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時空和鳴丨解密達?芬奇的藝術(shù)科技與自然韻律”</span>特展于2025年6月5日至10月19日在國家自然博物館盛大呈現(xiàn)。</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覽聚焦<b>列奧納多?達?芬奇</b>——這位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璀璨巨星。他集畫家、自然科學(xué)家、工程師于一身,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并稱“文藝復(fù)興后三杰”(亦稱“美術(shù)三杰”)。其思想深邃,學(xué)識淵博,在眾多領(lǐng)域展現(xiàn)出曠世才華,被后世譽為“文藝復(fù)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達?芬奇出生于風(fēng)光秀麗的意大利托斯卡納芬奇小鎮(zhèn)。父親是富庶的公證人,母親則為淳樸農(nóng)婦。身為非婚生子的他,未能接受正規(guī)教育,廣袤的大自然成了他最親密無間的童年伙伴,與山川草木、飛禽走獸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p><p class="ql-block">源于對自然萬物的癡迷,達?芬奇養(yǎng)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xí)慣,有的甚至使用了長達十五年之久。翻開這些手稿,仿佛闖入一個包羅萬象的奇妙世界:動物學(xué)、植物學(xué)、地理、數(shù)學(xué)、建筑學(xué)、機械學(xué)……圖文密布,思緒縱橫,字里行間盡是他堅持不懈觀測與思考的結(jié)晶。在他眼中,知識本無界限,萬物之理皆可互通互融。</p><p class="ql-block">更令人著迷的,是這些手稿上流淌的“密碼”——神秘的“鏡像文字”。與我們習(xí)慣的從左向右書寫截然不同,達?芬奇的手稿是由右向左逆向書寫。想要讀懂它們,竟需借助鏡子的反射!這種獨特的書寫方式,或許源于他左撇子的便利(避免墨跡未干時被手蹭花),也可能暗含了防止他人窺探剽竊的用意。無論原因為何,這些獨特的鏡像文字手稿,使這位曠世奇才更具神秘魅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大西洋古抄本》:龐培?萊奧尼以數(shù)字重建與修復(fù)技術(shù)制作的復(fù)原版手稿(尺寸:64*46厘米)</span></p> <p class="ql-block">在達?芬奇時代,此類大幅紙張多用于繪制技術(shù)藍圖。這部手稿得名“大西洋古抄本”,正是源于意大利語中“藍圖”與“大西洋”為同一個詞。</p><p class="ql-block">作為達?芬奇最著名的手稿之一,《大西洋古抄本》輯錄他不同時期的筆記與草圖,內(nèi)容包羅萬象,涵蓋機械學(xué)、幾何學(xué)、藝術(shù)構(gòu)思乃至神秘裝置構(gòu)想,篇幅浩繁,總計超過1750頁。其扉頁題寫著:“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機械圖紙、藝術(shù)秘密和其他作品,由龐培?萊奧尼收藏。”</p><p class="ql-block">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巨著并非由達?芬奇本人編纂成冊,而是由龐培?萊奧尼夠得散佚的達?芬奇的筆記和畫稿,對其進行了系統(tǒng)分類整理,最終形成了包括《大西洋古抄本》在內(nèi)的多個專題手稿集合。來奧尼的工作,使得這些珍貴的智慧結(jié)晶得以系統(tǒng)保存并流傳后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青年時期的達?芬奇》木板畫作重建(復(fù)制品丨尺寸:64*48厘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這幅青年達?芬奇肖像是基于其名作《三博士來朝》中達?芬奇自畫像為基礎(chǔ),并結(jié)合韋羅基奧的雕塑《大衛(wèi)》進行數(shù)字重建而成。據(jù)說韋羅基奧的《大衛(wèi)》模特正是達?芬奇本人。通過修復(fù)與數(shù)字重建技術(shù),我們得以窺見這位文藝復(fù)興巨匠年輕時的真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佛羅倫薩的景觀: 來自“皇家達?芬奇委員會”,1928年版(尺寸: 28*20厘米)</span></p><p class="ql-block">這幅創(chuàng)作于1473年的素描作品,是達?芬奇最早的作品之一。時年21歲的他,正在他的老師韋羅基奧位于佛羅倫薩的作坊中潛心學(xué)藝。</p><p class="ql-block">畫作展現(xiàn)了一幅山頂遠眺的開闊景致。尤為珍貴的是,在畫面的左上角留存著達?芬奇親筆題寫的字樣 : “圣瑪利亞日雪景,1473年8月5日”。這行題字不僅確證了創(chuàng)作年代,更為這幅早期杰作增添了獨特的歷史印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昆蟲圖:數(shù)字修復(fù)與重建手稿(尺寸:12*14厘米),原稿創(chuàng)作于1503年</span></p><p class="ql-block">這幅精微的手稿上,繪有甲蟲和蜻蜓兩種昆蟲,是達?芬奇觀察研究有翅昆蟲飛行能力的研習(xí)記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飛行動物與昆蟲:手稿印刷品(尺寸:17*23厘米),原稿創(chuàng)作于1482年</span></p><p class="ql-block">這頁手稿中繪制了蝴蝶、蜻蜓、飛魚和蝙蝠等具有飛行能力的動物。在達?芬奇手稿其他篇章中,還有從工程學(xué)角度解構(gòu)和研究它們的機械飛行器等設(shè)計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機械蝴蝶:數(shù)字修復(fù)與重建手稿(尺寸:17*23厘米),原稿創(chuàng)作于1482年</span></p><p class="ql-block">這頁手稿上繪制了多種機械裝置和軍事建筑。頁面中央是一架有四個交叉機翼的飛行器,中間還有一名飛行員。其設(shè)計靈感來自蝴蝶翅膀的運動方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螃蟹:手稿印刷品(尺寸:19*29厘米),原稿創(chuàng)作于1500年</span></p><p class="ql-block">這幅手稿從兩個不同視角描繪了螃蟹的形態(tài)。達?芬奇曾創(chuàng)作過寓言故事,其中一篇涉及河蟹,此稿很可能是為該故事繪制的插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鼠尾草葉:數(shù)字修復(fù)與重建手稿(尺寸:21*27厘米),原稿創(chuàng)作于1508年</span></p><p class="ql-block">這張手稿主要是關(guān)于重量與火焰物理學(xué)原理的研究筆記。畫面上還有一片葉子的印記,這不是畫的,而是以實物拓印——把真實的鼠尾草葉子涂上墨水后直接壓印在紙面上。</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eci852g" target="_blank">真跡首展 巨著重現(xiàn):一場顛覆認知的達?芬奇藝術(shù)科技之旅震撼來襲</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