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必背,原名“鱉背”,是乳源瑤族自治縣瑤族聚居的一個鎮(zhèn),坐落于乳源縣城東北約50公里的大瑤山腹地。這里山巒起伏,溪流潺潺,瑤族風情濃郁,是大山深處一顆靜謐而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必背是瑤族的一個重要分支,更是旅居美國、泰國、法國、緬甸、老撾等地瑤族同胞的發(fā)祥地。</p>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來,瑤族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著獨特的民族文化與歷史記憶,成為連接世界瑤胞的精神紐帶。</p> <p class="ql-block"> 必背亦是森林生態(tài)旅游與科技旅游的理想之地。廣東旅游界素有“丹南必谷”的美譽,其中“必”即指必背。</p> <p class="ql-block"> 這里不僅山清水秀、生態(tài)原始,更因瑤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而聲名遠播,成為嶺南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p> <p class="ql-block"> 必背河穿境而過,兩岸便是風光旖旎的黃龍景區(qū)。河水自崇山峻嶺間蜿蜒而下,清澈見底;兩岸群峰滴翠,層巒疊嶂,赤壁倒懸,險峻非凡。</p> <p class="ql-block"> 青松挺立巖側(cè),修竹隨風輕曳,河水恬靜流淌,大山豪放壯闊,丹崖剛烈如火,構(gòu)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天然山水長卷。</p> <p class="ql-block"> 黃龍景區(qū)屬石砂巖高山峽谷地貌,奇峰林立、絕壁高懸、怪石嶙峋,形成了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p> <p class="ql-block"> 諸如“穩(wěn)坐釣魚臺”、“金龜問神女”、“龍鳳對唱”、“天妹望夫”等傳說,為這片山水增添了神秘色彩。游客至此,常駐足流連,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p> <p class="ql-block">以下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 在這片瑤族聚居地,除瑤語外,客家話也廣泛通用?,幾逋碇H手刺繡的彩色服飾,男女皆能歌善舞,以山歌傳情達意,用舞姿表達喜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他們熱情好客,常用甘甜的瑤山茶、清香的竹筒飯和自釀的瑤家水酒款待遠方來客,令人賓至如歸。</p> <p class="ql-block"> 瑤族歌舞是瑤族口頭文學(xu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音樂與舞蹈皆源于勞動與宗教生活。如今,長鼓舞、銅鼓舞已登上現(xiàn)代舞臺,以其獨特的節(jié)奏與韻律,深受廣大觀眾喜愛,成為瑤族文化的一張藝術(shù)名片。</p> <p class="ql-block"> 瑤族民間至今仍保留著豐富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如扳手腕、摔跤、氣功、上刀山、武術(shù)等,展現(xiàn)著瑤族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年農(nóng)歷十月初一至十五,是乳源過山瑤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十月朝”,又稱“十月社”,是瑤族人民慶祝豐收、祈福納祥的重要節(jié)慶。</p> <p class="ql-block"> 必背的山水、人文與傳說,已足以令人魂牽夢縈,期待再次踏上這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可惜此行未能親見瑤族傳統(tǒng)歌舞與房屋梯田美景。</p> <p class="ql-block">拍照 梅香</p><p class="ql-block">撰稿 梅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