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茨坪中心景區(qū)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北巖峰,山體猶如一座羅漢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壇。陵園按“佛”型山體因山就勢興建,占地面積400畝。陵園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開放參觀游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陵園整體建筑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紀念碑三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 踏入陵園大門,是塊橫式牌坊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九個燙金大字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所題寫。進門后,經(jīng)過花壇園庭,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第一組49級,象征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p><p class="ql-block"> 陵園后山東側筑有小型公路,以備年老體弱者和殘疾人登山觀瞻之用。陵園的綠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樹、桂花、杜鵑、翠竹為主配以山體自生的松、杉、山櫻花等。主大門前栽種的大樹是日本冷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臺階兩側林廊和雕塑園配制的是香柏、黃楊。全園四季綠樹常青,素花點綴,顯得莊重而肅穆。</p> <p class="ql-block"> 登上寬闊的臺階即進入紀念堂。紀念堂大門上方燙金橫幅“井岡山根據(jù)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員長1987年視察井岡山時為陵園題寫的。紀念堂設有瞻仰大廳、陳列室、吊唁大廳、忠魂堂。</p><p class="ql-block">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墻面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是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名冊。大廳內放置的花圈、花籃,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井岡山時向烈士們敬獻的,有社會團體及旅游觀光團敬獻而留下來作為紀念的。</p> <p class="ql-block"> 瞻仰大廳左側陳列室展覽的人物是建國后去世的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領導人的掛像。目前有51位。</p><p class="ql-block"> 右側陳列室陳列的是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的老紅軍、老干部。這組烈士掛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歷史照片,有的是根據(jù)他們的親屬和戰(zhàn)友的回憶畫下來的。還有的烈士無法征集到照片,這里就用黨旗和青松代替。</p> <p class="ql-block"> 瞻仰大廳后為吊唁大廳。吊唁大廳四周墻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烈士英名錄。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包括周邊七個縣市范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p> <p class="ql-block"> 廳中有一塊漢白玉的無字碑安放在正上方,這是對在井岡山革命斗爭中犧牲那些沒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塊無名碑,以示人們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p> <p class="ql-block"> 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佛”型山體臉部,陵園的最上方。于1993年籌建,1997,年建成并對外開放。紀念碑造型為全國著名雕塑家程允賢、王中設計。</p><p class="ql-block"> 紀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一樓的休息室、會客室和二樓的展廳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長坪鄉(xiāng)生產的花崗巖砌成。主碑是用鍍汰的不銹鋼制作的;它高達27米,意含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chuàng)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狀。它有著幾層含義:遠看像一團火焰,寓意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視如林立的鋼槍,寓意“槍桿子里面出政權”。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將軍紅”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七—卜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是鄧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親筆為紀念井岡山革命烈士題寫的。碑座上:組反映井岡山斗爭的漢白玉浮雕,為中英美術學院曹春生教授設計。</p> <p class="ql-block"> 井岡山是革命搖籃,每寸土地都銘刻著歷史,當踏上這片紅色的圣地。心中便涌起崇高的敬意,昔日革命中心茨坪。</p><p class="ql-block"> 今天守護著先烈的英靈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為緬懷老一輩革命家,弘揚井岡山精神而興建陵,花壇錯落有致順山而上的,寬闊臺階兩側林廊,配種香柏黃揚與山體自生松和山櫻花四季常青肅穆莊嚴。紀念堂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墻面“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鏗鏘有力四周墻面嵌刻烈士英名,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烈士英靈,敬獻花圈烈士紀念碑高達27米主碑“山”字造型,遠看又像一團火焰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視則如林立的鋼槍寓意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紀念碑建筑坐北向南,日照熠熠生輝璀璨奪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