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 怒打三掌柜</p><p class="ql-block"> 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父親自幼喪父,十一歲上給夏店村梁姓財主打短工。由于他干活肯出力善鉆研,小小年紀(jì)就學(xué)出一手好活兒,十五歲轉(zhuǎn)為做長工,然后當(dāng)上領(lǐng)著干活的把頭,是四莊八疃出了名的莊戶地里好把式。因此,財主家對他也是器重有加。</p><p class="ql-block"> 這年六月,小麥?zhǔn)崭钔戤叄瑘鲈豪锎驁鰰覃溩?,大田里開始耕耘麥茬。父親知道今天場院曬干的小麥要入倉,日落前,他耘地提前收工,把牲口拴在槽頭喂上草料,立即趕往場院和幾個長工將小麥入倉。一袋小麥一百五十斤,他們頂著夏日的炎熱扛著口袋不停的來回奔波,直到日落時分,還有不少麥子堆在場院。</p><p class="ql-block"> 按打場的規(guī)矩,當(dāng)天曬干的糧食必須趁著陽光照射的余熱入倉,這樣即能滅蟲又能除濕。</p><p class="ql-block"> “去牽騾子套車”!父親看天色已晚,靠人扛口袋干不完入倉的活兒,隨即安排一長工去財主家馬棚牽騾子,打譜用馬車?yán)Z食。</p><p class="ql-block"> 一會兒,那長工牽著騾子來到場院,大家急忙把騾子套進車轅,然后把一袋袋小麥裝上馬車。</p><p class="ql-block"> 這時,財主家“三掌柜”(財主家三兒子)急匆匆跑來,拉著臉喊到:“騾子耘了一天麥茬太累,草料還沒吃飽,怎么能讓它拉車”?說著從馬車解下牲口牽著騾子就往家走。</p><p class="ql-block"> 父親一聽他不說人話,頓時火冒三丈,罵道:“去你娘的!我們忙活了一天還沒吃飯,還不如你家牲口嬌貴”!</p><p class="ql-block"> 罵著,順手抄起一把木锨朝著三掌柜后背狠狠的打去。并大聲喊著:“打你這個不通人性的壞東西”!</p><p class="ql-block"> 三掌柜被打了個趔趄,回過神來,看到兇神惡煞的把頭揮舞著木锨打來,撒下韁繩撒腿就跑,父親在后面緊追不舍,一路追到財主家里。</p><p class="ql-block"> 大掌柜聽到外邊喊聲,慌忙出來問個究竟,父親怒目圓睜吼道:“這個三東西竟然不把我們當(dāng)人看……”!</p><p class="ql-block"> 大掌柜自知三弟理虧,連忙賠不是:“三弟年輕不懂事,不要和他一般見識”。</p><p class="ql-block"> 大掌柜勸著父親一起回到場院,和長工們重新套車把麥子入倉。</p><p class="ql-block"> 長工打了三掌柜,和財主家撕破了臉,這把頭的差事沒法干了。第二天,他向大掌柜辭別,執(zhí)意去了孫姓財主家做工。父親的一手好活兒是出了名的,孫家巴不得雇傭這個好把式。</p><p class="ql-block"> 沒成想,這事驚動了梁家老東家,他不僅礙于名聲受損,更舍不得這個干活勤快手腳麻利的把頭離去,便親自到孫家給父親賠禮道歉。父親顧及老東家的臉面,遵從了東家的勸說,告別了孫財主重新回到梁家。</p><p class="ql-block"> 晚飯,老東家擺下酒菜,叫來三個兒子,當(dāng)面教訓(xùn)三兒不懂事理。在老東家說和下,三掌柜向父親敬酒低頭認(rèn)錯,二人摒棄前嫌,繼續(xù)為梁家財主當(dāng)起了把頭。</p><p class="ql-block"> 父親怒打三掌柜的事,很快傳遍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大家對他維護長工尊嚴(yán)的做法交口稱贊。父親這番人窮志不短的操作,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了他不畏強勢仗義執(zhí)言的品行。多少年后還有人把它當(dāng)作茶前飯后的趣事談笑風(fēng)生。</p> <p class="ql-block"> 二 賣糧路上撿錢包</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夕,為了躲避兵荒馬亂,父親帶著母親和奶奶逃荒來到廣北蘆清溝村墾荒種地。一家人辛勤耕耘,幾十畝黑土地連年豐收,不僅蓋了房子,還置辦了馬車,小日子過的風(fēng)生水起。</p><p class="ql-block"> 秋后,是政府一年一度的征糧季。父親裝滿一車大豆去趙嘴村糧食征收點賣糧。卸貨稱重,扛著口袋踏著翹板把糧食倒進糧倉。中午時分,結(jié)清賣糧款,把錢用布包扎在腰間,在秋高氣爽中享受著豐收碩果帶來的喜悅,趕著馬車樂悠悠的回家。</p><p class="ql-block"> 行進到半路,突然發(fā)現(xiàn)路上一個小包袱兒。</p><p class="ql-block"> “吁”!他停住馬匹,下車撿起包袱,打開一看,包袱里竟然是一摞鈔票。</p><p class="ql-block"> 他心里納悶:“誰家丟了這么多錢”?他環(huán)顧四周,此刻正值中午時分路上沒有人影,于是,他把錢包收好繼續(xù)前行。</p><p class="ql-block"> 沒多時,只見三個男人風(fēng)急火燎的跑來。氣喘吁吁的問:“你看到路上一個包袱沒”?</p><p class="ql-block"> 父親估計是他們丟的錢,于是呵呵一笑問道:“包袱里有啥”?</p><p class="ql-block"> “包袱里有我們幾家的賣糧款,那可是我們幾家一年的收成啊”!來人焦急的說。</p><p class="ql-block"> 父親拿出撿到的包袱遞給他們:“看是不是你們丟的”?</p><p class="ql-block"> 來人喜出望外,連忙鞠躬道謝。原來是他們幾家一起賣糧回家,為了安全起見,讓一個人拿著錢,粗心大意中,竟然把錢包丟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父親面對錢財不動心,拾金不昧還失主的事,立即傳遍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他誠實守信做人、從容豪放做事,受到鄉(xiāng)親們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 三 血濃于水的交情</p><p class="ql-block"> 在蘆清溝創(chuàng)業(yè)初期,父親受到純潔友善老戶們很多關(guān)照。尤其是鄰居文景,按世輩他稱父親二叔。在父母最困難的時候,他給了很大的幫助。直到我們這一輩,那老二哥的恩情我們也不曾忘記。</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七年,家里生活窘迫,父親帶著姐姐和我又來到蘆清溝尋求落戶吃通銷糧,在村里俺爺仨跟鄉(xiāng)親們一起干活,一個工日一元錢的收入,滋潤著全家成為農(nóng)場戶口的美夢。從春到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最終夢想沒能圓滿。</p><p class="ql-block"> 就是這一年,文景家女兒得了重病,做手術(shù)急需輸血。文景年齡大,孩子小,家里有適齡的還配不上血型。</p><p class="ql-block"> 父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解除文景家的救命之急,父親毅然對文景說:“我給孩子獻血吧,我的血型能對上”!父親曾經(jīng)為母親輸過血,他知道自己的血型。</p><p class="ql-block"> 那時,父親已經(jīng)五十歲,身體也不強壯,他在朋友束手無策的時候,為了挽救一個孩子的生命,義無反顧的到東營醫(yī)院無償?shù)墨I出400cc鮮紅血液,感動的文景全家熱淚盈眶。</p><p class="ql-block"> 事后,文景送來大魚、米面給父親補養(yǎng)身體,父親把燉好的鮮魚讓我和姐姐吃,我倆吃在嘴里疼在心上,那條鮮魚的味道真的有點苦澀。</p><p class="ql-block"> 那時,人們對獻血普遍有恐懼心理,都認(rèn)為抽血會嚴(yán)重影響身體健康。父親何曾不懂獻血對身體的損傷?他在朋友無助的時候挺身而出,為朋友排憂解難的壯舉,令鄉(xiāng)親們刮目相看,紛紛稱贊父親為朋友奉獻身心的無私行為。我也對父親在他人遇到危難之際甘愿作出犧牲的精神折服的五體投地。</p> <p class="ql-block"> 四 素不相識救危難</p><p class="ql-block"> 父親老來在老宅南屋開了一個小鋪打發(fā)時光。一個陰雨連綿的夏天,一對夫婦領(lǐng)著一個小女孩兒艱難的在泥濘的道路中行走。一陣大雨襲來,一行三人來到父親面前尋求避雨。父親給他們沏上熱水,并詢問他們?nèi)绱死仟N要去哪里。</p><p class="ql-block"> 男人說:“我們沒有目的地,是出來躲避計劃生育的”。</p><p class="ql-block"> 父親頓生憐憫之心,對他們說:“下雨天不好走,那就在我這里住下吧”。</p><p class="ql-block"> 父親在北屋收拾出一間房子,把三人安頓住下。閑聊中得知,三人來自三十里之外的青州何官。上邊規(guī)定: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兒!夫婦頭胎生了個女孩,他們非要再生個男孩。老婆懷孕八個月了,計劃人員追的緊,無奈何就跑出來躲避強行流產(chǎn),三口人因此逃出了家門,漫無目的來到此地。</p><p class="ql-block"> 聽到他們的遭遇,父母讓他們住在了家里。 此后的時間里,來人躲在我家不敢出門。母親每日里給他們燒水做飯,本來兩口人的生活變成了五個人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善舉感動著無親無故的夫婦,三口人在我家白吃白喝很過意不去。有一天,他說到:“俺家祖上積德遇到好人了,我無以報答,就傳授給你家我的三弟一個小手藝吧”。</p><p class="ql-block"> 父親把我三弟叫來,來人手把手教三弟炸油條。怎么合面、加礬、油溫、火候……,教導(dǎo)每道工序一絲不茍。那時,三弟在家種大棚,有機會又學(xué)會了一個養(yǎng)家糊口的手藝。后來二妹三妹,都跟三弟學(xué)會了這門功課,在家境困難時期炸油條外賣掙錢作為改善家境的進項。</p><p class="ql-block"> 很快一個月過去了,那女人到了預(yù)產(chǎn)期,他們要回老家生育。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父親送他們出門。臨行,他們向父母千恩萬謝戀戀不舍的回到家鄉(xiāng)。天無絕人之路,那夫婦果真如愿以償生了個兒子,過后還轉(zhuǎn)程來家給父母報喜致謝。</p><p class="ql-block"> 后來,村里人去何官趕集賣私鹽做買賣,父親就推薦去他家尋求方便。那夫婦二人知道感恩,只要是我村去的,他都是熱情接待,并再三囑托代他向我父母送來祝福。</p><p class="ql-block"> 性情豪爽的父親生就一副熱心腸,誰家遇到困難向他求助,只要他有能力都會毫不猶豫的施以援手。他的慈悲善良,深深的影響了我們下一代的三觀。</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就是這樣本真善良助人為樂。他們?yōu)槿颂幨碌脑瓌t和態(tài)度,體現(xiàn)了莊戶人傳統(tǒng)的美德,是留給我們后人永恒的精神財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