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海海,摯友如星散落天幕,然自兒時便攜手同行,歷經(jīng)七十多年風(fēng)雨仍熠熠生輝的友情,恰似暗夜中的北斗,世間能有幾人得遇?我何其有幸,擁有一個這樣的摯友,回憶兒時的友誼,所有平凡的片段都是那樣的有趣、歷久彌新.......。 </p> <p class="ql-block">我和雷詠雪(右)小學(xué)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 不平凡的家族史</p><p class="ql-block"> 雷詠雪是我小學(xué)時代最好的朋友,原來的名字叫王凱渝。</p><p class="ql-block"> 她父親王璞(1917—1948),原名孫仁,湖南湘潭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先后在湖南、湖北、重慶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p> <p class="ql-block">王璞烈士</p> <p class="ql-block"> 1944年,王璞受南方局委派到四川,任重慶市委書記。1947年10月任川東臨委書記,全面負責(zé)川東地區(qū)(包括重慶、華鎣山周邊各縣)的地下黨工作。1948年1月兼任川東民主聯(lián)軍政委(后改稱“西南民主聯(lián)軍”)。為配合全國解放,直接領(lǐng)導(dǎo)了華鎣山地區(qū)的游擊武裝斗爭。策劃并指揮了岳池伏龍起義、武勝三溪起義、華鎣山武裝起義等多場武裝暴動。並聯(lián)合岳池、武勝、廣安、合川等地游擊隊,成立了川東游擊縱隊,王璞任總指揮。1948年9月7日在武勝縣木瓜寨戰(zhàn)斗中,不幸犧牲,年僅31歲。遺體被敵人割首示眾(后由當(dāng)?shù)厝罕娒孛馨苍幔?lt;/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妻子左紹英(1919-1949)</p> <p class="ql-block"> 重慶合川人。原是一名紗廠女工,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任王璞的交通員,1948年10月被叛途出賣帶孕被捕,在獄中早產(chǎn)一女,取名卓婭,難友們稱為"監(jiān)獄之花"。1949年11月27日,母女同時犧牲于渣滓洞大屠殺。</p> <p class="ql-block"> 凱渝( 詠雪)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父母非常疼愛她,對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給他取名王凱渝,寓意革命一定會凱旋勝利。</p><p class="ql-block"> 但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環(huán)境的險惡,她父母沒有精力來照料她,地下黨員、時任地下交通員的袁尊一不顧自己家的清貧把她接回家撫養(yǎng)。后袁尊一于1947年與地下黨員謝以思結(jié)為夫婦,此后他倆把全部愛與心血傾注于凱渝(詠雪)。</p> <p class="ql-block">袁尊一和謝以思結(jié)婚照(服裝租的)</p> <p class="ql-block"> 1948年袁尊一和謝以思生下孩子曉華,但是,他們把照顧曉華的責(zé)任更多地推給自己母親袁婆婆去承擔(dān),仍然把主要精力和愛放在凱渝(詠雪)身上。雖然家里生活非常拮據(jù),但他們卻總是盡量讓凱渝(詠雪)吃飽穿暖。而曉華卻由于營養(yǎng)不良,沒幾歲就病死了。</p><p class="ql-block"> 凱渝與曉華</p> <p class="ql-block"> 袁尊一,1948年被國民黨逮捕,囚禁在重慶渣滓洞監(jiān)獄。在1949年11月14日,與江竹筠等革命志士一起,殉難于重慶電臺嵐埡。</p> <p class="ql-block"> 詠雪被轉(zhuǎn)移到廣安鄉(xiāng)下親戚家中隱蔽起來。</p> <p class="ql-block"> 重慶解放以后,黨組織把凱渝(詠雪)從廣安農(nóng)村接回重慶,同時也把凱渝弟弟王凱民從外公家接回重慶。為了讓姐弟倆能有一個較好的成長環(huán)境,組織上決定由市委組織部分管烈屬安排工作的、且無子女的雷雨田和李映昭夫婦收養(yǎng)照顧。</p> <p class="ql-block">雷雨田(1917一1979)和李映昭(1916.9.7一2004.9.1)夫婦(攝于五十年代初)</p> <p class="ql-block"> 雷雨田、李映昭夫婦對姐弟倆的照顧如同親生父母,費盡千辛萬苦,把姐弟倆撫養(yǎng)成人。為感謝雷雨田夫婦,凱渝改名雷詠雪,凱民改名李小雷。</p> <p class="ql-block"> 二、永遠難忘的兒時友誼</p> <p class="ql-block"> 兒時的雷詠雪長了一張瓜子臉,眼睛宛如秋水般明亮清澈。自小,她身上便縈繞著一股“書呆子”的獨特氣質(zhì),是個滿腦子幻想、情感細膩的姑娘。她癡迷于各類文學(xué)書籍,每當(dāng)讀到精彩絕倫的章節(jié),總會認(rèn)真地用鉛筆一段段抄錄下來,拿給我一同欣賞。其實,我們兩人的性格從小就大相徑庭。記得小時候,我們兩人買炒米花吃。那時的炒米花裝在一個狹長的條形紙口袋里售賣,炒米花入口即化。雷詠雪總是極有耐心地用大拇指和食指,小心翼翼地一個個捻起,放入口中,一袋炒米花她能吃上好久,盡顯節(jié)約。而我從小就沒那份耐心,常常是把炒米花一股腦兒倒在手中,三下五除二就吃個精光,而她還在那里不緊不慢地捻著。</p> <p class="ql-block">我們吃炒米花</p> <p class="ql-block"> 男同學(xué)欺負她時,她從不反抗,總是昂著頭和別人講道理。記得有次,班上有個姓張的男生(因為他的后腦袋特別圓而大,我們暗地叫他“問號腦袋”)打她。我看她身上挨了好多拳了,她還在那昂著頭,一本正經(jīng)地說“打人是不文明的”“打人是不文明的”。當(dāng)時我看見這場景,又是好笑又是可氣,很快沖到那男生旁邊,趁他不注意,猛地一推把他撞倒在地上,然后逃跑到老師旁邊尋求保護。</p> <p class="ql-block"> 雖然我們性格不一樣,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友誼,這份情誼如同春日里的繁花,絢爛而美好。曾記得兒時,我們曾多次一起趴在地上滿地找螞蟻,為螞蟻精心做窩、四處為螞蟻找糧食;</p> <p class="ql-block">曾記得她為了陪我,星期六到處躲避不回家。當(dāng)時學(xué)校有三個操場,一個是大操場,一個是風(fēng)雨操場,還有個是布滿大型玩具和體育器具的操場。我們經(jīng)常在浪橋上搖蕩,天南地北地聊天,或者從浪橋這頭走到那頭,覺得自己像在云里蕩漾……。</p> <p class="ql-block">有時我們還為學(xué)校飼養(yǎng)小組養(yǎng)的小白兔喂青草。</p> <p class="ql-block"> 稍大點,記得我們有次參加學(xué)校的運動會,我們兩選擇的項目是“三腳競走”,她的一只腳和我的一只腳拴在一起跑。仿佛我們的命運也緊緊相連,由于我們的默契,這項目一直是我們的強項。但是比賽那天,開跑的槍響了,一個不留神,她絆倒了,我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我很快拉起她,從最后跑到個第二名。我們得的獎品是一個有兩個手把的跳繩,我當(dāng)時好遺憾,覺得如果跑道再長一些,我們一定能拿到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由于性格的不一樣,我們也有吵架生氣的時候,就像晴朗的天空偶爾飄過的幾朵烏云。但是很快就可以和好,這份和好的速度如同春天的冰雪迅速消融。為此我們還編了個舞蹈“友誼”,用靈動的舞姿描述一對好朋友生氣和好的事。同學(xué)們看了都說,這就是寫的你們自己。那一刻,我們明白了友誼就像一首跌宕起伏的歌,有爭吵也有和好,才會更加動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雷詠雪的聲音很好聽,小時候她特別喜歡唱歌,聲音非常高,宛如夜鶯的歌聲般清脆悅耳。記得我們看了蘇聯(lián)電影“蜻蜓姑娘”以后,她很快學(xué)會了上面的主題曲。那年的夏天我去她家玩,當(dāng)時的重慶像個大火爐,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我們在她們家旁邊那個公共的浴室沖涼(由于她養(yǎng)父是重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他們住家條件很好,住了一個樓,而且那坡上就住了兩家人,但都沒配套浴室)。她在浴室里高歌:“五月美妙五月好,五月叫我去歡唱,蔚藍天空白云飄,五月鮮花處處香......啊巴達利達拉,啊巴達利達拉...........”那歌聲婉轉(zhuǎn)、悅耳、動聽。多年以后,這歌聲還一直回蕩在我腦海里,成為我心中最珍貴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蜻蜓姑娘”電影宣傳畫</p> <p class="ql-block"> 到了高小,我們已經(jīng)是“大姑娘”了,想的事也多了很多,就像春天里萌發(fā)的嫩芽,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記得寒暑假我經(jīng)常去她家玩,有次她媽媽帶我們?nèi)⒓铀碌幕槎Y,那是在大田灣廣場上邊山坡上的一個宿舍里。她媽媽穿了一個藍色的綢衣,顯得格外雅致?;貋硪院?,我們坐在山坡的草地上,談到以后我們結(jié)婚應(yīng)該穿什么時,雷詠雪告訴我,她想穿一件淺藍色的綢上衣,深藍色的綢裙子,那憧憬的眼神仿佛看到了自己最美的模樣??上У氖俏矣洸坏梦耶?dāng)時想穿的是什么了,要不現(xiàn)在一定得叫我老公給我補起,讓這份童年的夢想在現(xiàn)實中延續(xù)。</p> <p class="ql-block"> 三、愛與奉獻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詠雪的養(yǎng)父母一雷雨田夫婦是兩個很好的人,他們一生沒有子女,但是卻用寬廣的胸懷幫助黨組織先后撫養(yǎng)了七個烈士子弟,無怨無悔,這份愛不摻雜任何功利與私欲,純粹而熾熱,恰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兒時的我們。</p><p class="ql-block"> 雷雨田面容方正,猶如一塊經(jīng)過歲月雕琢的磐石,透著沉穩(wěn)與堅毅。一副寬邊眼鏡架在鼻梁上,為他增添了幾分儒雅的氣質(zhì)。他身姿挺拔,身材勻稱,舉手投足間盡顯風(fēng)度。在我的記憶深處,他是一位剛正不阿的長者,他絕不允許我和雷詠雪有半句謊話,那嚴(yán)肅而堅定的眼神,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做誠實守信之人。</p><p class="ql-block"> 雷詠雪的養(yǎng)母李映昭,是一位身材瘦弱卻內(nèi)心強大的小女人。她曾是地下黨的交通員,在隱蔽戰(zhàn)線上默默戰(zhàn)斗,為革命事業(y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解放后,她擔(dān)任招待所的負責(zé)人,將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她待人熱心,總是像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喜歡念叨,那聲聲叮囑里飽含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他人的關(guān)懷。乍一看,她與雷伯伯似乎并不般配。雷伯伯無論是外在形象還是內(nèi)在能力,都顯得更為出眾。然而,雷伯伯卻用一生的時間,不離不棄地愛了這個小女人終生。平時李阿姨發(fā)脾氣時,雷伯伯讓的時候多,這在現(xiàn)在的婚姻中是很難做到的,這份相濡以沫的愛情讓我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陪伴與堅守。</p><p class="ql-block"> 長大以后,我才漸漸了解到,雷伯伯和李阿姨都曾是我們地下黨的骨干。雷伯伯早在1938年就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此后長期奔波于宜賓江安、合江、貴州、渠縣、重慶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在那段充滿危險與挑戰(zhàn)的歲月里,他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過人的智慧,為黨的事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作出了突出貢獻。雷伯伯性格開朗,作風(fēng)豪爽,待人真誠友善。無論是親友、同事、下級,還是我們這些孩子,都能感受到他那份和善與慷慨。他知識淵博,富有文人氣質(zhì),擅長作詩,談吐間盡顯風(fēng)雅;他的毛筆字也寫得剛勁有力、飄逸灑脫。作為一位長期從事黨的干部和組織工作的高級領(lǐng)導(dǎo)干部,他身上所具備的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實在難能可貴,宛如一座豐碑,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好友詠雪</p> <p class="ql-block"> 歲月悠悠,如潺潺溪流悄然帶走了童年的稚嫩,卻難以沖刷掉那份深植心底的兒時友誼。八十載的人生路途,既顯漫長又覺短暫,謹(jǐn)以此文獻給我病中的好友詠雪,以示勉勵。</p> <p class="ql-block">以上除私人照片,其他來自網(wǎng)洛和A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