記憶。</p> <p class="ql-block"> 兵團第八師石南農(nóng)場:職工桃園的歡樂采摘</p><p class="ql-block"> 今天旅程的第一站來到了兵團八師石南農(nóng)場,這里有一片令人心馳神往的桃園——陳夢雅家的桃園。踏入這片桃園,仿佛踏入了一個被大自然寵愛的夢幻天地。</p><p class="ql-block"> 此時,正值桃子成熟的季節(jié),一眼望不到頭桃樹被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腰。碩大飽滿的桃子掛滿枝頭,白里透紅,宛如一個個害羞的少女臉頰。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給整個桃園增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息。</p><p class="ql-block"> 桃園年輕的主人陳夢雅熱情地迎接了我們。她是一位年輕而充滿活力的“疆三代”農(nóng)場職工陳富松的女兒,對這片桃園傾注了無數(shù)的心血。在她的帶領(lǐng)下,我們走進桃園深處,開啟一場歡樂的采摘之旅。</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第一次到兵團師團農(nóng)場職工家耕種的田間地頭,近距離接觸到生產(chǎn)一線的職工,一頭鉆進桃園,欣賞這片達20畝的桃園。此時,陳夢雅提醒我,怕在園中迷失返回方向,注意跟著她。她說之前在北京等地務(wù)工,回來幫助父母摘桃時,經(jīng)常在桃園林中找不到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 陳夢雅的父親告訴我說,農(nóng)場職工每人按46畝地分配承包給個人經(jīng)營,到達退休年齡時,土地交回給農(nóng)場(即退休退地),領(lǐng)取養(yǎng)老金。土地由農(nóng)場按規(guī)定分配承包給新發(fā)展的職工。經(jīng)營管理權(quán)和使用管理權(quán)是分工的,家人不能繼承。種植經(jīng)果林沒有補貼,種植指定的玉米等糧食才能享受國家的補貼政策資金。</p><p class="ql-block"> 桃子每畝平均產(chǎn)約1000斤,每斤4至5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輕輕握住一個橎桃,稍稍用力一扭,桃子便乖乖地落入手中。那細膩的絨毛觸碰著肌膚,癢癢的,而桃子散發(fā)出來的香甜氣息更是直鉆鼻腔。因身體相關(guān)指標超個正常植只能品嘗,小陳送我一個,咬上一口,鮮嫩多汁的果肉在口中散開,甜蜜的滋味瞬間彌漫整個口腔,讓人陶醉不已。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橎桃和吃橎桃。</p><p class="ql-block"> 陳夢雅一邊熟練地采摘著桃子,一邊向我介紹著她家桃園的品種和種植經(jīng)驗。她說,為了種出品質(zhì)優(yōu)良的桃子,他們一家精心呵護每一棵桃樹,從施肥、澆水到修剪枝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傾注了滿滿的愛意??粗樕涎笠缰淖院佬θ?,我深深感受到了她對這片土地和桃園的深厚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一邊采摘,一邊交流,歡聲笑語,分享著兵團生活中的趣事。這種質(zhì)樸而和諧的氛圍,讓我仿佛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感受到了農(nóng)場生活的溫馨與美好。小陳滿懷信心并肯定地說,她從線上和線下發(fā)給購買者的桃子沒一個不甜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約40分鐘后,我們離開桃園時,望著兵團人的綠色田園,帶著滿滿的收獲和不舍。陳夢雅家的桃園不僅僅是一個采摘的地方,更是一個充滿故事、充滿溫暖的地方,它為我的新疆北疆之旅拉開了美好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探尋軍魂:參觀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懷著崇敬與好奇,我走進了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景區(qū)。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偉大精神的殿堂,靜靜地矗立在石河子原師部機關(guān)所在地,等待著人們?nèi)ソ议_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篇章。</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的建筑蘇式風格,莊嚴肅穆,上午十點準時開館,踏入大門,一種凝重的歷史氛圍撲面而來。大廳中央,一座巨大的軍墾戰(zhàn)士雕像映入眼簾,戰(zhàn)士們目光堅毅,身姿挺拔,仿佛正邁著堅定的步伐,向著荒蕪的戈壁進軍。他們身上散發(fā)出來的無畏勇氣和豪邁氣概,瞬間震撼了我的心靈。</p> <p class="ql-block"> 沿著四個單元三層樓參觀路線前行,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飽經(jīng)歲月滄桑的實物,生動地再現(xiàn)了軍墾戰(zhàn)士們屯墾戍邊的艱苦歷程。早期,軍墾戰(zhàn)士們面臨著極其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匱乏的物資條件。圖片中,茫茫戈壁黃沙漫天,戰(zhàn)士們住的是地窩子,吃的是粗糧野菜,但他們的眼神中卻沒有絲毫退縮與畏懼。簡陋的工具、破舊的衣物,每一件展品都無聲地訴說著那段艱難歲月里戰(zhàn)士們的堅韌與頑強。</p> <p class="ql-block"> 在陳列的實物中,有一把把磨損嚴重的鋤頭和鐮刀,它們的刃口已經(jīng)卷邊,木柄也被磨得光滑發(fā)亮。這些農(nóng)具見證了戰(zhàn)士們?nèi)諒?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辛勤勞作,正是用這樣簡單的工具,他們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開墾出了萬畝良田。還有戰(zhàn)士們自制的生活用品,粗糙卻實用,那是他們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發(fā)揮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的結(jié)晶。</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里還展示了許多軍墾戰(zhàn)士們的書信和日記。泛黃的紙張上,字跡雖已有些模糊,但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祖國的忠誠、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建設(shè)邊疆的堅定信念,卻依然清晰可感。其中有一位戰(zhàn)士在信中寫道:“這里的條件確實艱苦,但一想到我們是在為祖國的邊疆建設(shè)添磚加瓦,心中便充滿了力量?!弊x到這樣的話語,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這些平凡而偉大的戰(zhàn)士們,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贊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令我感動的是原壹元人民上開拖拉機的青年女司機,就在石河子第八師,劉大哥的愛人說,她叫金茂芳,今年已九十多歲高齡了,去年還見著她,她一生最高興的事就是人民幣上她開拖拉機的圖片。參觀中劉大哥還指著展廳中一張山東女老兵進新疆的合影紀念,將圖片上的母親介紹給我們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除了靜態(tài)的展品,博物館還運用了多媒體手段,通過紀錄片、場景復(fù)原等形式,讓那段歷史更加生動鮮活地呈現(xiàn)在眼前。在一個復(fù)原的地窩子場景中,昏暗的燈光、簡陋的床鋪和生活用品,讓人仿佛身臨其境,真切感受到了戰(zhàn)士們當年的生活環(huán)境。紀錄片里,老戰(zhàn)士們的采訪畫面令人動容,他們回憶起往昔的歲月,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那些曾經(jīng)的艱辛在他們眼中都已化作了寶貴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 參觀完整個博物館,我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新疆軍墾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展示歷史的場所,更是一座精神的豐碑。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軍墾戰(zhàn)士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換來的。他們那種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進取的軍墾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奮勇拼搏。在黨旗下,我和戰(zhàn)友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p> <p class="ql-block"> 美食相伴:味蕾上的北疆風情</p><p class="ql-block"> 旅行的意義,不僅在于欣賞美景、感受歷史,還在于品嘗當?shù)氐拿朗?。這一路,早上宏狀元早餐和中午庫大叔拌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宏狀元早餐的豐富多樣,為新的一天注入了滿滿的活力。走進餐廳,熱氣騰騰的氛圍和撲鼻的香氣讓人瞬間食欲大增。我點了一份特色小米粥品和幾樣精致的小菜,那細膩濃稠的粥,每一口都充滿了谷物的清香,搭配著爽口的小菜,口感層次豐富,令人回味無窮。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北疆早餐的實在與溫暖,它不僅僅是一頓飯,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p><p class="ql-block"> 庫大叔拌面則是新疆美食的代表。當那一大盤色澤誘人的拌面端上桌時,我不禁眼前一亮。筋道的面條根根分明,澆上精心炒制的配菜,有鮮嫩的牛肉、爽口的蔬菜,再淋上濃郁的醬汁,攪拌均勻后,每一根面條都裹滿了醬汁的醇厚和配菜的鮮香。一口下去,面條的爽滑與配菜的豐富口感在口中碰撞,讓人欲罷不能。這種充滿力量感的美食,正是新疆人民熱情豪爽性格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 奔赴精河:下午的抵達與晚餐擁軍體驗</p><p class="ql-block"> 帶著對軍墾精神的深深震撼與感動,我們在行程安排下向著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進發(fā)。在廣袤的北疆大地上馳騁,窗外的風景如詩如畫,從連綿的山脈到廣袤的草原,再到漸漸出現(xiàn)的戈壁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下午5點,我們終于按時趕到了精河縣,幾經(jīng)比較,入住了位于縣城中心的一家酒店。房間雖然陣舊窄小,布置簡陋,但作為旅游區(qū)縣城,價格便宜,從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來來往往,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放下行李后,稍作休息,我們迫不及待地出門尋找當?shù)孛朗持?,屬于川黔口味的餐飲店,開啟一場兩天沒有吃到米飯和家鄉(xiāng)味蕾上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下午5點,我們終于按時趕到了精河縣,幾經(jīng)比較,入住了位于縣城中心的一家酒店。房間雖然陣舊窄小,布置簡陋,但作為旅游區(qū)縣城,價格便宜,從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來來往往,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放下行李后,稍作休息,我們迫不及待地出門尋找當?shù)孛朗持?,屬于川黔口味兩天沒有吃到米飯味覺。</p><p class="ql-block"> 下午八點的太陽象過火焰山一樣,我沿街尋找一家叫“李師傅響吃川菜館”的地方,推門進去,不反看見了“成都味道”的字樣,還有一塊由縣雙擁辦、退役軍人事務(wù)局制發(fā)的“擁軍”牌子。結(jié)帳時給予我百分之十的優(yōu)惠,讓我倍受溫暖。這是第一次在我國境內(nèi)持《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享受個體工商戶餐飲店吃飯就餐優(yōu)待優(yōu)惠,經(jīng)營證照人寫著李成剛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我們觀察著周圍的當?shù)厝恕N覀円贿吰穱L美食,一邊愉快地與來自四川達州的女服務(wù)員交談著。此時,我深刻地感受到精河縣不僅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文化,更有著令人難以忘懷的美食和熱情善良的人民。</p><p class="ql-block"> 吃完晚餐,太陽酷熱難耐,直到十點半才已漸漸暗下來。我們漫步雪山河水的街頭,感受著這座小城夜晚的寧靜與美好,一天的疲憊也在這一刻漸漸消散。精河縣,這座在傍晚時分與我們相遇的小城,用它的美食、文化和熱情,為我們的北疆之旅增添了一抹別樣而難忘的色彩。 </p> <p class="ql-block"> 從石河子的農(nóng)場桃園到軍墾博物館,從一路的奔波抵達精河再到享受豐盛的晚餐,這趟北疆之旅,是一場視覺、味覺與心靈的盛宴。它讓我領(lǐng)略了北疆的自然風光之美,感受到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品嘗到了豐富多彩的美食。每一個瞬間、每一處風景、每一口美食,都成為了我心中珍貴的回憶,也讓我對這片廣袤的土地充滿了更多的熱愛與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