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連浩特,聽起來就很神秘的地方。它就像一本厚厚的歷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在二連浩特,感覺自己像是穿越回了古老的貿(mào)易通道,到處都是不一樣的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1956年,中蒙蘇國際聯(lián)運鐵路正式通車,以二連火車站為中心的建筑群,逐漸發(fā)展完善。二連浩特也因此被稱為“火車?yán)瓉淼某鞘小?。曾?jīng)萬里茶道上的小小驛站,如今已成為航空、鐵路、公路全覆蓋的重要口岸。從駝鈴馬嘶到汽笛長鳴,中國與世界的聯(lián)系與交融,在這座邊境小城不斷上演。</p> <p class="ql-block">祖國的正北方,緊挨蒙古國小香港,神秘二連浩特充滿異域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這是個被蒙古國和俄羅斯環(huán)繞的邊陲小鎮(zhèn),不僅有著跨境貿(mào)易的繁榮活力,還藏著地表最大的"如來神掌"。</p> <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就像是被火車和邊境線精心雕琢出來的獨特存在,從清朝就開始在地圖上留下神秘印記。</p> <p class="ql-block">?二連浩特國門?作為中蒙邊境的標(biāo)志性建筑,是展現(xiàn)國家主權(quán)、體驗邊境文化和拍攝愛國主義主題的理想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歷經(jīng)三代更迭(1955年第一代至2007年第三代),現(xiàn)國門高21米、長71.4米,建筑造型為“北”字,象征“中國北大門”,門體鑲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字及國徽</p> <p class="ql-block">路向西,丘陵、草原、戈壁的地帶變換,美景不斷。尤其是朱日和的沙海,連綿起伏的山脈,風(fēng)車與藍(lán)天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二連浩特國門景區(qū)內(nèi)的標(biāo)志性雕塑名為?《驛路》?,高8.6米,重達(dá)十余噸,由勒勒車輪、汽車輪、火車輪和飛機渦輪組成,寓意從古代到現(xiàn)代的交通發(fā)展歷程</p> <p class="ql-block">該雕塑位于景區(qū)入口處,采用夸張造型展現(xiàn)交通工具演變,象征二連浩特作為邊境口岸的繁榮發(fā)展歷程。其設(shè)計融合了草原文化元素(勒勒車輪)與現(xiàn)代交通象征(火車、飛機),反映了中蒙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的歷史脈絡(luò)。 ?</p> <p class="ql-block">在國門景區(qū)外的廣場上,一座雕塑靜靜地矗立著,展現(xiàn)了人類交通工具的演變歷程:從木輪車、火車、輪船,到頂端的渦輪燃?xì)獍l(fā)動機,廣場上的雕塑展示了交通工具的演變過程。</p> <p class="ql-block">國門不僅是界限,更是連接世界的夢想通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國門,是國家的門戶,是國家主權(quán)和領(lǐng)土完整的象征,是中華文明展示和傳播的重要窗口。在我國2.2萬多公里長的陸地國境線上,一座座宏偉壯觀的國門巍然聳立,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5載以來的輝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出發(fā),世界就在眼前;回到這里,心就安了</p> <p class="ql-block">國門之上,承載著國家的榮耀與希望,是中外友好交往的見證,也是國家繁榮發(fā)展的象征。在這里,中外文化交融碰撞,展現(xiàn)出多元共存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透過“國門”看新中國75年變遷,聽國門之上中外交流互鑒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中蒙邊境的二連浩特國門,被譽為“中國的北大門”。如果把中國版圖看作一只俯瞰太平洋的雄雞,二連浩特國門就位于雄雞脖子揚起的彎折處。</p> <p class="ql-block">二連浩特”,源自蒙古語“額仁浩特”,意為“色彩斑斕之城”,自古就是聯(lián)通亞歐大陸的重要交通節(jié)點,如今又是中歐班列“中通道”上唯一的進出境口岸。</p> <p class="ql-block">作為國家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及對蒙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二連浩特口岸承擔(dān)著中蒙貿(mào)易70%以上日常生活用品和80%蔬菜水果的陸路運輸任務(wù),泛口岸經(jīng)濟與人文交流也在蓬勃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二連浩特公路口岸,等待通關(guān)的車輛排起長隊,準(zhǔn)備前往各大國際物流園區(qū);鐵路口岸,中歐班列在國門下穿梭往來,連接蒙古國、波蘭、德國等10多個國家70多個站點</p> <p class="ql-block">在國門景區(qū)內(nèi)的火車紀(jì)念廣場,停著一列墨綠色的老式蒸汽機車。</p> <p class="ql-block">68歲的老鐵道工張建國撫摸著車身上的銅質(zhì)銘牌感慨:“當(dāng)年我就是開著這種‘鐵?!抵忻傻?。那時候戈壁灘上沒路標(biāo),全靠觀察野駱駝的遷徙路線認(rèn)方向。</p> <p class="ql-block">”如今他的兒子成了高鐵司機,祖孫三代人的故事,恰好印證了這條國際大動脈從蒸汽時代到電氣化時代的蛻變。</p> <p class="ql-block">火車紀(jì)念廣場:展示北京至莫斯科列車模型及城市歷史</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保留了老火車站,站臺上,一輛蒸汽機火車頭牽引著舊式車廂的列車靜靜???。銅人雕塑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一隊趕火車的旅客場景,其中一位穿著蒙古族服裝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招呼著旅客上車。這樣的場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門下現(xiàn)而今的鐵路軌道、遠(yuǎn)處蒙古國一側(cè)的列車相互映襯,不僅展現(xiàn)濃郁的歷史氛圍,還讓人深刻感受到了國門的重要地位與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二連浩特的國門,哇塞,特別雄偉。站在那兒,感覺自己像是守護國家邊境的衛(wèi)士一樣??粗鴩T,心中就充滿了自豪</p> <p class="ql-block">對于二連浩特人來說,他們最為珍視的,還是那些古老的生存智慧。這里的牧民出身的邊防戰(zhàn)士,能夠通過沙粒的輕微震動,精準(zhǔn)地判斷出車輛的行駛距離</p> <p class="ql-block">口岸管委會的干部們則精通蒙、俄、漢三種語言,與周邊國家進行順暢的交流。甚至在幼兒園里,孩子們都知道在沙暴即將來臨之際,蜥蜴會集體躲入嚙齒動物的洞穴中尋求庇護。</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不僅見證了祖國的雄偉邊疆,更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國門巍峨,仿佛在訴說著</p> <p class="ql-block">站在國門口,歷史的厚重與祖國的強盛,觸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國與蒙古國交界的遼闊戈壁上,眼前的景象仿佛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一扇高21米的巨型門樓橫跨在兩條鐵軌之上,門樓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第三代國門于2007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之際建成,沿用至今。橫跨鐵路上方的主體建筑共四層,為玻璃幕墻結(jié)構(gòu),形狀呈“北方”的“北”字,代表“中國北大門”。</p><p class="ql-block"> 國門高21米,寓意新中國走向21世紀(jì);</p><p class="ql-block"> 長71.4米,代表二連浩特距離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714公里;</p><p class="ql-block"> 寬13米,意為中國首批開放的13個陸路口岸城市,二連浩特位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中蒙邊境線:在815號界碑前跨立拍照</p> <p class="ql-block">中蒙邊境815(2)號雙號雙立界碑全國唯一,分立于鐵路兩側(cè),標(biāo)注邊界線走向</p> <p class="ql-block">中蒙俄國際鐵路(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穿越國門下,黃昏時分,國門景區(qū)迎來了它最為動人的時刻。在莊嚴(yán)的中蒙815號界碑前,兩國游客絡(luò)繹不絕,紛紛駐足拍照留念。而三棱鏡結(jié)構(gòu)的國門大廈則巧妙地將落日余暉折射成絢爛的七彩光斑,為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每天下午3點蹲守觀景臺,看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兩國國門下穿梭</p> <p class="ql-block">這扇被稱為“中國北疆第一門”的國門,不僅是地理分界線,更像一座架設(shè)在荒漠中的時光隧道。當(dāng)火車鳴著汽笛從門下穿過,濃煙與黃沙交織升騰時,透過觀景臺的望遠(yuǎn)鏡,一個紅色尖頂建筑鱗次櫛比的異域城鎮(zhèn)赫然出現(xiàn)在視野中,那里就是蒙古國第九大城市扎門烏德,距離國門僅4.5公里。</p> <p class="ql-block">登頂可裸眼遠(yuǎn)眺蒙古國扎門烏德市(距離僅4.5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