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聽說“伊禾”,到走進“伊禾”,隔著的是對一份童真的期待。當腳步輕輕踏入這個小天地,才發(fā)現(xiàn)期待之外,更多的是感動:每塊積木都藏著想象,每句童言都裹著真誠,每位老師的微笑都帶著溫度,這份“不虛此行”慢慢講給你聽~</p> <p class="ql-block"> 7月16日,在伊禾幼兒園老師們的帶領下,我們一行30人參觀了養(yǎng)子溝伊禾“三生實踐教育基地”,像是走進了一個濃縮的“生命課堂”——這里的每一寸空間都在訴說著“生命、生活、生態(tài)”的深意,細節(jié)處的巧思與多角度的教育滲透,讓人真切感受到“實踐”二字的重量。</p> 伊禾“三生”實踐基地探秘:在自然里讀懂成長 <p class="ql-block"> “三生”教育,讓成長接得住“煙火氣”?!吧⑸?、生存”的教育理念,在這里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了孩子的一日生活。</p> <p class="ql-block"> 基地里沒有刻意堆砌的教具,而是把自然搬進了課堂:落葉成了美工區(qū)的顏料,松果成了建構區(qū)的積木,雨水流過的小水溝成了科學區(qū)的“水利實驗場”。</p> <p class="ql-block"> 這種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讓孩子們的成長多了份踏實的“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在追蝴蝶時認識了昆蟲,在撿石頭時學會了分類,在照顧小樹苗時懂得了責任。原來,一片葉子、一粒種子,都能成為教會孩子認知世界的“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 老師們很少給孩子設定“標準答案”,而是帶著他們一起澆水、觀察、對比,讓孩子們在試錯中學會思考,在探索中收獲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三生”教育的意義,或許就是讓孩子在認識世界的同時,先學會熱愛生活、尊重生命、勇敢成長。</p> <p class="ql-block"> 這趟欒川幼兒園實踐基地的參觀,看到的不僅是教育的形式,更是教育本該有的溫度與深度。</p> 走進伊禾:一場與童真的溫柔相遇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我們走進了伊禾幼兒園。剛進園門,就被戶外的“自然探索區(qū)”吸引了——沒有過度修剪的草坪,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親手種下的小樹苗、開辟的“迷你菜園”。</p> <p class="ql-block"> 室內環(huán)境更是充滿巧思。每個班級的主題墻都貼著孩子們的“大作”:用欒川的紅葉拼貼的小動物、用玉米皮編的小籃子,甚至還有孩子們畫的“我家附近的老君山”。</p> <p class="ql-block"> 踏入伊禾幼兒園的天臺種植區(qū),立刻被滿眼的生機打動:孩子們親手栽種的番茄掛著青澀的果,角落里的小黃瓜頂著嫩黃的花——這方小小的天地,成了最生動的“生命課堂”。</p> <p class="ql-block"> 這方種植區(qū)的意義,早已超越了“種菜”本身——它讓孩子們在觸摸泥土、觀察生長的過程中,親近自然、熱愛生活,這或許就是教育最本真的樣子。</p> 伊禾幼兒園班級區(qū)域:孩子們的“自主探索小天地” <p class="ql-block"> 區(qū)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自由選擇、自主探索的空間。在益智區(qū),孩子們會主動嘗試不同的拼圖組合,遇到困難時會互相討論;建構區(qū)里,他們能憑借想象力搭建出“城堡”“橋梁”,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學會了合作與分享。這種自主參與的模式,讓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釋放。</p> <p class="ql-block"> 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并非直接干預,而是先觀察幼兒的行為,用提問的方式啟發(fā)他們思考,而非直接給出答案。這種方式既能保護幼兒的自主性,又能在必要時給予支持。</p> <p class="ql-block"> 不同區(qū)域各有側重:語言區(qū)的繪本閱讀和故事創(chuàng)編提升表達能力;建構區(qū)的搭建培養(yǎng)空間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角色扮演區(qū)則幫助幼兒理解社會角色、學會溝通。孩子們在自由切換區(qū)域的過程中,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潛移默化的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欒川伊禾幼兒園的班級區(qū)域活動,以幼兒為中心,通過適宜的環(huán)境和引導,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真正實現(xiàn)了快樂成長與能力提升的結合。</p> 伊禾班級區(qū)域活動研討:在分享中看見教育的細節(jié) <p class="ql-block"> 伊禾幼兒園教學主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侯盼老師通過講授案例的形式,為我們講解室內區(qū)域活動開展與課程的有效拓展;材料填充的合理性與階梯形呈現(xiàn);家園共育與幼小銜接的體現(xiàn)方式。</span></p> <p class="ql-block"> 區(qū)角活動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完善的活動,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多樣的活動形式,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發(fā)展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伊禾幼兒園班級區(qū)域活動材料投放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激發(fā)探索欲;老師以引導者身份參與,尊重幼兒自主性;各區(qū)域活動注重培養(yǎng)多種能力,促進全面發(fā)展。</p> 伊禾藍染坊:解鎖傳統(tǒng)工藝,滋養(yǎng)教育靈感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技藝體驗,更成為教育靈感的“觸發(fā)器”。老師們計劃將藍染元素融入班級活動:在美工區(qū)投放簡易染材,讓孩子們體驗扎染的樂趣;將藍染布料制作成區(qū)角裝飾、活動道具,讓傳統(tǒng)工藝走進孩子的生活。同時,活動中體現(xiàn)的“耐心”“包容”“協(xié)作”理念,也將融入日常教學,提醒我們以更從容的心態(tài)陪伴孩子成長。</p> <p class="ql-block"> 一場藍染活動,是一次與傳統(tǒng)的對話,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回望。老師們將帶著這份從靛藍中汲取的感悟,把“匠心”融入日常,讓教育如藍染般,在時光里慢慢沉淀出溫潤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此次交流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讓老師們汲取了伊禾幼兒園在自然教育、區(qū)域活動設計、文化融入教學等方面的經驗,也加深了兩地教育者的情誼。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xù)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fā)展。</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