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烏蒙深處有人家,老爹的鄉(xiāng)愁(十)</p><p class="ql-block">多年前我在貴陽,首先去的就是青巖古鎮(zhèn),那時交通不是很方便,從花溪客運站到青巖古鎮(zhèn)下車,恰逢是鄉(xiāng)集,走到青巖廣場就到了青巖古鎮(zhèn),那時青巖古鎮(zhèn)還不需門票,也沒現(xiàn)今繁華,甚至可說有些冷清。</p><p class="ql-block">我去青巖古鎮(zhèn)的原因,并不是青巖古鎮(zhèn)是個旅游景區(qū),也不是因為景區(qū)里有什么好吃的,如狀元蹄、米豆腐、玫瑰糖、雞辣角之類。只因我家譜上記載有支人在青巖的緣故,這是天性的血脈使然,也許我是趙家男娃,從小受祖父、父親的影響,于傳統(tǒng)文化意識要早些。反正就想去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當(dāng)然去了狀元府和趙公專祠,那時不需門票,趙公專祠和狀元府很冷清,也沒什么可看的。2016年時,我和趙全新聯(lián)系,他住花溪將軍路糧食局宿舍,談到譜牒文化,他拿出他編著的《青巖趙氏族譜》,回到貴陽我仔細翻閱。忠懇的說,趙全新編著的譜無私的奉獻花了大量的時間,他不僅是青巖趙氏文化薪火的傳承人,也是青巖古鎮(zhèn)文化的傳承人。</p><p class="ql-block">青巖古鎮(zhèn)古城建于明末崇禎年間,為明土司班鱗貴所建,明時青巖古鎮(zhèn)代表的歷史是班家的歷史,清乾隆到光緒,代表的歷史成了趙家的歷史,確切說是登科公一門的歷史。青巖古鎮(zhèn)算得上地靈人杰之所,明時班鱗貴、清康熙黔陶的周漁璜,光緒趙以炯,民國歪腳村的平剛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所以有人說:遵義文化在沙灘,貴陽文化在青巖。</p><p class="ql-block">真正的青巖古鎮(zhèn)確切的說早已經(jīng)屬于貴陽國資委下的縱控集團了。登科公一門與青巖的故事早已經(jīng)翻篇成了歷史,理倫公百歲坊、青巖定廣門、趙公專祠、狀元府、青巖書院、青巖小學(xué)、青巖教案等都成了文物古跡遺址了。城頭早已經(jīng)換了不知多少次大王旗。歷史文化會產(chǎn)生也會消亡,甚至?xí)念^換面如趙公專祠。</p><p class="ql-block">趙以炯的高祖父登科公出生于青巖古鎮(zhèn)的背街,他是孤兒寡母,一生積善行德,代父敬孝,奉養(yǎng)祖父并送終,他極重個人品性的修養(yǎng),豎起了良好的家風(fēng),他在時家風(fēng)已經(jīng)對四鄰有了良好的影響,儒家文化講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他的兒子即趙以炯的曾祖父趙理倫時達到了齊家丁財兩發(fā)。趙以炯的祖父趙玉墀舉人入仕做官,進入了仕宦家庭。趙以炯的父親趙國澍死后追封太常侍卿,進入了九卿之家。清光緒趙以炯叔侄六人中進士,趙以炯兄弟一母三進士四子登科,趙以炯成了云貴歷史上首位文狀元,也是清時西南地區(qū)第一個文狀元。其產(chǎn)生的原因自然與良好的家風(fēng)文化影響不無關(guān)系。這也是我想探究的原因,有人見我寫的文章被一些人抄襲掐頭去尾,告知我,我只是笑了笑,有人抄襲關(guān)注,證明是有用的,是好事。趙公專祠和狀元府的展存有人告訴我有變化,好似用了我寫的東西,這種不勞而獲的拿來精神是應(yīng)該弘揚的。趙筑生多少次對我說:把狀元公的東西整理挖掘出來,我笑了下,看時間。據(jù)說,青巖古鎮(zhèn)有文化干事找過他們,叫他們把趙以炯的文化拿出來。拿什么呢?更多是想拿他的遺物如題寫的匾、楹聯(lián)、扇面、銅墨盒、會試卷、殿試卷等吧!這些于他們才是有真實價值的,像個小毛一樣。</p><p class="ql-block">有人見我寫趙以炯及其祖上的文化,以為我是趙以炯的后人,我只是貴州的趙家人。從登科公修身養(yǎng)性,到趙以炯叔侄走出大山打馬京華,為貴州長臉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草寇、山大王、地頭蛇的山陽雀思想能達到的,勵志成才,俊鳥成鳳,鯉里化龍,追求卓業(yè)的思想,今天依然對來者,有啟發(fā)意義。</p><p class="ql-block">愿云貴真正的能賽江南!烏蒙深處有人家,我鼓勵家中子弟走出大山,向北上廣深去。</p><p class="ql-block">乙巳年六月廿三</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