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民以食為天”,“食”即“吃”也,它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在我的故鄉(xiāng)一天中,人們在飯時前后遇見對方打招呼經(jīng)常會隨口問到的幾句話便是:“你吃了沒有?或你吃什了!怎么到現(xiàn)在還沒吃?”這些日日不變平淡無奇的問候中,足矣說明吃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它的重要性的看法也不相同,反映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發(fā)展程度和價值觀。在我成長的七、八十年代,那時物質(zhì)資源極度匱乏,節(jié)儉是社會的主旋律,是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是衡量一個家庭,一個人操守的一條重要標準,節(jié)儉是種美德,誰家如果過分地講究“吃”就會被貼上不會過日子,不活人的標簽?!坝蚦ha(榨)火鏊”在那時就是一個貶義詞,意指這家人就是說吃了,不顧別的?,F(xiàn)在物質(zhì)資源豐富了,報刊雜志還專門開設欄目介紹美食文化,電視頻道有舌尖上的中國,而且吃早已不在停留到吃飽的最基本水平,更進一步講究綠色,健康,營養(yǎng)。現(xiàn)在,如果誰家的媳婦會燒一手好菜,絕對是好媳婦的要素之一,這在我們小時候,如果娶過的媳婦會做的吃,絕對是不活人,不賢惠,為人所不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史上,圍繞“吃”生也生出了許多“吃”的語言文化,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得不佩服人類文明的偉大輝煌!“若要辦,吃了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边@些充分說明了吃的重要性。這圍繞“吃”衍生出的固定俗語,不僅饒有趣味增加了語言的豐富多樣性,而且形象生動寓意深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舊時,人類終其一生,大多數(shù)的時光都是為著吃而奮斗著,辛辛苦苦一輩子食不果腹,因此吃在老百姓心中永遠是天下的頭等大事!于是圍繞吃就有:生活就是“混口飯吃”;丟了工作,就叫丟了飯碗;被老板開除,就叫炒了魷魚。謀得一份穩(wěn)定工作就是“吃了鐵飯碗”,這些都是吃的本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圍繞吃衍生出許多有趣的比喻。如,“吃香”本義是飯菜吃起來香,可口,后來泛指一個人的能力水平高,走在哪里都受人抬舉,追捧;“吃小灶”指吃偏飯,一方面可能是給特殊身體的人加營養(yǎng),另一方面就是一部分人在搞特權(quán)!“吃獨食”就是比喻某人私吞利益了;“吃利息”一方面消受本義的銀行利息,還可以指享受生活的特殊回報;“吃軟飯”就是男人靠女人不正當?shù)氖杖雭砭S生;“吃官飯,吃皇糧”就是給政府部門當差了;“吃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就是指在利益面前人的選擇表現(xiàn)不同!“吃閑飯”就是不干活吃飯;“吃空餉”就是領著俸祿長期不工作;“坐吃山空”就是不再去創(chuàng)造價值,積蓄越來越少;“吃老本”吃自己以前掙下的,或者享受老人的財產(chǎn);“吃大戶”指消費厲害;“吃貨”就是指想方設法地吃;“寅吃卯糧”是入不敷出;“吃了定心丸”就是指別人給他許下了可靠的承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有時又被當作動作的詞來講,比如“吃不準”,就是拿不準這件事該怎么整;“吃不消”就是自己的能力干不好這件事;“吃頭子”就是指挨了領導的批評;“吃不消”原指消化不良,實際是自己拿不下某項工作;做了不對的事,人家說你“吃錯了藥”。好心辦了壞事,人說家你“吃飽撐的”;“吃一家伙”就是給你來一下子;“吃官司”是指貪上了壞事;“吃了敗仗”是指受了害;“吃回扣、吃二毛”就是靠權(quán)利強行截留下屬的錢財;“吃一塹,長一智”是指受了一害,就要長一記性;“吃了被告吃原告”就是工作人員吃拿卡要,受賄;累要去見個人,人家不見,那叫“吃閉門羹”。遇見不好的事,叫你“吃不了兜著走”:“吃相差”,就是吃的樣子不雅觀;“吃死食子”這是罵一個人不顧一切的吃,馬上就要上路了;“吃鱉了”就是譏諷捉弄別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有時當形容詞來講:比如“吃人狼”,是指這個人太兇悍了;“老少通吃”就是指這人不顧一切的去做;“狗吃油麻花”在這里指這人辦事真爽快!“吃國賊”是指成了叛徒;“吃緊”是讓人重視起來;“吃食王”形容此人特別能吃!“吃紅各溜”是指一個人光著身子;“吃空打??”是指一個不務實,坑蒙拐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還有許多的比喻義,如“吃二毛”就是從中謀利,飽私囊;“吃官司”就是貪上了紛爭牢獄之災;“吃里扒外”就是指吃著自家的飯損害自家的利益給了別人?!俺耘f飯”就是指小叔子和嫂子有染;“吃炒面”就是暗指公公和兒媳婦關系不明不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另外生活中有關吃的俗語也有好多,比如:“吃硬不吃軟”是指此人就適合嚴要求;“吃著碗里的,瞅著鍋里的”是指一個人貪心不足;“吃不得一口燒人飯”指一個人撐不住氣,易爆發(fā);半樁小子,吃死老子”指青春期的男孩食量特別大;“吃紅肉,屙白屎”就是指這人猙獰可怕,翻臉比翻書還快!“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是顧及面子情感自己有苦沒法說;“王八吃秤砣,鐵了心”指認準了,不反悔!“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就是對別人有情虧,心不安,骨不硬,喪失了立場;“吃不了兜著走“是指做這件事的后果都會找你;“吃得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和血”這是魯迅先生的名言指一個徹底的奉獻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華文化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代代炎黃子孫在生生不息中,不僅創(chuàng)造了許多恢宏有形的建筑財富也創(chuàng)造了燦爛豐富的語言文化,讓我們隨意采擷,這有關“吃”的語言文化就是最好的智慧見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