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古鎮(zhèn)去了不少,就是沒有到過烏鎮(zhèn)。2024年春節(jié),我們?nèi)チ藶蹑?zhèn)。 踏上前往烏鎮(zhèn)的旅程,心中滿是對這片江南水鄉(xiāng)的憧憬。 烏鎮(zhèn)離家大約100公里的路程, 路過練塘服務區(qū), 近中午時分,我們進入了烏鎮(zhèn)西柵北邊的環(huán)河路。 這是一條新建的商業(yè)街,街上都是飯店和旅店。 女兒在網(wǎng)上訂好了這家酒店, 這家酒店不大,大概只有10來間客房, 但是還是比較精致, 客房臨街,古色古香。 可以看到街上的景色, 衛(wèi)生設施不錯, 已經(jīng)是中午12點了。 在這條路上找了一家餐館, 門口放了一條破的烏篷船, 里面裝修的像石洞一樣, 我們要了一間包間,環(huán)境還可以, 窗口外有幾只小爐子在燒菜,原來還在線上直播。 蟹黃豆腐,45元,味道還可以, 酸湯魚,159元,這個有點貴, 爆炒腰花,78元, 酒釀小圓子,28元,像蛋花湯一樣, 這個叫烏鎮(zhèn)神仙菜,38元,可能是當?shù)氐囊环N野菜吧, 咸肉冬瓜湯,38元, 米飯沒有要錢,炊具每人2元。 5個人396元,不錯。 游客中心在馬路靠北,景區(qū)大門對面, 雖然是大年初一,人還是很多, 東柵門票110,西柵門票150,東西柵聯(lián)票190,過70歲的不要錢, 但是門票還是要的。 大門口已經(jīng)擠了許多人,這個大門是新建的,老大門還在里面, 一路人很多, 還有許多穿著漢服的, 這里就是老大門,真正的西柵大門。 從踏入景區(qū)的那一刻起,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一幅古老而又靈動的水墨畫中。 本色染坊前身為清代宏源泰染坊西柵分號,2010年烏鎮(zhèn)旅游開發(fā)時擴建為獨立工坊。2021年完成彩烤工藝研發(fā),成為國內(nèi)首個實現(xiàn)全草木染色的傳統(tǒng)印染工坊 布局包含青磚曬布場、 高桿與階梯式曬布架組成的晾曬體系, 印花布隨風飄蕩,場面無比壯觀。 這里就是占地2500平方米的手工環(huán)保印染工坊, 有許多染鍋, 染坊采用藍草及茶葉、桑樹皮等本地草木提取色素制作藍印花布和彩烤布匹。 門口的商店里還有售賣藍印畫布的, 雖然是大年初一,古鎮(zhèn)里還是非常熱鬧, 尤其是小吃店,更是人頭濟濟, 孩子們吃著剛買來的食物,一臉的滿足感。 大師傅也忙的不亦樂乎, 沿著石板路漫步,腳下的石板被歲月打磨得光滑圓潤。 街邊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 有傳統(tǒng)的手工藝店、特色小吃店, 還有充滿文藝氣息的咖啡館和書店。 店主們熱情地招呼著游客, 讓人感受到了古鎮(zhèn)的質(zhì)樸與溫暖。 婚俗博物館, 也叫囍慶堂, 是一個專門展示江南民間婚姻嫁娶和喜慶禮儀的地方, 簡直是一個婚俗博物館。 這里不僅展示了傳統(tǒng)的婚嫁習俗, 還還原了舊時大戶人家的庭院、廳堂和婚房布置, 嫁妝, 從里到外一片紅色,喜氣洋洋,讓人忍不住想進去沾沾喜氣。 街邊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 還有許多住家, 白墻黑瓦,飛檐翹角,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韻味。 路邊的一個院子里, 有一條金色的龍, 是燈龍, 晚上會更漂亮吧。 街上已經(jīng)是比較擁擠, 錦記糕點鋪, 正在做“定勝糕”,這個定勝糕是從小吃到大的。 醬鴨店, 正在賣著醬鴨。 旁邊的小巷子里,有一個戲團, 緊閉大門的民居, 獅子頭的門環(huán),說明已經(jīng)有點歷史了。 老街上的射箭館。 旁邊的河道蜿蜒曲折,像一條靈動的絲帶,穿梭于古鎮(zhèn)的每一個角落。 河水清澈但不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偶爾有魚兒游過,泛起層層漣漪。 街道上民居的大門,都貼著喜氣的對聯(lián), 烏鎮(zhèn)最早的郵寄方式自然是通過水驛,也就沒有固定的驛站,直到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才在烏鎮(zhèn)成立了老協(xié)興民信局,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郵局由清政府接管,由私轉(zhuǎn)公,正式成立烏鎮(zhèn)郵局。 街上的木桶,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這里是烏陶坊, 里面有各式陶器。 這里是一家鐘表行,樓上是個咖啡店, 從一個很小的樓梯上樓, 很小的咖啡座,緊靠河邊,可以清楚的看到過河的小橋, 在這里喝咖啡, 沒有舒適的感覺,沒有安靜的環(huán)境,沒有小資的氛圍, 但是,總歸是在烏鎮(zhèn)的河邊,有熱熱鬧鬧,亂哄哄的節(jié)日氣氛吧。 西柵有一家美術館,老婆要去看,現(xiàn)在已經(jīng)下午4點,5點要關門的。 趕緊趕往近2號門的美術館。路過溫都元帥廟 小廟檐下懸“溫都元帥”橫匾,兩側(cè)有抱柱聯(lián):“護鄉(xiāng)里愛心齊日月;避瘟疫壯舉感天庭”。溫元帥叫溫瓊,溫州人,是東岳十太保的第一太保,生前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后來被溫州上升為民間信仰的地方神,神話色彩很濃的。 路上游客很多, 過河的有很多都是這么窄的橋,這種橋,雖然窄,做工還是很考究的,橋底下一樣能過船的。 美術館就在眼前。 美術館全稱叫“木心美術館”, 木心 (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畫家,被譽為“深解東西方藝術傳統(tǒng)的傳奇人物”。 木心祖籍浙江烏鎮(zhèn)。出身于書香門第,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廣泛涉獵中西文學與藝術。 木心畢業(yè)于上海美專(現(xiàn) 上海美術學院 ),師從 林風眠 等大師,專研中西繪畫;后赴美國紐約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 他是20世紀首位作品被 大英博物館 收藏的中國畫家, 木心的畫風融合中西技法,介于具象與抽象之間,以山水為主題,表達內(nèi)心情感與哲理思考。? 2006年回國定居烏鎮(zhèn)后,繼續(xù)文學創(chuàng)作并推動藝術交流。 木心美術館的對面是大劇院。烏鎮(zhèn)大劇院位于烏鎮(zhèn)西柵景區(qū)入口的元寶湖畔,于2013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作為世界一流的劇院,其設計融合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元素,成為烏鎮(zhèn)文化地標之一, 周邊保留了明清建筑群和自然水系景觀,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體驗。? 大街上,許多穿著漢服的人們。 來烏鎮(zhèn) 如果不坐一次搖櫓船 那可就太遺憾啦,走到底就是船碼頭。 包船是480元,每船最多8人,散客是每人60元,每船最多8人。 碼頭上人很多, 大家等候依次上船。 船是傳統(tǒng)搖櫓船,動力來源于船夫通過搖動櫓產(chǎn)生的推力。 櫓是一種利用杠桿原理劃水的工具,船夫通過搖動櫓柄使櫓板在水中左右擺動,利用水的壓力差推動船只前進。這種傳統(tǒng)劃船方式與魚尾擺動原理相似,效率比傳統(tǒng)船槳高3倍。 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 艄公悠悠的劃著擼, 穿過了一座座小橋, 岸邊游人如織, 黃昏乘船入畫,搖櫓船劃破淺綠玉帶河,漣漪與燈光共舞; 夜游西柵,千年建筑在暖黃射燈下變身童話劇場,石橋水巷皆是光影大片; 搖櫓船劃過時漣漪與燈光交織的夢幻視覺, 夜市飄香,酥羊大面大受歡迎,燈籠映照市井煙火。 月光勾勒靜謐水鄉(xiāng),方知夜色烏鎮(zhèn)最動人。 咿呀咿呀的搖櫓聲,使得一幅幅水墨畫都有了活力, 岸邊我們喝咖啡的小樓,似乎還留著我們的身影。 水道縱橫交錯, 只有搖櫓船還在穩(wěn)健的一路向前。 文昌閣到了, 也是我們下船的地方。 文昌閣始建于明萬歷年間。 文昌閣旁邊還有座關帝廟,走進關帝廟,一尊幾乎比圍墻還高的關公像映入眼簾,右手緊握青龍偃月刀,左手手掌張開,非常威武。 抬頭細細品味這間酒吧,是一座古樸的老宅,滲透著歲月的痕跡。高高的門檐上掛著酒吧的招牌“五百回”。 已到飯點,我們也要找飯館吃飯。 這一家。門口的招牌是“十渢盞”, 進去卻有“外婆的味道” 窗口外面就是文昌閣。 里面也很寬敞。 烏鎮(zhèn)的啤酒, 功夫筍尖,其實就是水筍, 烏鎮(zhèn)醬鴨,選8-9個月油亮麻鴨,三煮三晾讓醬汁鉆透骨髓,最后蜂蜜收汁掛袍,熱吃嫩如豆腐,冷嚼皮彈肉韌,一學就會的江南美味!我們這是冷吃。 鹿茸菇,也算是山珍吧, 紅燒大羊肉,味道不錯,量足夠大,128元, 這道濃湯太極豆腐,兩種顏色的豆腐,細膩滑嫩,搭配濃郁的湯汁,口感豐富,清香可口,是一道值得嘗試的美味。 浪里白條,就是白水魚,清蒸非常鮮嫩。 吃完了晚餐,夜逛西柵, 茶館吃茶也那么有感覺, 當夜色降臨在浙江烏鎮(zhèn)的西柵景區(qū),這座千年古鎮(zhèn)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 燈火闌珊中透出一縷縷柔情,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 烏鎮(zhèn)西柵的夜晚,并不喧囂,卻自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 沿著青石小路緩步前行,兩側(cè)是古樸的白墻黛瓦,屋檐下懸掛著紅燈籠,微風吹過,光影搖曳,像是誰輕輕撥動了一池春水。 透過飯店的窗口,廚房里熱火朝天,砂鍋、火苗組織成一曲交響樂, 外面的餐廳,卻是交響樂中的高潮, 走在烏鎮(zhèn)的夜色中,腳步不由自主地放慢。 沒有城市的喧囂,也沒有霓虹燈的壓迫感,只有柔和的燈光與流水的陪伴。 偶爾路過一家小酒館,里面?zhèn)鱽韼茁暭麖椬?,音符隨風飄散,像極了這個小鎮(zhèn)的性格,溫柔而不張揚。 王星記,老牌子的扇子,無不透露出匠人們的心血與智慧。 微風吹過,光影搖曳,像是誰輕輕撥動了一池春水。 河水靜靜流淌,倒映著岸邊的燈光和樹影,仿佛一面會呼吸的鏡子。 烏鎮(zhèn)的夜,不只是視覺的盛宴,更是文化的沉淀。 雖然喧囂, 還不失寧靜, 過了小橋, 便是深深的小巷, 民居墻上開著的窗戶,給你打開了一扇通向美味的世界的路徑。 遇上美麗的燈會,給烏鎮(zhèn)添加了更加濃厚的節(jié)日情懷, 街上人潮涌動, 不管是室內(nèi)的飯館, 還是室外的,都是賓客滿座, 這條小巷里,品嘗美食之人比當年科考的人還多。 果子店,就是常說的干果餅干店, 糖葫蘆可是小孩的專屬, 烏鎮(zhèn)西柵的夜,是一首寫不完的詩,也是一幅畫不盡的畫卷。 它用最柔軟的方式,講述著關于時光、記憶與生活的故事。 在這里,每一個角落都有故事,每一盞燈下都有回憶。 走過的不只是街道,更是歲月深處的一段旅程。 回到酒店, 已經(jīng)8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