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姐是我一個遠房的親戚,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有著竹根之親的傳統(tǒng),那些年沒實行生育政策,五姐家活著的有六兄弟姐妹,據(jù)我見識,還有九兄弟姐妹的,曾經(jīng)的時代家家戶戶是以人口為富有的標(biāo)準(zhǔn)嗎?這只出于個人瞎猜,或者是那句人丁興旺相傳僅此而已,連飯都吃飽的年代,能養(yǎng)育眾多孩子,那樣的爸爸媽媽也讓人心生敬佩。</p><p class="ql-block">我與五姐的爸媽并無任何淵緣,我與五姐也沒太多“情緣”,五姐的妹妹成婚后,才與她們有了一定親緣,五姐是個健談之人,嘴特能“吹”,逢人拉家常能說上幾小時,干農(nóng)活也是一把好手,吃苦耐勞是那代人的標(biāo)配。</p><p class="ql-block">五姐嫁于山林彎,楊哥長相一般是個屠戶,俗語殺豬匠,代代普通農(nóng)村人,有個謀生技能總比沒有強,與五姐見面屈指可數(shù),只有她妹妹家有事,才能相逢一次,相逢時五姐的語言相對豐足,而我搭話少之又少,她更多是講讓我多“照顧”她妹妹家,她妹妹是俺親人嫂子,嫂子沒上過學(xué),但心底善良,我不知道怎么是“照顧”,必定我們認知與見識上有著差距,我只能說:能幫的必定幫。</p><p class="ql-block">有了能幫的必定幫,五姐見著我就提幫侄女找對象,我一邊答應(yīng),一邊質(zhì)疑,像我這類話少的人適合說媒這“職業(yè)”?年代時代都在變,人也隨之在變,這世界早就變得不再單純,都追尋雙強人生,沒在一條起跑線,很難尋到如意人生。</p><p class="ql-block">雖然了解現(xiàn)實社會,我還是足多仰慕那代人的簡單人生與“愛情”,比如五姐與楊哥,她倆就是曾經(jīng)靠媒人牽線走在一起的,普通且平凡,也屬大多數(shù)人傳統(tǒng)婚姻方式,不光流行于樸實農(nóng)村,也曾流行于城市的人們,自由戀愛是一種奢華體感與品味。</p><p class="ql-block">五姐的吃苦耐勞,我無法親身驗證,通過她啪嗒啪嗒的嘴就能身臨其境,什么時候掱田,什么時候栽秧,什么時候收麥播玉,還養(yǎng)雞養(yǎng)鴨養(yǎng)豬,種菜種蒜種花生等等,這些農(nóng)作都是她趕集拿去賣價的資本,我有時會冒出,做這么多你不累嗎?</p><p class="ql-block">五姐接話:我們做到還好點,閑著就這痛那不舒服,毛病更多。</p><p class="ql-block">我保持了原有的沉默,她的回饋總是與我背道而馳,然而這不是她的錯,我理解,而又深感做為一個女人是不是擔(dān)得太多,男人是來干什么用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加上:聽人說楊哥平時有時間在村上打牌,你為啥不叫楊哥幫你干活?</p><p class="ql-block">他殺豬賣肉每天半夜二三點就起床趕去縣城,再拉回鎮(zhèn)上售賣,人心都是肉長的,也幸苦、、、、、、。</p><p class="ql-block">哎!質(zhì)樸厚道的女人,我居然再無言反駁?! ?lt;/p><p class="ql-block">抑許這說不上是愛情,是多數(shù)人的習(xí)慣,這種習(xí)慣又能成為一種無尚的品質(zhì),女人中的代表與表率。</p><p class="ql-block">我是一個典型女權(quán)主義者,也揚言過男人掙錢女人用錢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但也不支持女人軟弱嬌柔活在男人的天地之下。</p><p class="ql-block">而我又感慨女人的勤勞樸實之美,或輕或重的生活擔(dān)子需要不同人群去適應(yīng)罷了。</p><p class="ql-block">尊重生活,尊重人群,才是該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