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6-19參觀河南開封府,開封府位于開封市包公東湖北岸,占地面積60多畝,是北宋管理國都及京畿地區(qū)的重要機構,被譽為“天下首府”,是一處宋文化主題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開封府又稱南衙,初建于五代時期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由于戰(zhàn)火毀損和黃河水淹,昔日的開封府早已無存?,F(xiàn)在的開封府是以宋代開封府衙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覽區(qū),于2003年8月14日正式開放。開封府大體分九個展區(qū):1、以儀門、鳴冤鼓、戒石、大堂等為主題的府衙文化區(qū)。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為主題的包拯傳說文化區(qū)。3、以太極八卦臺、三清殿為主題的道教文化區(qū)。4、以典獄房、牢獄為主題的刑獄文化區(qū)。5、以桂籍堂、拱奎樓為主題的教育科舉文化區(qū)。6、以英武樓、校場為主題的游藝文化區(qū)。7、以清心樓歷任府尹事跡為主題的府尹人文文化區(qū)。8、以宋太宗、宋真宗為主題的潛龍宮帝王文化區(qū)。9、以范公閣、曲橋、明鏡湖、弦月山為主題的休閑文化區(qū)。</p> <p class="ql-block">包公東湖。</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路上的兩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府門前照壁。</p> <p class="ql-block"> 開封府門前的照壁刻有“獬豸”圖案,這是一種象征公正的獨角獸形象,寓意執(zhí)法者需秉公處理案件。 ?照壁的象征意義,獬豸在中國古代法律文化中代表公平正義,傳說它能辨曲直,用角觸撞不公正的人或事。開封府將這一形象置于正門,既是對司法精神的傳承,也是對官員的警示,強調(diào)執(zhí)法需公正嚴明。</p> <p class="ql-block">? 奉詔亭:位于景區(qū)東側的亭子,是開封府接受朝廷命令的核心場所,承擔著傳達帝王詔令、執(zhí)行國家政令的重要職能。 ?</p> <p class="ql-block"> 頒春亭?:位于西側,是古代官方組織民眾進行春耕儀式(打春牛)的地點,象征著農(nóng)耕文化的傳承。 </p><p class="ql-block"> 兩座亭子共同構成了開封府衙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體現(xiàn)了古代官府“奉詔行事”與“為民祈?!钡碾p重職能。</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門。</p> <p class="ql-block"> 開封府儀門:儀門作為府衙的第二道主門,主要承擔禮儀功能,是官員迎送賓客、舉行重要儀式(如宣讀詔書)的場所。其名稱源自宋代避諱“桓門”而改稱“儀門”,取“有儀可象”之意,強調(diào)官署的威儀。</p> <p class="ql-block"> 碑亭:位于開封府大門內(nèi)右側,亭內(nèi)有《開封府題名記碑》,建筑特點?,仿宋風格建筑群組成部分,與大殿、配殿等構成莊嚴肅穆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 碑亭的“開封府題名記碑”,記載了二百余名開封府府尹的任職情況。其中,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三位皇帝都曾潛龍在此,先后有寇準、包拯、歐陽修、范仲淹、蘇軾、司馬光、蘇頌、蔡襄、宗澤等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在此任職。</p> <p class="ql-block"> 開封府鳴冤鼓?:是北宋時期包拯在開封府任職期間設立的重要司法設施。包拯于嘉祐元年(1056年)出任開封府尹后,為打破傳統(tǒng)司法壁壘,開放正門接納普通民眾直接申訴。同時,他在府門前豎起“鳴冤鼓”(又稱“登堂鼓”),允許百姓通過擊鼓發(fā)聲,直接觸發(fā)官府受理案件的流程。這一制度后來被各級地方衙門廣泛沿用,成為古代司法體系中便民的重要舉措。????</p> <p class="ql-block">府衙大鼎。</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正廳院。</p> <p class="ql-block"> 樹立在正廳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銘”。其南面鐫刻“公生明”,提醒官員只有公正,一心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其北面的“爾奉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在告誡官員們要潔身自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正廳院內(nèi)的右廳。</p> <p class="ql-block">正廳院的左廳。</p> <p class="ql-block"> 繞過戒石銘,便是開封府的正廳,是北宋開封府長官發(fā)布政令,處理政務以及府衙舉行重大活動,公開審理要案的地方。大堂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大堂前就是大家熟知的“龍頭”“虎頭”“狗頭”三口銅鍘,令人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包公斷案表演。</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正廳視頻。</p> <p class="ql-block">議事廳</p> <p class="ql-block">皇帝與大臣們議事的大廳。</p> <p class="ql-block">院中抬花轎。</p> <p class="ql-block"> 明禮院:宋代實行 "重文輕武" 政策 , 教育和科舉管理是開封府的一項重要職責,為了便于處理京城學子的教育、科舉 、 集會 、慶典等事務,根據(jù)"禮儀明則國家興" 的傳統(tǒng)理論,專門在開封府內(nèi)建立了明禮院,作為學子進行科舉解試和臨時講學、集會的場所。明禮院坐落在開封府的東北角,是開封府的科舉教育文化區(qū)。院內(nèi)的建筑是“拱奎樓”,它的一層大廳是北宋科舉時的解試考場。</p> <p class="ql-block"> 明禮院院內(nèi)的建筑是“拱奎樓”。拱奎樓:狀元及第,金榜奪魁,是宋朝人的美好愿望。因而開封府特別把這座用于解試的考場稱為拱奎樓。北宋一代,從這里曾先后考出過二十多名狀元,其中還有以 "三元及第" 而聞名史冊的宋廉。臺階上的 "連中三元" 圖案和兩側樓角的"獨占(站)鰲頭"石雕,都是對考生們的美好祝福。</p> <p class="ql-block"> “拱奎樓”它的一層大廳是北宋科舉時的解試考場。</p> <p class="ql-block"> 桂籍堂:它是每次科舉之后,開封府把本府中舉的考生重新造冊,在孔子像前隆重舉行“入桂籍”典禮,爾后就把名冊珍藏在這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桂籍堂里的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 六藝齋:主要展示古代六藝技能,包括?禮、樂、射、御、書、數(shù)?。 ?六藝的具體內(nèi)涵:禮?指禮節(jié)禮儀,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樂?涵蓋音樂與舞蹈,體現(xiàn)藝術修養(yǎng);射?指射箭技能,代表軍事訓練。</p> <p class="ql-block"> 儒學特別重視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孔子認為 "樂和順存于內(nèi)",音樂是陶冶心靈、提高修養(yǎng)水平的手段,因而把"樂"排在六藝的第二位。開封府也要專門為舉子們上音樂課,讓他們懂的樂理。這里繪的就是孔子在教第子學習樂舞的場面。</p> <p class="ql-block"> 這里陳列的編鐘、鼓、笙等十余種樂器,都是北宋時常用樂器。</p> <p class="ql-block"> 清心樓:北宋歷代府尹的文化區(qū),清心樓原是觀察整個京城火情的瞭望臺,為避風雨,且要美觀,就建成了樓閣式。通高32米。清心樓的名字來自包公的言志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p> <p class="ql-block">包公塑像。</p> <p class="ql-block"> 包公的言志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宋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隨后來到的院落是潛龍宮。據(jù)記載它是宋仁宗為紀念他的父親宋真宗曾任開封府尹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潛龍井:據(jù)宋朝人王應麟《 玉?!?記載,潛龍宮的前身射堂前有一口井,當時的開封府尹(宋真宗 )說:"必有神龍",并命令 "覆巨石,未幾,果有龍躍出",故將此井命名為 "潛龍井"。</p> <p class="ql-block">潛龍宮里一頭大象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 雪夜訪趙普:這里表現(xiàn)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雪夜走訪大臣趙普商談國事的場景。北宋初年,面對南北割據(jù),趙匡胤日夜坐臥不安數(shù)出微行,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趙匡胤來到趙普家中,重裀地坐,熾碳烤肉,趙妻行酒,太祖以嫂呼 之。雪夜訪趙普之后,北宋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統(tǒng)一方針。趙普是大宋開國宰相,他不僅在內(nèi)治方面卓有建樹,宋朝剿滅周邊各國的軍事擴張戰(zhàn)略竟然也是靠他的 " 襄贊定策”。</p> <p class="ql-block">潛龍宮后的潛龍殿。</p> <p class="ql-block"> 潛龍宮后的大殿是潛龍殿,殿內(nèi)是三位皇帝的雕塑,他們在沒做皇帝之前都曾做過開封府府尹或開封府府牧,所以有人說開封府藏龍臥虎之地。</p> <p class="ql-block"> 潛龍殿內(nèi)供奉有宋太宗、宋欽宗、宋真宗三位皇帝。</p> <p class="ql-block">一塊精雕細刻的玉石。</p> <p class="ql-block">紫藤樹。</p> <p class="ql-block"> 開封府弦月山是一座假山,山下是一片碧湖,山的方位與上弦月相同,加上演義中的包公額頭也有月牙,于是就把這座山叫 "弦月山"。</p> <p class="ql-block">明鏡湖。</p> <p class="ql-block"> 立在弦月山旁的一塊巨石,上面的文字警示所有官員,不要貪贓枉法,不然上天不容。</p> <p class="ql-block"> 開封府就參觀到此,由于是朋友帶來玩的,時間安排的有點緊,里面還有些景點沒參觀到,留點遺憾下次再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