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世界上海拔八千米以上山峰景觀(三)

王岳雷

<h1>  喀喇昆侖山脈,“喀喇昆侖”緣自突厥語(yǔ)意為“黑色巖山”。是世界山岳冰川最發(fā)達(dá)的高大山脈,亞洲著名的山脈之一。</h1> <h1>  喀喇昆侖山脈橫跨青藏高原西部與帕米爾高原,呈現(xiàn)西北至東南的走向,綿延800余公里,寬約240公里,平均海拔超過(guò)5500米。是在中國(guó)新疆與巴基斯坦實(shí)際控制的克什米爾邊界上,為世界上高山和高緯度之外最長(zhǎng)的冰川最集中的地方。其高度僅次于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位于中巴邊境線(xiàn)上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就冰川面積達(dá)14,000平方公里,占山地面積的30%??胺Q(chēng)是最富魅力的山脈,其風(fēng)光之壯美,令人嘆為觀止。它的神秘色彩,更是引人遐想。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散發(fā)著大自然的獨(dú)特氣息。</h1> <h1>  <font color="#ed2308">第十一高峰、</font>加舒布魯姆I峰Gasherbrum I,當(dāng)?shù)卣Z(yǔ)言中的意思是“閃光的墻”,該峰渺遠(yuǎn)難尋,又稱(chēng)其為“隱峰(隱藏峰或縹緲?lè)澹?。是在喀喇昆侖山脈,位于35°43′28″N 76°41′47″E,喀喇昆侖山脈的第二高峰,也是世界第十一高峰,加舒爾布魯木峰群第一高峰,距喬戈里峰約21千米,海拔8,080米(26,510英尺),北側(cè)在中國(guó)境內(nèi),南側(cè)屬于巴基斯坦,由于峰體終年積雪,在陽(yáng)光的照射下銀光閃爍。該峰山體高大,山谷陡峭,氣勢(shì)巍峨,東坡峽谷中有兩條大冰川,冰川上有許多又大又深、縱橫交錯(cuò)的明暗冰裂縫,令人觸目驚心。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山脊、西山脊、西南脊、東南山脊、東北山脊和東山脊。主峰加爾布魯木I峰山體高大,溝谷陡峭,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東坡陡峽谷中是阿魯爾清冰川和奧爾杜克冰川,冰川上有許多又深又大、縱橫交錯(cuò)的明暗裂隙。加舒布魯木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加舒布魯木I峰為其中的最高峰,主峰山體高大,溝谷陡峭,形如一座巨型金字塔。在其東坡峽谷中有兩條大冰川,冰川上又有許多又大又深、縱橫交錯(cuò)的明暗冰裂縫,令人觸目驚心。1958年7月4日由美國(guó)探險(xiǎn)隊(duì)尼古拉斯?克林奇等八人首次登頂。1995年 “中國(guó)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xiǎn)隊(duì)”曾攀登此峰,但未獲成功。</h1> <h1>喬戈里峰頂部看東南山峰</h1> <h1>加舒爾布魯姆I峰</h1> <h1>加舒爾布魯姆I峰</h1> <h1>加舒爾布魯姆I峰</h1> <h1>加舒爾布魯姆一峰的冰川</h1> <h1>加舒爾布魯姆1峰地圖</h1> <h1>加舒爾布魯姆峰附近山峰</h1> <h1>加舒布魯姆I,II,III和IV峰和布洛阿特峰</h1> <h1>加舒布魯姆峰周?chē)椒鍒D</h1> <h1>加舒布魯姆峰周?chē)椒鍒D</h1> <h1>巴爾托洛冰川上面的加舒布魯姆峰</h1> <h1>加舒布魯姆山二號(hào)營(yíng)地(5900米)和加舒布魯姆III, II,東峰</h1> <h1>喬戈里峰頂部看加舒布魯姆峰</h1> <h1>  烏爾都1峰Urdok I,喀喇昆侖山脈,加舒爾布魯木I峰東南,中國(guó)和巴基斯坦的邊界,位于35°42′17″N, 76°43′45″E,海拔7,250米,在1975年8月11日由奧地利探險(xiǎn)隊(duì)漢斯與謝爾首次登頂。東南的烏爾都2峰(7,082米)(35°41′15″N, 76°44′43″E)和烏爾都3峰(6,954米)(35°40′52″N, 76°45′26″E),還從未沒(méi)人登過(guò)峰。</h1> <h1>加舒布魯姆1峰(左)和烏爾都1峰(7,250米)(右)</h1> <h1>  <font color="#ed2308">第十二高峰、</font>布洛阿特峰Broad Peak,是在喀喇昆侖山脈,位于35°48′39″N 76°34′06″E,喀喇昆侖山脈的第三高峰,也是世界第十二高峰,海拔8,051米(26,414英尺),喬戈里峰東南方向僅12公里,加舒爾布魯姆I峰西北14.9公里,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的邊界處,山勢(shì)巍峨,常年覆蓋著冰雪,它有三條主要的山脊:北山脊、南山脊和西南山脊,其中北、南山脊為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xiàn),也是國(guó)界線(xiàn),在這兩條山脊上分別是布洛阿特中峰(Broad Central)(8,016米)和布洛阿特北峰(Broad North)(7,538米),這三座高峰挺拔突兀,直刺青天,故而當(dāng)?shù)厝朔Q(chēng)之為“佛洛青曰崗”,意即“三尖山”,而“布洛阿特”則由來(lái)于山頂非常寬闊。附近包括洛基峰(Rocky)(8,028米)和卡魯特崗日(Kharut Kangri)(6,942米)。1957年6月9日由奧地利登山隊(duì)的舒來(lái)克、布里、金別爾格爾、文別爾斯奇4人首次登上布洛阿特峰頂。2001年8月“中國(guó)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xiǎn)隊(duì)”登頂布洛阿特峰。</h1> <h1>布洛阿特峰</h1> <h1>布洛阿特峰</h1> <h1>布洛阿特峰</h1> <h1>布洛阿特峰和喬戈里峰</h1> <h1>布洛阿特北峰(左一),中峰(左三)和主峰(中心)</h1> <h1>布洛阿特峰(左)及加舒布魯姆IV(中心右)</h1> <h1>布洛阿特北峰(烏云后面),中峰和主峰</h1> <h1>波蘭登山隊(duì)員1984年7月14日在布洛阿特峰頂(后為喬戈里峰)</h1> <h1>喬戈里峰頂部看東南的加舒布魯姆峰和布洛阿特峰</h1> <h1>喬戈里峰頂部看加舒布魯姆峰和布洛阿特峰</h1> <h1>喬戈里峰頂部看東南的加舒布魯姆峰和布洛阿特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喬戈里峰(8,611米)和布洛阿特峰(8,051米)</h1> <h1>喀喇昆侖山布洛阿特峰(8,051米)和喬戈里峰(8,611米)</h1> <h1>喀喇昆侖山布洛阿特峰(8,051米)和喬戈里峰(8,611米)</h1> <h1>喀喇昆侖山莫慕希爾峰(7,343米)和特雷弗峰(7,577米)</h1> <h1>喀喇昆侖山斯潘蒂克峰和巴托拉峰</h1> <h1>喀喇昆侖山西南偏南</h1> <h1>喀喇昆侖山南到東南</h1> <h1>喀喇昆侖山脈拉托克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巴爾托洛冰川西北烏爾塔峰附近</h1> <h1>喀喇昆侖山脈巴爾托洛冰川西北</h1> <h1>喀喇昆侖山脈錫亞康戈里峰(7,422米),特拉木坎力峰(7,464米)和Apsarasas崗日(7,245米)</h1> <h1>喀喇昆侖山脈東南的里莫峰和錫亞琴冰川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薩爾托洛崗日峰(7,742米)和K6(7,282米)</h1> <h1>喀喇昆侖山脈拜塔布拉克峰和拉托克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南到西部山區(qū)</h1> <h1>喀喇昆侖山脈西部莫慕希爾峰附近山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中部山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中部山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中部山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中部山峰</h1> <h1>巴基斯坦罕薩山谷的烏爾塔峰和巴托拉峰附近</h1> <h1>喀喇昆侖山脈東南偏東</h1> <h1>喀喇昆侖山脈西到西北</h1> <h1>喀喇昆侖山脈迪斯特吉峰(7,885米)從北部到東北部</h1> <h1>喀喇昆侖山里莫峰(7,385米)</h1> <h1>喀喇昆侖山印度河流域向東北到拜塔布拉克峰</h1> <h1>喀喇昆侖山薩爾托洛崗日峰附近</h1> <h1> 布洛阿特東南峰,又稱(chēng)洛基峰(Rocky)或東峰(East),是在喀喇昆侖山脈,海拔8,028米,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邊界處。<br>  布洛阿特中峰,是在喀喇昆侖山脈,海拔8,016米,喀喇昆侖山脈,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邊界處。<br></h1> <h1>布洛阿特峰和加舒布魯姆IV峰之間的巴爾托洛冰川</h1> <h1>  <font color="#ed2308">第十三高峰、</font>加舒布魯姆II峰Gasherbrum I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加舒爾布魯木峰群第二高峰,喀喇昆侖山脈的第四高峰,也是世界上第13高峰,喬戈里峰東南方向約26公里處,是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的界峰,位于35°45′30″N 76°39′12″E,海拔8,035米(26,362英尺),該峰的四條山脊中有西北山脊和東山脊屬于喀喇昆侖山脈主脊線(xiàn)的一部分,其中北側(cè)在中國(guó)境內(nèi),南側(cè)則屬于巴基斯坦。它一共包括六座山峰,加舒爾布魯木Ⅱ峰為其中的第二高峰,加舒爾布魯木Ⅱ峰山勢(shì)極其險(xiǎn)要,周?chē)匦螐?fù)雜多變,溝谷陡峭,峰額直插云霄,陡峭的坡壁上冰雪覆蓋,北側(cè)地形尤為陡峭復(fù)雜,雪崩頻繁。1956年7月8日由澳大利亞登山隊(duì)弗里茨?莫拉維克等三人從西南山脊首次登頂。1995年7月10日13時(shí)40分,“中國(guó)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xiǎn)隊(duì)”次仁多吉、邊巴扎西、洛則、阿克布登頂成功;7月11日11時(shí)25分,旺加、加布、仁那、達(dá)瓊登頂。</h1> <h1>加舒布魯姆冰川看加舒布魯姆II峰和III峰(左)</h1> <h1>德國(guó)登山隊(duì)在海拔5900米的營(yíng)地準(zhǔn)備登加舒布魯姆II峰</h1> <h1>  加舒布魯姆III峰 Gasherbrum II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海拔7,952米(26,089英尺),位于35°45′34″N 76°38′31″E,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邊界處,1975年11月8日由波蘭登山隊(duì)首次登頂。</h1> <h1>加舒布魯姆3峰</h1> <h1>  加舒布魯姆IV峰 Gasherbrum IV,是在喀喇昆侖山脈,海拔7,925米(26,001英尺),位于35°45′39″N 76°37′00″E,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邊界處,1958年由意大利登山隊(duì)首次登頂。</h1> <h1>加舒布魯姆IV峰</h1> <h1>加舒布魯姆IV峰</h1> <h1> 加舒布魯姆V 峰Gasherbrum V,是在喀喇昆侖山脈,海拔7,147米(23,448英尺),位于35°43′45″N 76°36′48″E,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邊界處,2014年由韓國(guó)登山隊(duì)首次登頂。<br> 加舒布魯姆VI峰 Gasherbrum V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海拔6,979米(22,897英尺),位于35°42′30″N 76°37′54″E,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邊界處。<br>  加舒布魯姆7峰Gasherbrum VI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海拔6,955米(22,818英尺),中國(guó)與巴基斯坦邊界處。<br></h1> <h1>  瑪夏布洛姆峰Masherbrum(也稱(chēng)為K1),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巴爾托洛(Baltoro)冰川的南部,巴基斯坦的吉爾吉特 - 巴爾蒂斯坦的岡切縣,位于35°38′24″N 76°18′21″E,海拔7,821米(25,659英尺),1960年7月6日由美國(guó)和巴基斯坦探險(xiǎn)隊(duì)喬治?歐文貝爾等兩人首次登頂。</h1> <h1>瑪夏布洛姆峰</h1> <h1>瑪夏布洛姆峰</h1> <h1>瑪夏布洛姆峰</h1> <h1>看瑪夏布洛姆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東北到瑪夏布洛姆峰</h1> <h1>喬戈里峰頂部看南部的瑪夏布洛姆峰(Masherbrum)等山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瑪夏布洛姆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瑪夏布洛姆峰(7,821米)和薩爾托洛崗日峰(7,742米)</h1> <h1>  曼杜崗日Mandu Kangri,也成瑪夏布洛姆峰遠(yuǎn)西部(Masherbrum Far West),是在喀喇昆侖地區(qū),巴基斯坦吉爾吉特 - 巴爾蒂斯坦地區(qū),位于35°38′54″N, 76°16′49″E,瑪夏布洛姆山峰以西2.32公里,由兩座山峰組成,東峰海拔7,127米,西峰海拔7,081米,1988年9月8日意大利登山隊(duì)10人首次登頂東峰。</h1> <h1>巴基斯坦的瑪夏布洛姆峰(7,821)(左),旁邊的雙峰是曼杜崗日東峰(7,127米)和西峰(7,081米)</h1> <h1>  喬戈里薩峰Chogolisa(或新娘峰),是在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侖地區(qū),巴爾托洛冰川附近的戈德溫 - 奧斯汀冰川(Godwin-Austen),位于35°36′51″N 76°34′45″E,喬戈里薩峰有幾個(gè)峰,西南的喬戈里薩峰I峰海拔7,665米(25,148英尺);喬戈里薩峰II海拔7,654米。1958年日本探險(xiǎn)隊(duì)由桑原武夫首次登頂喬戈里薩II峰,1975年8月2日奧地利探險(xiǎn)隊(duì)的古斯塔夫首次登頂喬戈里薩I峰。</h1> <h1>喬戈里薩峰</h1> <h1>喬戈里薩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喬戈里薩峰</h1> <h1>  巴爾托羅崗日Baltoro Kangr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巴基斯坦吉爾吉特 – 巴爾蒂斯坦地區(qū),加舒布魯姆山的南部,喬戈里薩峰西部,位于35°38′52.69″N 76°40′11.10″E,海拔7,312米(23,990英尺),1963年由日本來(lái)自東京大學(xué)滑雪登山俱樂(lè)部的小澤征加藤九名隊(duì)員首次登頂。</h1> <h1>巴爾托羅崗日峰</h1> <h1>加舒布魯姆IV,VII,VI峰和巴爾托羅崗日峰(7,312米)(右側(cè))</h1> <h1>  烏利巴霍山Uli Biaho,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巴基斯坦吉爾吉特 - 巴爾蒂斯坦地區(qū),川口塔峰和巴爾托洛冰川山附近,位于35°44′N(xiāo) 76°07′E,由兩個(gè)山峰:烏利巴霍塔(Uli Biaho Tower),海拔6,109米(20,043英尺),1979年7月3日美國(guó)登山者首次登頂;烏利巴霍峰(Uli Biaho Peak),海拔6,417米(21,053英尺),未登峰。</h1> <h1>巴基斯坦的烏利巴霍峰(6,417米)</h1> <h1>巴基斯坦的烏利巴霍塔峰(6,109米)</h1> <h1>  薩爾托洛崗日Saltoro Kangri(也稱(chēng)K10),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地區(qū),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錫亞琴冰川附近,位于35°24′18″N 76°50′51″E,海拔7,742米(25,400英尺),在1962年7月24日由日本與巴基斯坦聯(lián)合探險(xiǎn)隊(duì)的齋藤,高村和巴基斯坦的巴希爾首次登頂。薩爾托洛崗日峰II(也稱(chēng)K11),位于珠峰北部880米,海拔7705米。</h1> <h1>巴基斯坦薩爾托洛崗日峰(7,742米),巴爾蒂斯坦峰(K6)(7,282米)和舍披崗日峰(7,380米)(從右到左)</h1> <h1> 巴爾蒂斯坦峰Baltistan Peak,或K6,是在喀喇昆侖山脈的瑪夏布洛姆山脈,巴基斯坦的吉爾吉特 - 巴爾蒂斯坦地區(qū),位于35°25′12″N 76°33′00″E,海拔7,282米(23,891英尺),1970年由奧地利登山隊(duì)首次登頂。<br> 竺可楨峰Kezhen Peak,又稱(chēng)Karpogo,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山,中國(guó)的新疆自治區(qū)境內(nèi),位于35°55′30″N 76°10′30″E,海拔7,038米(23,091英尺),于1994年7月19日由日本探險(xiǎn)隊(duì)的川口英樹(shù),明仁和山崎弘樹(shù)吉田首次登頂。<br> 昌托克山Changtok Sar,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山,中國(guó)的新疆自治區(qū)境內(nèi),距木孜塔格山約3.5公里處,位于35°56′46″N, 76°11′10″E,海拔6,972米,在1994年7月24日首次登頂。<br>  根特崗日Ghent Kangri,是在喀喇昆侖山山脈北端,錫亞琴冰川的薩爾托洛山脈,巴基斯坦的吉爾吉特 - 巴爾蒂斯坦地區(qū)與印控克什米爾交界處,位于35°31′03″N 76°48′01″E,由根特崗日I峰海拔7,401米(24,281英尺),根特崗日II峰(7,342米),根特崗日III峰(7,060米),Depak(7,150米),Chogron崗日(6,530米),Silverthrone(6,600米)組成,1961年6月4日由奧地利登山隊(duì)沃爾夫?qū)状蔚巧享敻貚徣誌峰。<br></h1><h1> 舍披崗日Sherpi Kangr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地區(qū),根特崗日西南近6公里處,薩爾托洛崗日東南部9.5公里,位于35°27′54″N 76°46′20″E,海拔7,380米(24,210英尺),1976年8月10日由日本探險(xiǎn)隊(duì)首次成功登頂舍披崗日。</h1> <h1>  特拉木坎力峰群(特拉姆坎里峰)Teram Kangri-Gruppe,是在喀喇昆侖山脈的木孜塔格附近,中國(guó)與印控克什米爾之間,峰的東側(cè)位于中國(guó)境內(nèi),峰的南側(cè)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錫亞琴冰川地區(qū)之間的邊界,位于35°34′48″N 77°04′42″E,最高峰特拉木坎力I峰,海拔7,462米(24,482英尺),特拉木坎力II峰海拔7,407米,特拉木坎力III峰(7,382米)。1975年8月13日由日本登山隊(duì)員首次登特拉木坎力II峰。1979年由日本登山隊(duì)員首次登上特拉木坎力III峰。</h1> <h1>喀喇昆侖山脈錫亞康戈里峰(7,422米),特拉木坎力峰(7,464米)</h1> <h1>喀喇昆侖山脈東南錫亞琴冰川地區(qū)地圖</h1> <h1>  莎瑟峰Saser Kangri,是在喀喇昆侖東南部,印控克什米爾東南,位于35°08′48″N, 77°37′21″E,巴納米格村東部,海拔6864米,由五座山峰組成,莎瑟峰I海拔7,672米(25,171英尺)(34°52′00″N 77°45′09″E),莎瑟II東峰(Saser Kangri II East)海拔7,518米(24,665英尺)(34°48′15″N 77°48′18″E),莎瑟II西峰(Saser Kangri II West)海拔7,500米(24,600英尺),莎瑟III峰海拔7,495米(24,590英尺)(34°50′44″N 77°47′06″E)和莎瑟峰IV海拔7,416米(24,331英尺)。在1973年6月5日由印藏邊境警察達(dá)瓦諾布,尼瑪?shù)ぴ?,頓珠首次登頂。</h1> <h1>喀喇昆侖山莎瑟峰(7,672米)附近</h1> <h1>喀喇昆侖山莎瑟峰附近地圖</h1> <h1>喀喇昆侖山莎瑟峰II(7,310米)向西北到喬戈里峰東南部</h1> <h1>印度拉達(dá)克卡敦拉山口看莎瑟峰III和II峰(從左至右)</h1> <h1>喀喇昆侖山莎瑟峰(7,672米)附近</h1> <h1>印度拉達(dá)克列城機(jī)場(chǎng)巴庫(kù)拉仁波切機(jī)場(chǎng)</h1> <h1>印度拉達(dá)克列城機(jī)場(chǎng)巴庫(kù)拉仁波切機(jī)場(chǎng)</h1> <h1>印控克什米爾的列城鎮(zhèn)景色</h1> <h1>印控克什米爾的列城鎮(zhèn)一景</h1> <h1>印控克什米爾的列城鎮(zhèn)一景</h1> <h1>印控克什米爾列城一山頂前國(guó)王僧格朗杰在17世紀(jì)建造的宮殿</h1> <h1>印控克什米爾列城鎮(zhèn)的游客主要集市地區(qū),有餐館,咖啡館和旅游商店</h1> <h1>印控克什米爾列城鎮(zhèn)市場(chǎng)</h1> <h1> 瑪莫斯通崗日Mamostong Kangr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錫亞琴冰川東南偏東約30公里,中國(guó)和印控查謨和克什米爾邊境,中國(guó)新疆天文點(diǎn)西部,位于35°08′27″N 77°34′39″E,海拔7,516米(24,659英尺),1984年9月13日由印日探險(xiǎn)隊(duì)首次登頂。<br> 阿塔什峰Aq Tash,是在喀喇昆侖東南部,印控查謨和克什米爾東南,位于35°04′39″N, 77°38′14″E,瑪莫斯通崗日峰東南8.97公里,海拔7,016米,1993年8月6日由日本登山隊(duì)的山本伸夫和康文首次登頂。<br> 湯曼崗日Thangman Kangr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印控查謨和克什米爾東南,位于35°08′48″N, 77°37′21″E,海拔6,864米,瑪莫斯通崗日東部4.15公里,兩山之間由海拔6260米的山脊連接。<br>  里莫I峰Rimo 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東部,印控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qū),位于35°21′21″N 77°22′05″E,錫亞琴冰川東北約20公里,海拔7,385米(24,229英尺),1988年7月28日由印度的尼瑪多吉?謝爾帕,次旺和日本的歡子緒,吉田秀樹(shù)首次登頂。里莫峰地區(qū)包括六個(gè)山峰除了里莫I峰外:里莫II峰,位于35°21′N(xiāo) 77°22′E,海拔7,373米(24,190英尺);里莫III峰,位于35°22′31″N 77°21′42″E,海拔7,233米(23,730英尺),1985年7月14日由兩名英國(guó)人戴維?威爾金森和吉姆首次登頂;里莫IV峰,位于35°23′N(xiāo) 77°23′E,海拔7,169米(23,520英尺);里莫V峰,位于35°24′N(xiāo) 77°23′E,海拔6,882米(22,579英尺);里莫VI峰,位于35°25′N(xiāo) 77°23′E,海拔6,846米(22,461英尺)。<br></h1> <h1>里莫III峰</h1> <h1>  錫亞康戈里峰Sia Kangri,是在喀喇昆侖山脈,錫亞琴冰川附近,中國(guó)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交界處,位于35°39′49″N 76°45′42″E,海拔7,442米(24,416英尺),1934年由瑞士與德國(guó)組成的國(guó)際喜馬拉雅探險(xiǎn)隊(duì)首次登頂。</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