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etfn2ad" target="_blank">葉升龍畫論·第三章《變形論》3.06(2)</a></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六、藝術變形(3)</b></p><p class="ql-block"> 1. 主人公對自己過去的事淡忘了,記不清楚,回憶中可能產(chǎn)生遺漏、前后倒置或交叉。</p><p class="ql-block"> 2. 主人公的文化水平不濟。雖然主人公會把他的生活在腦中經(jīng)過整理,談該談的,不談不該談的,但他整理得不妥當,比較雜亂,有的不符合訪者的需要,成為廢話。</p><p class="ql-block"> 3. 主人公只能談他經(jīng)歷的事件,未經(jīng)歷的細節(jié)就往往沒法談,也不易談清楚。</p><p class="ql-block"> 4. 主人公的談話,語言應用不科學,或語言不確切,造成訪者誤解。</p><p class="ql-block"> 5. 主人公對他的某些事不愿公之于眾,或吞吞吐吐或干脆隱瞞,造成某些生活情節(jié)缺失。</p><p class="ql-block"> 6. 有的主人公十分謙虛,對自己的成績輕描淡寫;而另一些主人公可能帶有驕傲思想,過分夸大了自己的成績。這都會給訪者造成困難。</p><p class="ql-block"> 7. 訪者(藝術家)的水平、個性、社會條件等和主人公的差異較大,致使聽不懂,誤解了,聽遺漏了。</p><p class="ql-block"> 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困難,藝術家用這些真人真事的素材創(chuàng)作作品同樣要做很多工作:要理順主人公的生活層次;要刪除一些無用的內容;要綜合有用的內容組成整體,并設計細節(jié)······而這過程中又必然摻入作者自己的思想、見解。所以,基本上作者仍是需要推理和想象,以達到內容完整從而完成作品。否則,若按照談話及零星的原始材料,死板地安排,將永遠得不到成果。</p><p class="ql-block"> 真人真事也必須經(jīng)過藝術處理。換句話說,真人真事也要經(jīng)藝術家剪裁、虛構。真人真事的作品和虛構的典型論作品的不同,僅僅在于素材的來源不同,前者主要用一個人的真人真事的素材,后者則來源于多個人物的。但虛構的作品也有以某一人的素材、事跡為主的,只是將主人公改姓換名罷了。這也是一種藝術變形。</p><p class="ql-block"> 真人真事的作品和虛構的藝術作品的區(qū)別倒不很大,而真實的生活和反映真實生活的變形的藝術品之間的區(qū)別倒十分明顯。然而,只有如此的變形才能顯示真實生活的真實性。</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ev7c2be" target="_blank">葉升龍畫論·第三章《變形論》3.06(4)</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