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把渝中一套老房賣了。</p><p class="ql-block">住了30多年的房子已不單是冰冷四壁磚瓦,</p><p class="ql-block">而是裝滿了生活溫度的容器——清晨樓下豆?jié){鋪的熱氣、傍晚夜市的喧鬧、深夜街角大排檔的煙火,華兒"坎下面"獨門絕技的味道,還有那些無數(shù)次與樓下車庫保安邊喝小酒邊侃大山的情景。</p><p class="ql-block">這些細碎的“映像”早已織進歲月紋路,成為身體般自然的存在。收拾完最后物件,交出鑰匙,鼻子有些發(fā)酸心有不舍,夫妻日常生活、荷爾蒙昂揚的孩子、以及老母親最后的離世…我拿起手機拍下一組照片,突然意識到,那些曾被視作尋常的日常,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沉淀為生命的坐標(biāo)。就像驛站里的燈火,雖然終將告別,但那些被照亮過的日子,那些在窗臺看過的四季、在門口接過的快遞、在樓道里遇見的笑臉,都已化作內(nèi)心深處溫暖的錨點。</p><p class="ql-block">這就是人生吧,每個驛站都在目送我們走向新的旅程,卻又悄悄把故事種進記憶里。當(dāng)未來某天想起“樓下的夜啤攤”“走路五分鐘的超市”,嘴角就會輕輕揚起——原來最珍貴的煙火氣,從來都不只在某個具體的空間,而是我們與時光、與生活深情相擁的痕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