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句話從《陋室銘》里走出來,端坐于面前,南陽,已成我夢牽魂繞之地。游南陽而至方城,三賢山正臨窗而坐——原名廣武山,因漢光武帝賜名而更。</p><p class="ql-block"> 山巒疊嶂處,道教弟子舞劍于晨曦之中,身后道觀莊嚴,諸神危襟。清晨的每一縷風里,似乎都裹加著錚錚劍鳴。道教在近二千年的歷史中,在休養(yǎng)生息中不斷追求且欲說還休。</p><p class="ql-block"> 道家講究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此,道教憑著道家文化形成了獨特的道醫(yī),在熠熠瀾瀾的中醫(yī)學里獨樹一幟。</p><p class="ql-block"> 我在蘇北的小城,可心里一直幻想著遠方,那些充滿魔性與不可一世的遠方,就在我的指間興風作浪,三賢山,只是一個不遠的遠方。</p><p class="ql-block"> 三賢山屬于方城縣,如果靠近,你就會喜歡它翻天覆地的莊稼,也喜歡他輾轉(zhuǎn)反側(cè)的人間煙火。方城,是地名時,它對我守口如瓶,是人名時,又讓我浮想聯(lián)翩。</p><p class="ql-block"> 夢里,與方城諸君握手時,我前后左右地自慚,這里是中原大地,文化底蘊深厚,我的二三小字,怎么可以呈送?怎么在這美芹十獻的海洋里,狂妄地想,來一次浪遏飛舟?</p><p class="ql-block"> 華章飛至時,也許,總有歷久彌新,在方城的包容里,長亭更短亭。</p><p class="ql-block"> 峰巒疊翠阻止了我的視線,我試圖豪放成歌,次第打開方城的所有遼闊。在我半間的斗室里,用盡我僅剩的半卷紅塵。請允許我素面朝天,這里,不需要金碧輝煌,也不適合觥籌交錯。</p><p class="ql-block"> 不談烽火城池,不談風雨交加。在楊清型道長的注視下,歷經(jīng)十二小時浸泡。武火攻擊,文火慢熬。趙子龍在長坂坡的三進三出,印證了沉淀、過濾與濃縮。益姆膏,在悠久的歷史與現(xiàn)代科技的融合下,呱呱墜地。看不見蒸汽騰騰,卻見綬帶輕盈。</p><p class="ql-block"> 寫一程碧綠,再寫兩岸相迎。益姆膏可以直接飲用的橫空里,道長微微頷首。避免塵埃四起,在掌聲歡鳴時,盤點亂紅飛渡。</p><p class="ql-block"> 從陌生開始,把一些悄悄話對著它講,講到熟悉,也許,你的深情又深了幾許。益姆膏,也可以讓一位瘦弱的女子,渾身長出干天的豪氣。</p><p class="ql-block"> 夢會消失,遠方仍然是遠方。無論方城還是三賢山,都是一聲親切的呼喚,我把它當做故鄉(xiāng)一樣,甜甜地懷想。</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實還給現(xiàn)實,夢境還給夢境,在益姆膏的田野里,醫(yī)者們,正努力耕種。</p><p class="ql-block"> 如果打開了三賢山,迎面而至的是三賢村。這里的土地、河流、莊稼與煙火,都會在我的文字里抑揚頓挫地寫下不可忘記。三賢村,讓我忘記從哪里來,要去哪里,我一層一層剝開幻想,把一切未知都埋于三賢山下,走在村里,遠方已經(jīng)消失,在高高低低的民房里,我走入煙火,走入這座世外清寂。</p><p class="ql-block"> 三賢村,在時間之上,在生命之上。屋舍儼然,又讓我感覺自己在自己之上。從冬到春,說起三賢村的變化,這需要一場忙種的趕赴。</p><p class="ql-block"> 給我恍然,給我跨越,給我荒野又給我人間。無論走到哪里,這里的山水都讓我的文字激動不已又按捺不住。</p><p class="ql-block"> 遠望或近瞻,都是對這里及泱泱中華的無限敬意。相見不如懷念,我用自己的遲疑,在一頁又一頁的日歷上,寫下舉棋不定。若不相欠,何必相見。真的,我欠了在方城的一次相見。</p><p class="ql-block"> 把無法說出的從容,都放進方城。我的思緒就有了天馬行空的馳騁。留下指尖輕捻的速度與文字的放逐。</p><p class="ql-block"> 秋天里的三賢山許我更美,它有云白的紗衣,鳥的翅膀。我想用我不規(guī)則的腳印加盟,在山上,舉起心燈的光明。暮藹如歌,山戀如聚。在靜靜地大地上生動無比。</p><p class="ql-block"> 方城不大,如果你想讀懂它的風華正茂,你就要知道,它在三賢山上另有鋒芒。 在這個多汁的季節(jié)里,文字以濕漉漉的姿勢,找到歸處。</p><p class="ql-block"> 我把露珠一個一個地串起來,月光就以破碎的方式,圍在我的手腕上,我站在三賢山上,邀明月,邀清風,邀人間煙火。此時,我把月色當一杯酒飲,微醺,就可以融入我的感覺,我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三賢山細細地數(shù)著漢時的戰(zhàn)馬嘶鳴,唐宋的風云變幻,明清的霜雪風雨,還有,我在道觀里為它求到的上上大吉。</p><p class="ql-block"> 清風,薄霧,三賢山與我展翅而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