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冰話漢俳】漢俳的形式是固定不變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北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眾所周知,漢俳是借用日本俳句五七五的形式十七音派生出來五七五共十七字的詩。這是漢俳與俳句聯(lián)系的紐帶,也是組成漢俳的基本條件,更是構(gòu)成漢俳的硬條件。這就是說漢俳的形式是固定不變的。如果漢俳每行超過五七五規(guī)定的字或不夠五七五字,那么跟俳句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也跟俳句毫無瓜葛了, 跟“俳”也形同陌路,當(dāng)然就不叫漢俳了。所以說,漢俳是有固定形式的,且不可改變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也許有人回會問:漢俳前輩們有沒有這方面的論述呢?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筆者翻閱大量資料,發(fā)現(xiàn)了有關(guān)這方面的論述,且數(shù)量不在少數(shù)。如段樂三、董振華、劉德有、紀(jì)鵬、李佩云等前輩都有這方面的論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漢俳的體型,是一首三句,第一句五個字,第二句七個字,第三句五個字,一題一首或多首不限制?!绻艞夡w型,不可再與“俳”字相關(guān)了,就只能是自由詩。(選自段樂三《當(dāng)前漢俳的思考》〈節(jié)選〉。) 守住漢俳五七五體型,才叫漢俳,否則就不叫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又如 “目前,它除了字?jǐn)?shù)外,似乎尚無固定的要求?!保ㄟx自劉有德《俳句?HAIKU?漢俳》。) 這就是說,每首漢俳多少字是有規(guī)定,必須要遵守五字、七字和五字的規(guī)則,不可增字或減字,更沒有特殊情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又如: “就這樣,中國的漢俳就誕生了。定型為五言、七言、五言三句十七言?!保ㄟx自曉帆《漢詩——俳句——漢俳》。) “定型”二字說明漢俳也是有固定形式的,三行十七字是永恒不變的,就跟五絕二十字,七絕二十八字,十六字令十六字一個道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如: 在定義上,只要堅(jiān)持5?7?5格式……都可以被認(rèn)為是漢俳。(選自李佩云《論漢俳》。) 漢俳必須堅(jiān)守5?7?5字才叫漢俳。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些實(shí)例足夠說明:從漢俳誕生起就確定了它的形式是固定的,且前輩們一而再、再而三強(qiáng)調(diào)必須堅(jiān)守五七五總共十七字的基本形式,這也是漢俳的固定形式,多字或少字都不叫漢俳。至于叫什么,另當(dāng)別論。另外,漢俳?jīng)]有大小之說,漢俳就是漢俳。離開俳句的十七音,跟俳句沒有任何聯(lián)系,也跟漢俳毫無瓜葛,也不能叫什么漢俳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1月17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