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書 簽(副本)

呦呦鹿鳴

<p class="ql-block">  喜歡讀書,便也喜歡上了書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時的書簽是懸于卷軸一端或貼在書的封面的竹片、紙條或絹條,用以題寫書名冊號、標記重點和閱讀進度。到了當代,其他功能都退化了,只用于標記書讀到哪一頁,也不再懸掛或粘貼,就夾在書中上次讀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為功能單一,書簽的用材、造型和圖案就不受限制,做出了千種百樣:材質(zhì)有竹木的,玉石的,金屬的,塑料的,紙的,絹的;造型有長條的,圓形的,心形的,樹葉形的,如意形的;圖案就更繽紛多彩了,詩詞警句、國畫書法、美人肖像、四時八景,應有盡有,全看你的喜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讀古典書籍,最適用的書簽是竹木的,它的質(zhì)地配發(fā)黃的紙張、豎排的線裝書最協(xié)調(diào),也最有韻味。 這種竹木書簽,上面往往還繪有圖畫或題有詩詞,在讀書時附帶著欣賞,就有了雙重收獲。記得讀《西廂記》時,我用的是一個長形的木制書簽,上面畫著一輪明月并題有蘇軾的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日夜晚,皓月當空,星河燦爛,正是讀《西廂記》的時候,當讀到張生和鶯鶯“月上柳梢條,人約黃昏后”,卻被崔夫人橫加阻攔,棒打鴛鴦時,不免掩卷嘆息天下有情人難成眷屬。驀然低頭,書簽上的明月和名句卻告訴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只要活在世上,即便遠隔千山萬水,也能共對皎潔的月光,而有了這種心態(tài),就能笑對情感中的朝朝暮暮,生命中的漲漲落落。一個書簽,頓時使我心境大開,在感嘆西廂中綿綿情意的同時,也讀懂了人生難全的真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讀《紅樓夢》,我用的書簽是一套木制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昭君和楊貴妃,她們都有沉魚落雁之容、閉花羞月之貌,且都命途坎坷、紅顏薄命。書簽以精細的筆法,繪出了四大美女的四個生活場景:西施浣紗、貂蟬拜月、昭君出塞、貴妃醉酒,畫得栩栩如生,美妙絕倫??粗@四大美女,聯(lián)想到紅樓夢中大觀園的那群少女,亦是美麗聰明,玲瓏剔透,然也多是紅顏難敵風霜。黛玉自謂“曾見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終身遭際令人可欣、可羨、可悲、可嘆者甚多”,而黛玉自己,不也是可欣可羨可悲可嘆之人嗎?想當初結(jié)海棠社,賦菊花詩,何等的美好溫馨,何等的才華橫溢,可最終卻是焚稿斷情、英年早逝。爾后,探春遠嫁、妙玉被劫、鳳姐病斃、寶釵寡居,大觀園作鳥雀散??粗鴷炆系拿琅?,想著書里的美女,那個“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黛玉,可像西施一樣清靈?那個“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的寶釵,可像貴妃一樣雍容?遠嫁的探春可像出塞的昭君?美艷的可卿可像妖嬈的貂蟬?每每開卷掩卷,在把玩欣賞書簽之時,總在揣度書中人與簽中人的相似美貌和相似遭遇,仿佛紅樓美女就在眼前,從她們的音容笑貌中一點點去讀懂美麗,讀懂紅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讀馬克.吐溫的《鍍金時代》,我用的是一個鍍銅的金屬書簽,造型是一支羽毛筆,我想,十九世紀的馬克.吐溫和查爾斯.沃納,就是用這樣的羽毛筆合作寫出了這本長篇巨著吧!美國南北戰(zhàn)爭后,工業(yè)迅猛發(fā)展,商業(yè)日漸繁榮,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逐漸成為世界強國,美國的官紳階級將這一階段稱為“黃金時代”,而馬克.吐溫則以幽默諷刺的語言,揭露了這一時代美國政企勾結(jié)、各利益集團左右政府以及貪污腐敗成風的社會現(xiàn)實,鞭撻了政治欺詐、商業(yè)欺騙、巧取豪奪等古怪和邪惡的社會現(xiàn)狀,揭穿了所謂的“黃金時代”不過是廢銅爛鐵上鍍了一層金的實質(zhì)。鍍銅的書簽和鍍金的時代有著可意味不可言傳的微妙契合,撫摸著冰涼的鍍銅書簽,讀著馬克.吐溫黑色幽默和辛辣諷刺的描寫,對暴發(fā)戶式的美國發(fā)展初期的虛偽、狡詐和腐敗有了較深的了解,也給人無限的聯(lián)想和回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珍愛的書簽中,有些是朋友親手所做。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從云南東川調(diào)回湖南,曾是我老師、后來是同事的老鄉(xiāng),親手制作了一個書簽送給我,書簽上畫了重重高山,題字為“回首望東川,可憐無數(shù)山”?,F(xiàn)為昆明市一個區(qū)的東川,曾是中國的銅都,這里群山綿延,江河縱橫,紅軍長征曾經(jīng)過此地,現(xiàn)在又以被譽為“上帝打潑了調(diào)色板”的紅土地聞名于世。我在這里求學兩年,任教六年,人生最美好、最青春的歲月就是在這里度過的,雖然調(diào)離此地,肯定心常想之念之,而回首望去,不就是“可憐無數(shù)山”嗎?這個書簽我一直夾在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目送》里,每翻開此書,首先見到這書簽,便會想起自己在云貴高原的蹉跎歲月,想起那里的老師、學生和朋友,想起離開云南時那個一步三回頭的背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的書簽則是我親手所做,那里保存有我珍貴的回憶和無限的思念。那年我去圣彼得堡,恰是楓葉火紅、白樺金黃的時候,在夏宮游覽時,我撿了幾片通紅的楓葉夾在筆記本里,回來后看那楓葉,雖已干枯,卻鮮紅依舊。我將兩片楓葉粘在一起,又小心地綴上絲帶,夾在普希金的詩集里作書簽。每看到這楓葉書簽,便想起俄羅斯迷人的秋色,讀普希金的詩也有了地理和心靈的接近。家鄉(xiāng)小城有棵陶淵明之祖父陶侃手植的銀杏,歷經(jīng)千年卻依然健在,秋風起時,片片銀杏葉如金色蝴蝶翩翩落下,我也常撿幾片用作書簽。較之金屬做的銀杏葉書簽,它具有天生的清香、生動和質(zhì)感,且?guī)е鴿鉂獾泥l(xiāng)情,用這樣的書簽,無論讀什么書都能讀出家鄉(xiāng)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流行讀電子書,便又有了電子書簽,只要在書的邊緣設(shè)置一個書簽按鈕,點擊按鈕就能快速跳至書簽設(shè)置的頁面。但是我還是更喜歡讀帶著油墨香的紙質(zhì)書,更喜歡能用手把玩的實實在在的書簽。就如飲食文化,電子書是快餐,是肯得基麥當勞,而紙質(zhì)書是色香味俱全的中國家常菜,書簽則是佐餐的醇酒,無它,也能吃飽喝足,有它,就能吃出韻味喝出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