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鹽阜尋味行又開始了,7月10號高溫仍未消退但擋不住我們這一批吃貨的蠢蠢欲動。這次策劃建湖的活動由解生負(fù)責(zé),雖然他是建湖人但對近年來建湖菜肴的走向并不清楚,再加上我們尋味的目的不是高大上的官、商宴的行為,而是民間性、地方性的煙火味。終于他尋摸到一家私房菜,就在主人的家里。平時并不開門營業(yè),就是開了也就一桌。這么一說更是勾起了大家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六人并不在一個城市生活,有時甚至撒在五、六個地方。相聚的概念不大,但只要饞神有約說有好吃的就會歡聚一堂。我是當(dāng)天一早從揚州東奔赴建湖站的,他們也是分乘二輛車自駕而至??傻搅说胤骄褪钦也坏竭@個神秘的吃處。</p><p class="ql-block"> 一行人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終于在一個菜場碰上了頭,看著這位賣菜的大爺有些眼熟。切!你是誰???</p> <p class="ql-block"> 話癆的倪明進(jìn)入了問路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 兩個抽絲勞碰上就干上了。</p> <p class="ql-block"> 老板你就別躲了!</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入深巷處7號院,吃處找到了。三層的獨立小院,二、三樓住人。一樓有茶桌、牌桌、酒桌各一張,還沒開吃神秘的氛圍已夠濃的了。</p> <p class="ql-block"> 冷盤先行,共六碟。我拍了四碟,分別是燙腰花、脫骨鴨掌、水煮蝦、汆口蘑。腰花鮮嫩、鴨掌脆彈、口蘑柔滑,河蝦粒粒帶仔,外殼酥脆、肉質(zhì)飽滿QQ彈,滿口獨有的水鮮味。我大概是下箸了五、六次才罷休。</p> <p class="ql-block"> 酒是解生帶來的庫存X0,對洋酒我只相信德國黑啤,對這別人喊好的玩意兒我一直不屑一顧,經(jīng)不住解生的勸說我還是開吃,你還別說這酒沒有國酒的醇香但酒味的層次豐富,雖然度數(shù)不高但配上這桌獨特的建湖菜竟有了相映成趣的口感,這是后話了。</p><p class="ql-block"> 還是談菜吧!</p> <p class="ql-block"> 藕粉圓子一直是建湖的特色菜肴,在江淮地區(qū)享有盛譽。揚州的東關(guān)街開街就有一家專賣藕粉圓子的店就是建湖人開的。有人說寶應(yīng)也有,這不奇怪。美食和音樂一樣無界際線,一個靠旋律一個靠口感去感化人心。</p><p class="ql-block"> 這款藕粉圓子拋棄了傳統(tǒng)的甜口改用與老鴨塊一起悶燒,用的是咸口,你沒吃過吧?我是頭一次吃,很好!在這去糖的時代這家老板與時俱進(jìn),可賀!</p> <p class="ql-block"> 江刀、湖刀我吃過的不算少,但河刀我很少吃。小時候興許吃過,但那時不當(dāng)個寶。這玩意兒又不肥美刺又多,不稀罕??涩F(xiàn)如今能吃到還真的稀罕。</p><p class="ql-block"> 細(xì)嚼慢咽,我不介意刀魚的美味在那,想到的是解生的立意和主家的用心,滿滿的是鄉(xiāng)情。</p> <p class="ql-block"> 韮?nèi)R炒長魚,鹽城人的傳統(tǒng)菜。貌似人人會做,其實不然。正宗的吃法長魚血、長魚籽也要在出鍋前摻入其中和韮菜一起爆炒,出鍋后魚條不見熱氣、韮菜不倒,方是成品。</p> <p class="ql-block"> 烤鯽魚,此鯽魚非汝鯽魚,主人把鯽魚部開后得全部剔去主骨和細(xì)卡然后塞進(jìn)肉沫后再烹制,手工繁鎖。但入口那個香那個酥那個脆讓人難忘。</p><p class="ql-block"> 主人打招呼說這個季節(jié)買不到鮮羊肉,否則效果更好。我不由得想起那個漢字,由魚和羊在一起才叫鮮字。</p> <p class="ql-block"> 馬蹄,在我們這兒叫荸薺。水鄉(xiāng)八鮮之一。淮河以北不見生產(chǎn),生吃可當(dāng)水果,用于菜品中可以說是百搭。把荸薺去皮中間掏空填上肉茉,這樣吃法以前沒見過。太講究了。</p> <p class="ql-block"> 這個菜剛上桌我沒認(rèn)出是什么,外層是梨子,點綴的是薄荷芽頭。用筷子挑開是一塊方方正正的紅燒肉,墊底的是一塊糯米糕。構(gòu)思很巧妙,彩色搭配豐富,放在盞中賣相很好。先吃肉解饞,再吃糕充饑后吃梨生津爽口。一舉三得,佳品!只是店家稱為養(yǎng)生紅燒肉,我總覺這個名稱還不到位。</p> <p class="ql-block"> 八寶南瓜飯,這么做法新鮮。</p> <p class="ql-block"> 絨花蝦球,活脫脫的一件工藝品。我沒忍心吃它。飲食文化的發(fā)展和竟?fàn)幦招略庐?,所謂的裝盤不再是倒入碗或盤中了事,平面的二維空間早就向立體的三維空間發(fā)展了。除了味蕾的滿足外已向精神層面的思維跳越而發(fā)展了。</p> <p class="ql-block"> 這桌菜沒有一個菜是我們點的,全憑主人的發(fā)揮。不能說代表了建湖菜系但可以說是建湖菜一個流派的縮影。</p><p class="ql-block"> 建湖南邊是鹽都縣,北面是阜寧縣。是鹽城市唯三的內(nèi)陸城市,靠海吃海、靠水吃水,桌上唯一跟海產(chǎn)品沾邊的就是鴿蛋魚肚羹。水產(chǎn)品占了較大的比例,建湖并沒有象樣的湖面,似湖的九龍口其實都是活水河。其水產(chǎn)品的口感似乎更有活力。就象圈養(yǎng)雞與跑地雞一樣口感不是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建湖接壤揚州和淮安,但菜肴的口不象揚州菜的偏甜,也不象淮安菜的偏重,又不象鹽城菜湯湯水水的似煨似燉。食材就地取之,不時不食,讓人耳目一新。食后記憶深刻。</p><p class="ql-block"> 個人唯一的不滿意就是花哨的東西要減少些,傳統(tǒng)的東西再多一些。</p> <p class="ql-block"> 老板姓呂,與解生是同門同宗。夲是建湖教育圈里的名廚,也經(jīng)過學(xué)院的培訓(xùn)。其作品在繼承地方菜的基礎(chǔ)上又豐富了許多個性色彩。和他的聊天看得出他很勤奮又肯動腦子。同時又俱有藝術(shù)家的個性,沒把廚藝當(dāng)商場而是愛好。他個性的菜品讓人耳目口都一新。平時并不營業(yè),一般人請他不到。這次解生所約他是推不脫的,所以有了我們這次的建湖之行。</p><p class="ql-block"> 我有他的正面圖像但沒有采用,還是用上這張吧。</p> <p class="ql-block"> 去建湖尋味有幸請來了鹽阜聞人姜茂友先生,他對鹽阜文化以及鹽阜人文和語言有相當(dāng)?shù)脑煸?。有他在桌上本就熱鬧的氣氛更是加了一把火。</p> <p class="ql-block"> 更熱鬧的是洪祥兄心情愉悅,來了一長段淮劇老前輩李少林的名段“贈塔”。他酒喝的并不少,但那么長的一段唱詞一字不拉的全都一板一眼的唱完了,喝得了滿場彩。</p><p class="ql-block"> 這也是相識幾十年來的第一次長段子,你不光是饞神還是戲王哎!</p><p class="ql-block"> 他的開唱也引來了大家的共嗚。從《賣油條》到《貧下中農(nóng)一條心》,不管唱的怎么樣敢在這淮劇發(fā)源地叫板,其膽量著實不小。</p> <p class="ql-block"> 快半世紀(jì)的沉淀,我們還能經(jīng)常走到一起這本身就是一件幸事。六個人都沒有碌碌無為混過昨天和前天,而是在蘇洪祥的帶領(lǐng)下思考著明天,這明天我們還能在鹽阜大地上挖掘出什么菜品,好為鹽阜地方菜增添著什么。</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我們常相聚的動力。</p><p class="ql-block"> 鹽阜地區(qū)本就是個水鄉(xiāng),物產(chǎn)豐富。建湖更是水鄉(xiāng)中的水鄉(xiāng)。地理環(huán)境是決定一個地方菜品特色的關(guān)鍵因素。物流再發(fā)達(dá)也改變不了一個地區(qū)人們的生活習(xí)性和口味習(xí)慣。俗稱“胎里帶”,我就好這一口怎么的也改不了。</p><p class="ql-block"> 江蘇的大菜系當(dāng)屬淮揚菜,而淮安、揚州正在鹽城的左右上方,建湖首當(dāng)其沖深受淮揚菜的影響。只是近年來淮和揚的菜品都在變化中,除了人為因素的爭斗外,散裝江蘇在飲食文化上的一統(tǒng)并不現(xiàn)實。鹽阜菜早就形成了自已的特色和受眾群體,早年間的“八大碗”已領(lǐng)軍不了日新月異的鹽阜菜,創(chuàng)立獨有的鹽阜菜系才是我們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洪祥有此意,我們也有此意,更希望鹽阜人都有此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