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葉波</p> <p class="ql-block">刊登在北侖區(qū)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刊2024年總第二十期</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跨越長江天險,以摧枯拉朽之勢挺進江南。</p><p class="ql-block"> 4月23日南京解放,此時國民黨長江守軍(老百姓稱長江部隊)正倉惶向浙贛線杭州、上海一帶潰退。我渡江戰(zhàn)役的總前委命令“人民解放軍各兵團勇猛疾進,圍殲?zāi)咸又當(dāng)??!钡谄弑鴪F奉命進軍浙江,分多路合圍杭州……。</p><p class="ql-block"> 第七兵團分出一部份兵力,迂回杭州,馬不停蹄、兵不卸鞍,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寧波,以阻止國民黨殘軍南逃舟山之?dāng)场?lt;/p><p class="ql-block"> 4月下旬,我黨領(lǐng)導(dǎo)的“浙東根據(jù)地”武裝相繼接到上級指示,迅速集結(jié)部隊,盡快北撤去配合我人民解放軍大兵團作戰(zhàn),解放寧波。</p><p class="ql-block"> 浙東根據(jù)地的朱之光部、宣伯年(曾用名曹旭,時任中共四明山根據(jù)地余姚沿江區(qū)、粱弄區(qū)二個區(qū)的區(qū)長之職)部分開北撤。宣伯年率200余名戰(zhàn)士從四明山梁弄區(qū)出發(fā),49年陽歷5月1日(陰歷4月初4)急行軍至鄞西蜜巖。人疲馬乏,日落之時埋鍋做飯,就地宿營。作為部隊指揮員宣伯年因身先士卒,旅途過度勞累,當(dāng)安排好事務(wù)后,在一處倒下就睡著了。這時,混入革命隊伍中的一個國民黨特務(wù)(李永興)突然趁機向熟睡中的曹旭宣伯年開槍襲擊,宣伯年被刺身亡……。</p><p class="ql-block"> 槍聲驚動了北撤的戰(zhàn)士,飛一樣奔向宣伯年遇難處,聞訊趕來的蜜巖群眾,看見已經(jīng)被敵特行刺犧牲的曹旭(宣伯年)都十分悲痛。蜜巖屬于我革命根據(jù)地所屬范圍,當(dāng)?shù)乩习傩諏伯a(chǎn)黨人熱愛根深蒂固。當(dāng)即就有一個年近八旬的老太太提出:愿意將自己用于百年之后的一口壽材獻出,先用來安葬宣伯年同志。</p><p class="ql-block"> 為防止國民黨匪兵來襲擾、破壞英雄遺體,有人提出暫時秘密安葬。為了防止夜長夢多,贈壽棺的老太太就請求將宣伯年遺體安放在自己家的田園里………。</p><p class="ql-block"> 部隊在向宣伯年遺體告別后,迅速開拔,去尋找南下來的人民解放軍。</p><p class="ql-block"> 5月15日,宣伯年同志犧牲的消息傳到了故鄉(xiāng)柴橋家中,其妻胡守珍猶如睛天霹靂,但又覺得自己是否聽錯,反反復(fù)復(fù)問了又問,撕心裂肺地痛哭著!陪同根據(jù)地同志來報信的柴橋黨組織負(fù)責(zé)人李志松同志反復(fù)勸說著胡守珍,要她保重好身體,一定要撫養(yǎng)好紅色的革命后代。胡守珍用模糊的眼睛,看著、撫摸著四個年幼的孩子,泣不成聲……。</p><p class="ql-block"> 此時柴橋尚未解放,大街上滿是從長江潰退下來的國民黨散兵游勇(人稱長江部隊)。還有一些國民黨特務(wù)用鷹一樣的眼睛在搜尋著共產(chǎn)黨人的可疑蹤跡。為了保護一家人的生死安危,胡守珍強忍內(nèi)心的悲痛,守護著四個孩子。夜晚,明月當(dāng)空,胡守珍思念著離多聚少的丈夫宣伯年,擁抱著四個孩子,默默地淚流滿面,無聲地哭著!哭著!……</p><p class="ql-block"> 此時,胡守珍的四個孩子,大女兒宣建秋10歲,二女兒宣建華6歲,三女兒宣建珊4歲,小兒子宣建東才滿周歲,尚在喂奶。建秋、建華已經(jīng)懂事,看見媽媽在哭,一邊哭喊著叫著媽媽別哭了、別哭了,一邊用小手撩起自己的衣角、衣袖去擦媽媽眼中的淚水。4歲的建珊也模仿著兩個姐姐的一舉一動……。</p><p class="ql-block"> 胡守珍的公公宣渭元拖著沉重的腳步,也不斷地過來勸說兒媳,一定要想開,照顧好四個孩子。</p><p class="ql-block"> 幾天后,國民黨長江部隊撤走,柴橋獲解放。可老百姓還未過上一天好日子,國民黨的飛機從舟山機場起飛,每天來轟炸投彈。白天為了躲避飛機轟炸,胡守珍領(lǐng)著四個孩子去四處避難,晚上才領(lǐng)著孩子回家。</p><p class="ql-block"> 七八月份柴橋新政府正式成立,秦鳳樓為書記,宋文棠為區(qū)長,一個由人民正式當(dāng)家作主的新政權(quán)誕生了!</p><p class="ql-block"> 星轉(zhuǎn)斗移,轉(zhuǎn)眼就是50年的春天,大地呈現(xiàn)出一片綠色,清明節(jié)將至。由于宣伯年烈士為去迎接人民解放軍來解放寧波,犧牲在鄞西蜜巖。為了革命事業(yè),生前與故鄉(xiāng)柴橋的家人離多聚少,遺孀胡秀珍日夜思念著失去的丈夫。她希望丈夫的遺骨能夠回歸故里安葬,落葉歸根。她將自己的心愿告訴了李志松和自己的公公宣渭元,立即得到李志松的支持。經(jīng)上級批準(zhǔn),李志松決定將宣伯年烈士的靈堂設(shè)在李家祠堂(即原來的正大牙行)。</p><p class="ql-block"> 聞訊后柴橋區(qū)委書記秦鳳樓、區(qū)長宋文棠立即前往,進行移靈的指導(dǎo)工作。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移靈消息很快不脛而走,這下麻煩大了,從四面八方聞訊趕來的人民群眾可把李家祠堂給踏平了。大家紛紛來要求為宣家公子移靈、抬棺去盡一臂之力。負(fù)責(zé)接待的李志松一一答謝大家,大家鬧著、爭吵著……。</p><p class="ql-block"> 從上陽太平岙來的王姓老人(土改革命時期曾受到過宣渭元的資助和救濟)竟跪倒在李志松面前,久久不肯起來,要求讓他的孫子去抬棺,李志松就將他孫子給收下了。</p><p class="ql-block"> 柴橋區(qū)委開具的移靈文書,很快層層上報,得到了原浙東縱隊領(lǐng)導(dǎo)朱之光同志的批復(fù)。</p><p class="ql-block"> 胡秀珍由宣伯年烈士的妹妹宣亞輝等家屬的陪同,趕赴鄞西蜜巖。當(dāng)?shù)卣畼O為重視,5日凌晨,蜜巖有二百多名精壯漢子趕來參加宣伯年(曹旭)烈士的靈柩起運儀式,靈柩上覆蓋著從寧波專員公暑送來的國旗,蜜巖無數(shù)群眾趕來為烈士靈柩送行,默默護送至十里之外。</p><p class="ql-block"> 沿途政府一路為移柩隊伍準(zhǔn)備茶水、點心,精壯勞動力自發(fā)過來接力抬棺柩,沿途群眾默默向烈士致敬!</p><p class="ql-block"> 7日下午靈柩到達柴橋,四個幼小的子女在長輩的陪伴下,到柴橋車站接迎父親英靈歸來。當(dāng)隊伍經(jīng)過當(dāng)?shù)渎?號宣伯年家門口時,母親聞訊從家中跌跌撞撞沖出來,撲在靈柩上失聲痛哭,久久不愿離開。想起兒子離家時是壯士身,如今卻是躺在靈柩中魂歸故里,這輩子她再也見不到朝思暮想的兒子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中年喪子這種種切膚之痛,對母親的打擊是如此之大,是常人無法想象和體會的……。</p><p class="ql-block"> 恭候在李家祠堂門口的黨政群眾數(shù)千人將靈柩迎進李家祠堂,黨政領(lǐng)導(dǎo)致悼詞,李志松老淚縱橫宣讀祭文,詳陳宣伯年烈士的光輝人生……。</p><p class="ql-block"> 儀式結(jié)束,靈柩將運往洋沙溪山區(qū),途經(jīng)柴橋街道,沿街皆是花圈和挽聯(lián),及前來護送烈士靈柩的柴橋人民群眾和趕來送喪的人群。洋沙溪群眾遠道過來迎接……。</p><p class="ql-block"> 宣伯年烈士的生命隨靈柩遠去,英靈永存!人們開始緬懷他為革命、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祭掃宣伯年烈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