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仲夏的風(fēng)吹過綠意盎然的小院,北房頂和北房檐前的兩架葡萄樹上,已經(jīng)綴滿了青翠的果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從院里仰望,高大的柿子樹上,隱約可見幼果初成。和院里其他幾棵柿樹一起,相約秋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門口的竹叢有著頑強的再生本能,割過的根基上又長出茂盛的新筍……</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可惜這一切您都看不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父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去世一年了,一直想寫點文字紀念他。但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是從他親手培育的春天滿院花香,夏天的葡萄,秋冬時節(jié)的柿子。還是寫他少年時代雖出身寒門,卻不墜青云之志,考上天水渭南師范。成為那個年代在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中流傳的佳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抑或是寫他工作和成家之后,為家庭的立足和發(fā)展竭盡全力。1985年用他和母親微薄工資,為這個7口之家蓋起了七間大瓦房。為了節(jié)約開支,他在工作之余常常自己拉著人力車從到處往建房工地運材料。我們姊妹5個那時候還都是孩童,只是跟在父親的車子后面玩耍。還記得那次父親拉著一車重重的石子,我們雖然在后面推著但顧著嬉鬧都沒使上勁,過一個高坎時父親奮力一沖,他肩頭的拉帶突然斷裂,當(dāng)時就失去重心跌倒在路上。但是他起身后稍緩了一下就又扯起了車桿……那種執(zhí)著和信念,以及強烈的家庭責(zé)任感,深深的影響了他的子女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在工作上也和他對家庭一樣認真負責(zé)。甘谷縣第一代居民身份證頒發(fā)工作就是由他領(lǐng)導(dǎo)完成的,在那個沒有電腦,信息采集全靠手寫筆記的年代,他和同事們?nèi)翰呷毫?,圓滿地為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wù),榮膺全省頒證先進集體和個人。后來又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對全縣城各大街小巷的門牌號碼作了摸底,查驗和懸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經(jīng)有段時間,為了我在城里上學(xué)方便,晚上就和父親在他單位宿舍住。那時的單位是在東街鞏家宅子基礎(chǔ)上改建的,至今記得西南角那方古樸寧靜的四合院,當(dāng)時已經(jīng)改成會議室和宿舍了。童年的記憶中仍然留著那幅畫面——某個星期天早上在庭院間的雨聲中醒來,發(fā)現(xiàn)父親已經(jīng)出去辦案了。我透過窗欞看見檐前的夏雨落在盛開的夾竹桃花上,既朦朧又清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父親退休后,與幾位同樣退休了的老同事和老朋友迷上了渭河奇石,相約騎上電動車去渭河河灘上撿石頭,從石頭的天然造型,以及紋理和象形圖案上為石頭命名,甚至配詩。有些石頭為了更加貼近設(shè)計形象,還需要進一步打磨塑形。為此父親購置了各種電動工具,一有時間就穿上工作服在院子里磨石頭,滿身灰塵卻樂此不疲。不為名和利,只為了豐富退休生活,陶冶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7月1日,在黨的一百年誕辰之際。社區(qū)黨支部將一枚厚重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掛在了父親的胸前。金燦燦的紀念章與黨徽交相輝映,是對這位意志堅定,工作勤奮,作風(fēng)優(yōu)良的老黨員最好的褒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還有一個愛好就是花草樹木,當(dāng)年把房子蓋好后,他在院子空地里種下了月季花,等到花枝都長大后,就為枝條“戴罐罐”,也就是在枝條上培育根系。將月季花莖用刀片小心翼翼地環(huán)割去外皮,然后用大頭針把剪好的塑料布在此處固定成一個斗狀容器,再把篩細的爐灰灌進去,每天澆水。大概一周時間后就長出嫩嫩的根須。然后剪下來移植到地里,待苗木長好后聯(lián)系出售,一株只賣一兩毛錢,小小的收入添補家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還有一年不知他從哪兒買來一些種子,撒在地里長出一株株連本村農(nóng)民都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到成熟后揭開一層乳白色的包葉,里面是一顆顆金黃色的果實,摘下來咬上一口——脆甜中帶著濃重的羊奶香味,當(dāng)年沒有“爆漿”這個詞,但是大家才知道了果子叫“洋菇娘”。因為在那個年代太稀欠了,拿到集市上去賣居然無人敢吃,于是父親便讓莊里鄰居們自己去隨意摘著吃完。直到今年我才從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了這種可以網(wǎng)購的東北地區(qū)水果——“菇娘果”,頁面上一張熟悉的圖片瞬間就讓我不能自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去年那個夏天的午后,我們把父親連同躺椅抬到他四十年來精心打造的小院,他虛弱而又依戀地環(huán)顧著四周。喃喃地說著:葡萄都長這么大了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院里和房頂?shù)膬杉芷咸?,每年到了成熟的時候,不但讓家人們天天葡萄自由,就連親戚朋友和街坊四鄰都飽嘗了豐收的甜蜜。還有秋冬時節(jié)的柿子,都是摘下來連吃帶送,從不吝惜。每當(dāng)大家夸獎我家的果子香甜可口時,父親的臉上總有欣慰的笑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對生活的樂觀和對生命的執(zhí)著,直到他最后的時刻,還在激勵著我們。在蘭州的醫(yī)院里,當(dāng)兒女們面對醫(yī)生講的手術(shù)后果進退兩難,痛苦不堪時,他的決定是毅然決然的。手術(shù)過后幾天是父親的生日,病床上的他突然說到時候買個生日蛋糕來。當(dāng)生日的燭光在病房里燃起,我們哼唱著《祝你生日快樂》,父親的臉上又寫滿了對生活的無限熱望!他吃了一小口蛋糕說:過生日,過生日,生日一過就把所有的病痛都過去了……</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但是一生中做了大小7次手術(shù)的父親,卻沒有過完他85歲的那個夏天。他走的那個早晨,仲夏的陽光像往日一樣灑滿了小院,微風(fēng)拂動翠綠的葉片,仿佛在揮手告別,目送我親愛的父親一步一步走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又是一年的仲夏時分,站在小院中我追尋著一磚一瓦,一枝一葉。父親的身影早已不在,但是又覺得他無處不在。每一個角落都有關(guān)于他的回憶,每一段回憶都讓人覺得他并未離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昨夜我又夢見那年父親送我去洛門上學(xué),在學(xué)校的大門口他把行李像下了很大決心似的交到我的手里,然后轉(zhuǎn)身就走。獨自一人,直到夕陽西下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王衛(wèi)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5年7月15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乙巳年六月二十一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