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加坡本是馬來西亞的一塊肉,同屬一個英聯(lián)幫殖民地,二戰(zhàn)后,因政治,經(jīng)濟,種族等原因讓新加坡不受馬來西亞待見,硬生生的將新加坡這塊肉割了,迫使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于1965年獨立。幾十年后,新加坡一不小心變成了世界發(fā)達國家,估計讓馬來亞腸子都悔青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只有一閘之隔,過兩國的海關只需將護照在閘口輕輕一刷,加上人臉識別或按下指紋就通過了,既方便又快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種樹叫馬六甲樹,馬六甲市因此樹而得名。馬六甲市位于馬來西亞半島西部,是馬六甲洲的首府。馬六甲市歷史悠久,由于它吡鄰馬六甲海峽,水陸交通便利,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曾先后被葡萄牙,荷蘭和大英帝國殖民,鄭和七下西洋5次駐扎在此,因而使今天的馬六甲市留下了絢爛的多元文化,這里,既有歐式建筑,又有馬來文化,還有中國風情。馬六甲市像一幅斑斕的歷史畫卷,又像一條流淌著多元文明的時光長河,她厚重的歷史及眾多的文化遺產(chǎn),使馬六甲市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葡萄牙人所建的圣保羅教堂早已破敗,只有教堂的石鐘摟及圣方濟各的雕像仍完好無損地立在山頂,一起守望著馬六甲市過往的歲月和今天的繁華。</span></p>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殘存的要塞墻璧及大炮記錄了馬六甲的歷史與滄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時光不老,馬市依舊,市中心的荷蘭紅屋顏色還是那么紅艷,它由初建的教堂,而后的市政府辦公樓,如今搖身一變成為馬六甲市的博物館,它就像這座城市的沉默守望者,見證了馬六甲市的日升月落。荷蘭紅屋悠久的歷史底蘊,使它成為馬六甲市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及著名景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荷蘭紅屋廣場中心的維多利噴泉就如英國紳士,莊重優(yōu)雅,它見證了大英帝國對馬六甲市的殖民。</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六甲市低調(diào)而不張揚,整個市區(qū)看不到高樓大廈,但街道兩傍樹影婆娑,房屋色彩鮮艷,建筑風格各異,極具東南亞風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間四月天,老頭下南洋,踏上馬六甲市,盡惰享受著馬來西亞的異域風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馬六甲河是馬六甲市的母親河,歲月如歌,歷史如詩,它靜靜的流淌在這條河里,波瀾不驚,守護著馬六甲市曾經(jīng)的滄桑與繁華。兩岸的民居,綠樹,鮮花倒影在水中,盡顯她的嫵媚與人間煙火味。</span></p> (三寶廟中的鄭和雕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國雖然沒有殖民馬六甲市,但卻通過貿(mào)易,文化與人員交往對馬六甲市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鄭和七下西洋,五次駐扎在馬六甲市,并為當時準備建國的拜蘇米拉王子提供了支持與幫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六甲市有座馬六甲山,是中國人的“特區(qū)”,山下有座中國寺廟"三寶廟”,廟中供奉著鄭和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清時期,中國福建廣東沿海地區(qū)很多百姓來到馬六甲市討生活,並逐漸定居下來,許多華人與當?shù)厝私Y(jié)婚生子,男孩叫峇峇(音:巴巴),女孩叫娘惹,並由此產(chǎn)生了一種獨特的“娘惹文化”,最俱特色的叫“娘惹”菜,說穿了,就是娘惹們燒的改良中國菜,我們在馬六甲市就享受了一頓娘惹餐,可能老頭沒文化,所以這頓娘惹餐沒吃出什么文化來,除了那盤空心菜,其余的菜無論色,香,味,都比不上我們的路邊大排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國人對馬六甲海峽大多耳熟能詳,因為它是中國最要的能源及貿(mào)易通道,中國購買的油氣百分之七十都要經(jīng)過馬六甲海峽。專家說,美麗國在馬六甲海峽建有多個軍事基地,一旦他與我們翻臉,即可用武力封鎖海峽,卡住我們的能源脖子,因此我們很多人有“馬六甲海峽焦慮癥”,其實,咱吃瓜群眾大可不必杞人憂天,該吃吃,該喝喝。但來到馬六甲市去那吹吹馬六甲海峽的風,感受一下馬六甲海峽的氣息那是必須的。我們不是軍事專家,只是個觀光客,想看看馬六甲海峽究竟長什么樣,不看會后悔,但當我們看到后,感慨不過如此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們眼中, 馬六甲海峽平淡無奇,但一傍的海峽清真寺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雪白的清真寺墻面及金黃色的穹頂,突顯了獨特的伊斯蘭建筑風格,海峽的濤聲伴隨著清真寺的祈禱聲,更增添了海峽清真寺的神秘與美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馬來西亞太子城,馬來語叫“布城”(putrajaya)</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太子城距原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45公里,2001年成為馬來西亞的行政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子城是一座新興的現(xiàn)代化城市,90年代,馬來西亞為緩解首都吉隆坡的環(huán)境,人口等壓力,將首都的行政中心移到太子城,使太子城成為馬來西亞的新首都,新建的首相署既有明顯的伊斯蘭建筑風格,又融合了中印文化因素,整座建筑雄偉壯觀,磅礴大氣,是馬來西亞國家威嚴的象征。正面的太子廣場,寬闊平坦,馬來西亞國旗迎風招展,與首相署遙相呼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子城廣場正面對著首相署,一邊緊鄰粉紅色清真寺,廣場寬闊平坦,旗桿上馬來西亞國旗及十三個洲的洲旗迎風飄揚,這里是太子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休閑及游玩的好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月的太子城,陽光灼熱,但依然游人如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粉紅色清真寺是馬來西亞最大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水上清真寺。清真寺仿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哈桑青真寺而建,清真寺的三分之二建在水上,粉紅色的外貌完全顛覆了以藍,綠兩色為主的清真寺建筑風格,粉紅清真寺,一座信仰與藝術完美結(jié)合的偉大建筑,給人以非常震撼的視覺沖擊。</span></p><p class="ql-block"> </p> 針對中國客人的告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客入內(nèi)參加有很多清規(guī)戒律,只有在教徒每天祈禱完畢后才能進去,所有人入內(nèi)必須脫鞋;女士要穿寺內(nèi)提供的紅色長袍,頭發(fā)禁止露出帽子外面;男士穿長褲可以直接進去,如穿短褲,也要享受穿紅袍的待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粉紅色清真寺里面又大又寬敞,可同時容納一萬二千人做禮拜。</span></p> (網(wǎng)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進粉紅清真寺,你不但走進了信仰的圣地,還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精美的穹頂,廊柱,窗欞,讓你陶醉在這藝術瑰寶之中,那一刻,你的內(nèi)心能立馬寧靜下來,你的靈魂也將在這神圣之地得以洗滌升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吉隆坡市中心的石油雙子塔高452米,地上88層,曾是世界第一高的摩天大樓,現(xiàn)在仍排名世界第16位。中國人對雙子塔並不陌生,因為CCTV天氣預報中,每天都能看到它。今天,當我們近距離站在雙子塔的面前抬頭仰望,它就像二根直插云天的玉米棒,讓人禁不自禁地由衷贊嘆:此塔高千尺,手可摘星辰,觀者高聲語,驚到天上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雙子塔是馬來西亞的驕傲與榮耀,也是馬來西亞經(jīng)濟與科技實力的體現(xiàn)。</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雙子塔是吉隆坡著名的地標性建筑,凡來馬來西亞的游人如不到雙子塔打卡,等于沒來過馬來西亞,因此,雙子塔前的廣場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絡繹不絕。</span></p> <p class="ql-block"> ?。ㄒ曨l來自網(wǎng)絡,感謝作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吉隆坡獨立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其重要性相當于我們國家的天安門。獨立廣場,是馬來西亞歷史與現(xiàn)代的交匯點,站在廣場綠色的草地上,讓人有種時空穿越感,厚重的歷史與璀璨的多元文化在這里完美融合,獨立廣的場的美,是一種既大氣又獨特的美,有多美?那就仔細看看這條視頻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來西亞皇宮位于吉隆坡市中心,占地240多畝,是國王生活辦公之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皇宮大門是典型的伊斯蘭教建筑風格,門上有馬來西亞的國徽,及精美的紋狀裝飾,門口黑色的鐵柵門將皇宮與外界隔開,鐵門上有渡金的華麗裝飾,皇宮的大門,充分顯示出皇室的高貴,典雅與莊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皇宮平常不對外開放,一年中只有國王誕辰日才允許入內(nèi)參觀。據(jù)說皇宮豪華精美,我們只有從門中窺見一隅,只見宮內(nèi)草坪綠草如茵,四處古木參天,將皇宮掩蓋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皇宮大門兩側(cè)有崗亭和門洞,崗亭中的士兵白衣綠裙,手持長槍,畢工畢正,目不斜視,像個機器人,崗亭守衛(wèi)真不谷易呀!若換我,俺寧可送外賣,也不站在這里做木頭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門洞中的土兵身穿紅色上裝,黑色褲條,胯下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每當他們出行,常吸引無數(shù)鏡頭對著他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導游說,馬來西亞人民非常尊重與喜愛國王,他的誕辰日是全國百姓的假日,大家不用上班,何樂而不為?作為觀光客,老頭也認為國王是好人,因為他在皇宮門前為游人專門修建了皇宮洗手間,免費的!而太子城首相署可沒有這種好事,在那里上洗手間是要收費的(一次一馬幣,約合人民廣場幣壹元陸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阿羅街是吉隆坡的一處美食街,熱鬧異常,路邊的大排檔以燒烤海鮮為主,也有我們?nèi)A人開的蘭州拉面與餃子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阿羅街逛逛,讓我們看到吉隆坡人的市井生活,也體驗了當?shù)匕傩盏娜碎g煙火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風洞,離吉隆坡市中心僅13公里,這名字聽起來今人有點恐怖,好象是個妖魔鬼怪的藏身之地,其實它是馬來西亞的一個網(wǎng)紅景點,是馬來西亞印度教的圣地,每年一月底至二月初的大寶森節(jié)日期間,朝圣者多達30萬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風洞入口處,矗立著高42.7米的穆魯甘金色雕像,他是印度教的戰(zhàn)神,由印度藝術家歷時八年才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風洞內(nèi)有印度寺廟,入內(nèi)要爬272級彩色臺階,這七彩斑斕的臺階,是一條通往幸福的臺階,也是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體現(xià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覽黒風洞的人很多,就沖著它是網(wǎng)紅景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印度寺廟的特點之一是廟頂上的神像眾多,且個個色彩鮮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風洞的鴿子傍若無人,幾乎泛濫成災。</span></p>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風洞是印度人的天下,路邊的攤販全是印度人,這里他們說了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風洞景區(qū)環(huán)境堪憂,有點臟亂差。馬來西亞的城管不知去那了,怎么不管一管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來西亞是世界棕櫚油三大生產(chǎn)國之一,在從新加坡到吉隆坡的近400百公里的高速路傍,映入眼簾的是成片成片的棕櫚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棕櫚油是世界上生產(chǎn)量,消費量與國際貿(mào)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仔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記得八十年代農(nóng)村各大小商店有用綠色鐵桶裝的棕櫚油賣,油成棕黃色,固體的,那年代,這種相對便宜的棕櫚油曾是我們農(nóng)村廚房的主要食用油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來西亞是世界上相對安全的國家,來這里旅游,不用像在意大利羅馬,法國巴黎等地要防搶防盜。馬來西亞人民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比較友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來西亞也有很多華人,他們祖輩在這里安居樂業(yè),我們的地導就是一位帥氣友善的華裔后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過東南亞幾個國家,論住宿,馬來西亞是條件最好的,這是馬來西亞波德申水上住屋海中天五鉆灑店。</span></p> 吉隆坡4鉆灑店。 (右:小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帶著不舍的眷戀與滿滿的回憶,我們結(jié)束了短暫的馬來西亞之行。地導小尤年輕,陽光,對工作認真負責,7天的行程,他領著一伙老頭老太,像幼兒園的阿姨帶著一幫小朋友,過海關,辦住宿,走街串巷逛景區(qū),辛苦無須多說。在此。向他衷心的說聲謝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