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別巍峨神峰雅拉雪山,我們下一站游墨石公園。</p><p class="ql-block"> 從雅拉雪山埡口觀景臺到道孚縣八美鎮(zhèn)墨石公園,車程約30公里,海拔從4700米下降到3500米,繃緊了的腦袋,感覺舒緩了許多。</p><p class="ql-block"> 這一路,映入眼簾的藍天白云,雪山草原,森林牦牛,海子溪流,讓人滿目舒心。汽車在川西雪山高原上蜿蜒而行,如游龍在天際盤旋,道不盡的心曠神怡,神思亦隨之放飛,我想,人們憧憬的詩和遠方,亦大抵如此吧。</p><p class="ql-block"> 因為川西,我想起了海子,他坐火車二度去西藏,停宿青海德令哈,寫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一詩,令這座戈壁荒原小城名聲大噪。</p><p class="ql-block">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p><p class="ql-block">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p><p class="ql-block">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p><p class="ql-block">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p><p class="ql-block">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p><p class="ql-block"> 這是雨水中的一座荒涼的城</p><p class="ql-block">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p><p class="ql-block"> 德令哈……今夜</p><p class="ql-block">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p><p class="ql-block">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p><p class="ql-block"> 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p><p class="ql-block"> 我只想你”。</p><p class="ql-block"> 因詩而名,德令哈這座青海高原上的戈壁小城,凝固了海子詩的美感符號,構建了海子詩歌陳列館,“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的標牌,隨處可見。每年的德令哈國際詩歌節(jié),吸引了無數(shù)熱爰海子的人,熱爰詩歌的文青,中國的,外國的,涌到德令哈朝圣緬懷這位杰出的詩人。</p><p class="ql-block"> 詩人是飄逸的,但,詩歌是永恒的,留存在人們的心底,譬如李杜。</p><p class="ql-block"> 詩歌的美,給人以心靈慰籍,是精神療愈的源泉,譬如海子。</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在川西,</p><p class="ql-block"> 可惜我不是詩人。</p><p class="ql-block"> 我想,假如這位孤寂憂郁的詩人沒有臥軌,在川西,他定會找到深邃悠遠,別樣的詩和遠方。</p> <p class="ql-block"> 一聽說墨石公園,自然會想到臉黑如墨的包拯,那公園定然石林峭立,灰黑嵯峨,緣于此,它被用作懸疑盜墓片《鬼吹燈》的外景地,專家學者稱之為“中國地質百慕大”,想想,毛骨悚然。</p><p class="ql-block"> 黑,對應是紅,于是我想到了韶關丹霞山,徐霞客筆下的丹霞山:“色如凝丹,燦若明霞”,赤壁丹崖,鬼斧神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此命名為“丹霞地貌”,八美墨石亦應師出有名吧。</p><p class="ql-block"> 重巒疊嶂,嵯峨挺立,糜棱巖連綿不絕,層層疊疊,劍指蒼穹,或山巒,或峭壁,或星際生物,諾大一片灰黑色海洋,步移景移,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墨石公園1.8公里長的懸空棧道,仿如星空穿越,遨游太空,許多景點設有航天模型,配航天服供游人體驗星際遨游,這很好,大大顛覆了我的認知。</p><p class="ql-block"> 八美墨石,又稱為糜棱巖,是在鮮水河斷裂帶的影響下,經過地殼斷裂、巖石擠壓、變質作用、地殼抬升和風化侵蝕等一系列復雜漫長的地質過程而形成的,是糜化后形成的特殊巖石類型,這過程可追溯到2億年前的三疊紀中晚期。</p><p class="ql-block"> 糜棱巖膠結疏散,有趣的是,含鈣鹽的糜棱巖會隨濕度的變化,吸收或釋放水分子形成水合物,使石林顏色隨之深淺變化,春、冬雨水偏少,呈淺灰或藍色;夏、秋雨水偏多,呈亮藍或灰黑色,因此,人們又把墨石公園稱為“變色石林”,八美奇觀。</p> <p class="ql-block"> 順著景區(qū)棧道一路走去,群峰聳峙,絕壁懸崖,崢嶸萬千。</p><p class="ql-block"> 在陽光照耀下,川西的峽谷風吹著,灰黑色的石柱、石筍、石蘑菇、石蓮花……,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就像放大了的盆景,賞心悅目,極具震撼。</p><p class="ql-block"> 八美石林是格薩爾王的發(fā)祥地之一,一個有故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相傳,當年格薩爾王經過數(shù)日苦戰(zhàn),凱旋而歸,他率眾將士經過八美石林,走到石林深處,豈料中了敵人的埋伏,陷入重重包圍之中。格薩爾王抖擻精神,振臂一呼,率眾將士投入激烈的戰(zhàn)斗,將士們手持刀劍,奮勇抵抗,誓死保護格薩爾王,傳說中的“萬劍穿空”石林,就是這一場景重現(xiàn)。</p><p class="ql-block"> 傳說終歸傳說,站在景區(qū)最高處“萬劍朝宗”觀景臺遠眺,數(shù)百根尖銳的石柱宛如利劍直刺蒼穹,像極了當年格薩爾王激戰(zhàn)八美石林的慘烈場景,在陽光與云霧的映襯下,隱隱幾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鮮水河有條細小的支流卡瑪河,流經道孚八美,傳說是當年格薩爾王的王妃姝姆在此游玩,不小心掉下一條絲巾,落在格薩爾王戰(zhàn)斗的土地上,變成了卡瑪河,滋潤著這片石林與人家。</p><p class="ql-block"> 墨石公園之美,在于它的自然和諧,天人合一,周際的藏鄉(xiāng)田園風光最是迷人。碧綠的田野、搖曳的花草、中古村的藏家小院、漫山遍野的牦牛群、錯落有致的藏人家……,在藍天白云之下,與灰黑色的糜棱巖石林交相輝映,色相反襯,很入畫面。自然和美,詩情畫意,世外桃源,全有了。</p><p class="ql-block"> 逗趣土撥鼠,是我此行的意外之趣,平生首遇,過往聞所未聞。這呆萌的小傢伙,只有高原草甸才有,說它是鼠,其實不小,足有出生不久的小豬崽那般大,肥嘟嘟的,笨頭笨腦,但跑起來不失敏捷。很討人喜歡。或許是見慣了大世面,公園里的土撥鼠不懼人,有的還主動上前向游客討要食物,游人上前摸它的臉龐,它也不退避,任爾撫摸,這怎算鼠?讓我大開眼界了,難怪這兒是網紅景點。</p><p class="ql-block"> 牦牛就更不用說了,在川西,幾乎每個景區(qū)都有,它是景區(qū)草甸的點綴。墨石公園里的牦牛,優(yōu)哉游哉,就在你跟前嚼草,慢條斯理,旁若無人,連“啃”聲都沒有。有膽大的上前摸它的角,這樣的話,工作人員會上前制止,唯恐意料不及的危險。</p><p class="ql-block"> 墨石公園景區(qū)不大,沿著一條棧道走下去,不足三個小時便到終點,也算走馬觀花。幾日行程的川西環(huán)線游挺趕,景多,距離遠,時間緊,馬不停蹄,累。 </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要去塔公草原,海拔3750米的草原,我的腦袋又開始發(fā)脹了。</p><p class="ql-block">2025.7.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