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休息日起了個大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點鐘出發(fā)上漢山,欣賞夏天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至漢山廣場附近,吃了一碗可口的粉皮。不經(jīng)意間抬頭瞥了一眼停車場,忽然發(fā)現(xiàn)古建筑群邊水池里的荷花開得正好。近兩年幾乎都是晚上上漢山,竟忘了廣場上還有三處荷花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古人誠不欺我。池中央,荷花在清晨的光影里綻放出甜美的笑容,那些躲在荷葉下的菡萏在涼風中微微露出半個頭,宛如少女般嬌羞。幸好有快門幫我記錄了這一美好時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山有三條路,我依然喜歡走十年前一只輪子掉進溝里的那條最老的路。舊時的柏油路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地面上小石子的顏色清晰可見,轉(zhuǎn)彎處的凸面鏡也失去最初的光澤,邊緣處出現(xiàn)一道道淺淺的裂痕。懷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路沿途的自然風光更漂亮。每隔一段,都坐落著幾家種著花果的農(nóng)戶,路邊分布著大大小小形狀不規(guī)則的水田和菜地。拂面而過的山風中飽含略帶溫度的田園氣息,其中有泥土的味道、蔬果的香甜、花朵的芬芳、山泉的清涼和被喚醒的藏于心靈深處兒時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盛夏時光,生命力最頑強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沿山而上,路兩邊的許多野草都散發(fā)著其獨有的魅力,其中最耀眼的當數(shù)半山腰間一處彎道邊的荒地,蓬蒿從林地順勢傾瀉而下開出一條白色的花溪,半邊向陽,半邊背陰,經(jīng)過自然光線明暗對比的調(diào)節(jié),感覺自己仿佛置身在一幅油畫之中,身旁這些尋常的黃蕊白花才是自然的點睛之筆。一時間心里涌起滿滿的愛意,左拍右拍,舍不得離開,直到被蚊子逮住機會飽餐一頓給我兩只腳踝一圈叮出二十來個大小不一的包,少頃,它們再延展連成一片又痛又癢,我這才趕緊離開花叢,好在隨身攜帶了效果很棒的藥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著鄉(xiāng)村旅游文化的發(fā)展,山中又增加許多商業(yè)化的人文項目。高空玻璃橋橫跨山谷連接著兩座山峰,九曲十八彎的玻璃棧道漂流成為孩童消暑最為青睞的項目,因為時間尚早這兩處都挺安靜,漂流的棧道沒有放水,只有一個好奇心重的大叔在上面悠閑地散著步。走過這一段,就到了夜晚最熱鬧的距山頂最近的大觀景臺。特色餐飲在觀景臺上方的高臺上連成一片,夜幕降臨,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白天倒是很安靜,只有工作人員在此認真地做著清潔和修補,偶爾也有個別外地游客在此俯瞰山下的城市的全景,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此,我開始了來回五公里的徒步時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過觀景臺,首先經(jīng)過墨竹園,無需探究墨竹是否雅致或壯觀,此處只是一個規(guī)模不大的農(nóng)家樂。所以沒有停留,而是簡單地欣賞了路兩邊姿態(tài)頗為雅致的竹子。再向前走了一小段,才發(fā)現(xiàn)觀景臺南側(cè)300米這一段可能就是一個分水嶺,我仿佛又開始下山了,沿途爬藤植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最常見的便是常春藤,還有一些不常見也叫不上名字的,因為沒有花朵也談不上好看,就主打一個綠油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為剛下過雨,樹林邊上生長著許多黃色蘑菇,沒長開的蘑菇圓嘟嘟的最可愛。紅傘傘白桿桿的故事告訴我:好奇可以,但是絕對不能好吃!所以路邊的蘑菇咱不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山的路走了約半小時,就到了另一處涼風居住的山谷。25℃的夏天,人見人愛。站在橋上,目光順著山谷里泉流和雨水走過的痕跡,穿過密林和草叢,最后落在了南鄭的地標性建筑攬月樓的塔頂。沒錯,在此可以俯瞰南湖公園的全貌,只是因為有霧,所以看起來不怎么清晰。而南湖本身,也今非昔比,鋼筋混凝土造景遠不如自然風光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進山都想尋點野果滿足一下味蕾,但這回真的是啥也沒撈著。過了山谷再上山,沿途就是郁郁蔥蔥的大樹了,偶爾也會遇見幾樹蠟蓮繡球,淡紫紅色的小花像一只只靈動的蝴蝶,為翠綠的山林增添了一抹點綴。小時候就有人告訴我山那邊還是山,我卻一直不相信,以至于我對登上山頂有著近乎癡迷的執(zhí)念。走過了一道又一道彎,我依然沒有登上山頂。在感覺步伐不如先前輕盈的時候便停了下來,畢竟半月板才能決定我以后還能走多遠,所以該愛護的時候必須得好好愛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坐在路邊的石頭上小憩,被一只可能跟我一樣心存執(zhí)念的蟬鳴聲貫了耳,忍無可忍地走到了路的另一側(cè)。嘿,真是幸運?。【尤挥职l(fā)現(xiàn)了兩株野百合。順著路邊的一條羊腸小道走下去才發(fā)現(xiàn)野百合居然長在了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荊棘叢中,好,那我就遠遠地靜靜地飽飽眼福好了。自然果然慷慨,眼前還有一棵金絲桃和幾棵長得分外壯實的生姜,撥開草叢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是一處水溝,只是當下沒有水。今年天旱,山上水田大多都變成了旱地,好在田埂還是田埂,農(nóng)人在田埂邊上扎起簡易的木籬笆,以至于余下的寬度只能容得下我走一字步前行。而籬笆里圈起來的是暮春收割后殘留的油菜桿子和遺落在地里的種子長出來的油菜苗。直到看清楚蓼和香蒲將田埂下的地一分為二時,這才反應過來,腳下居然是一處干涸的小水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陽躲進了云層中,我站在林地分界處的綠色世界里,任由冷熱兩股風頑皮地捉弄著,在眉間生出一絲快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山容易下山難,膝蓋一直告誡我不能走下坡路,只能加油迎難而上!所以返程的時候,我快速走到山谷再留戀一下能讓我放大快樂的舒適的體感溫度。風從谷中來,吹亂了我鬢邊的碎發(fā)。久違的熟悉感讓我腦中浮現(xiàn)出去年秋天在天曌山上俯瞰山下廟宇金頂?shù)那榫?,彼時,身后的護坡上零星開著幾朵波斯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一轉(zhuǎn)眼,夏天又過了一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來才知道,從指縫間溜走的風,叫做作時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