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燭光綠葉</p><p class="ql-block">美篇號/440931087</p><p class="ql-block">圖/自拍</p> <p class="ql-block"> 我六歲那年與奶奶從廣東汕頭地區(qū)A縣準備前往海南A農場。 天蒙蒙亮,我們已經(jīng)坐在客車上了,隨著汽車發(fā)動機一響,尾氣四散,時而飄進客車里,難得汽油味,沁人心脾,因第一次坐客車,感覺那氣味特香。</p> <p class="ql-block"> “嘟……”,一連“嘟” 聲響起,汽車啟程了,汽車一動,我的心也動了起來。坐在車上感覺真神奇,汽車行駛在公路上,有時候左右搖晃顛簸,我還笑著說:奶奶真過癮。越晃動感覺越過癮,窗外路兩旁景物在快速倒退。</p> <p class="ql-block"> 五三年,父母響應祖國號召開發(fā)海南建設海南,加入了農墾種植橡膠大軍, 為國家國防戰(zhàn)略物質作貢獻。</p> <p class="ql-block"> 父母當時來農場后,所處環(huán)境開門見山,窮山惡水,蛇鼠出沒。</p><p class="ql-block"> 住在連隊,幾個月見不到一輛汽車,即使住在場部,從縣城到場部的汽車也寥寥無幾。</p><p class="ql-block"> 雖然口糧每月40斤,小孩21斤,但缺油水,勞動時一身汗下來也饑腸轆轆。有些食欲大消化也大的職工,夜晚睡覺,有時要用一條長腰帶把肚勒緊,以免肚里鬧革命,有時半夜,餓得慌,就從水缸舀上幾小碗水放到肚里,減輕肚里鬧革命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在此困境中,父親與幼小女兒堅守農場,母親為了祖國、方家后繼有人,把第二胎帶回家鄉(xiāng),八、九個月左右把我生下,一年后,母親自己又重返農場,我成了“留守兒童”,六歲后,已到上學年齡了,所以有開頭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兩天多晝夜行駛,終于到達農場場部。下車后,汽車尾氣揚起塵土,我看著望著汽車在塵土飛揚之中返回原路,我還真想再坐一程。</p> <p class="ql-block"> 爸爸來接我們,爸挑著擔,奶奶牽著我,我們步行了二個多鐘頭到達了父母種橡膠的連隊。從此,過上嶄新的農場生活,這一過就是六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 據(jù)父母親講述,連隊各方面有所改變,通往連隊的路也稍大一些了,不再是羊腸小道,一個月也能見汽車了,因要為連隊送口糧一一大米還有各種物質,也能住上一小間(十多平方米)農場為職工建的瓦房,父母說不再是常?;馂臏缁鹁炔莘孔拥臒狒[恐懼情景了。</p> <p class="ql-block"> 逢年過節(jié)按勞力也能分上一兩斤豬肉,這些東西僅能解一時的口饞,不像當今豬肉喂狗,狗有時都未看上一眼。</p><p class="ql-block"> 平時一日三餐,早稀粥,午、晚干飯,加上有點油水,不至于肚子鬧革命了。</p><p class="ql-block"> 早上為什么不吃干飯?是這樣:如果早上吃干飯,口糧就不夠,還要炒個菜,那年代不是說炒個菜就很容易,沒有自留地,菜是連隊分配的。六十年代初,有公家食堂,食堂搞人口分配歺點。到了七十年后,才取消食堂用餐,由自家升火做飯。</p> <p class="ql-block"> 沒有了食堂用餐,我與奶奶住在廚房處,自做的茅房,那個時候買不到瓦片,父母其他家人住在別處,他們住的高檔一點,一間瓦房,也許父母看我和奶奶是“外鄉(xiāng)人”吧,達不到像優(yōu)質作品“雙精”的條件。但我與奶也有優(yōu)勢,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奶奶又是負責做早餐,如果當晚有剩余飯的話,好家伙,奶奶就會笑著對我說:乖孫明早奶奶給你炒一小碗炒飯,放個雞蛋……這一晚,我徹夜難眠,盼星星盼月亮,盼天早點亮。</p> <p class="ql-block"> 平時早上都是奶奶早起,如有炒雞蛋飯,也許我比奶奶起得早。</p><p class="ql-block"> 炒飯開始了,洗鍋 、升火、備料……完畢,我?guī)湍棠炭椿?。在看火當中因有難得的炒飯吃,喜上心頭,我還唱上兩句: </p><p class="ql-block"> 太陽當空照,</p><p class="ql-block"> 花兒對我笑。</p><p class="ql-block"> 小鳥說早早早,</p><p class="ql-block"> 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p><p class="ql-block">隨著熱鍋,一小湯匙豬油下鍋,油氣散發(fā) ,一個小雞蛋扎破下鍋,噼噼啪啪響起,奶奶熟練的操作,我目不轉睛的看著,隨時間推移, 香味充滿廚房,我也垂涎欲滴,本來我是坐著看柴火,一聞香,急不可待,站著看奶奶在炒飯,恨不得早點端上這小半碗炒飯。 這香味,也引來了一些: 蟑螂、老鼠、 蜜蜂……它們飛著、跳著、上竄下跳,看起來它們也有嗅覺、胃口,我奶奶信佛,不殺生,不吃狗肉,吃豬肉,據(jù)我奶奶說不殺生,做善事,能長命百壽,奶奶亨年八十五,也算高壽。因此,奶奶沒有消滅它們,只是稍作驅趕,它們也不情愿一步三回頭回歸住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話說炒飯,如果有多,奶奶就會顧及其他兄弟姐妹,五兄弟姐妹誰都有一張口,會留一些給他們,如果的確太少,那么顧名思義,我是“留守兒童”,奶奶帶大的,這小碗炒飯的歸屬權當然是我。因此,因小碗飯常引起母親不滿,說奶奶偏心。家庭與社會一樣,總不可能公平,存在差別。在責怪當中我也存在自豪感,有奶奶的愛。</p> <p class="ql-block"> 每次炒飯,奶奶有兩急,一急:為我能早點吃上炒飯,因我也急,腸胃已折騰一晚,口胃大開;二急:奶奶怕媽媽突然光臨,到時見奶奶炒飯卻不見飯,媽媽不可能懷疑這小半碗飯被人偷了,而是偏心把它放到我肚里,用現(xiàn)在的腦思維,也許母親的思維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家庭也要公平公正。這樣理解也可化解對母親不好看法。這一急體現(xiàn)了奶奶的智慧,避免造成婆媳矛盾。</p> <p class="ql-block"> 奶奶幾乎不近水樓臺先得月,當一小碗香噴噴的炒飯送到我面前,安排我吃上后,我有時也看見奶奶 咽口水,有時還發(fā)出咽聲,我就會說:奶奶咱一起吃吧!她總是笑著撫摸我的頭,乖乖你吃吧,奶奶不餓,她只撿起我狼吞虎咽掉下的飯粒往嘴送。現(xiàn)想起禁不住眼淚直往下流。</p> <p class="ql-block"> 我可愛的奶奶在我上初三時,為葉落歸根,重返家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我一如既往傳承奶奶的味道, 把奶奶的味道化作一種力量,講奉獻、尊老愛幼,在我?guī)酉拢乙患?子孫、兒媳一直向著和諧、快樂出發(fā)、前進!</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家人時刻、永遠記住奶奶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