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物澤天華——唐卡藝術與天然顏料展”由首都博物館、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民族文化宮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在白塔寺管理處大覺寶殿展出。展覽時間: 6月14日——10月19日。</p> <p class="ql-block">?白塔寺元代石獅子以塌腰細腰造型、左雌右雄的擺放方式和精湛的元代雕刻工藝為核心特點?,是體現(xiàn)元代尚右習俗與藏傳佛教藝術風格的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左雌右雄布局?:元代以右為尊,雌獅在東側、雄獅在西側對望,與后世左雄右雌的常規(guī)布局相反。??</p><p class="ql-block">?元代尚右習俗?:此擺放方式反映了蒙古族以西為尊的文化傳統(tǒng),是判斷元代石獅的重要依據(jù)。??</p> <p class="ql-block">唐卡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代表,承載著藏族文化的精髓,是藏傳佛教藝術與技術技藝的完美結合。本次展覽聚焦唐卡藝術和礦物顏料,通過對唐卡珍品的展示、礦物標本及顏料的呈現(xiàn)、繪制技藝的解讀和當代唐卡藝術發(fā)展的探討,從多個維度帶領觀眾領略青藏高原這片土地的文化特征與藝術魅力。</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覽中,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館藏20幅唐卡驚艷亮相。這些跨越歲月的作品以藏傳佛教中諸佛菩薩、護法神等為主題,其細膩的筆觸、絢麗的色彩和精湛的構圖,無不展現(xiàn)出唐卡畫師的高超技藝,讓觀眾近距離感受藏族藝術傳承的匠心與信仰力量。</p> <p class="ql-block">礦物顏料是唐卡長久保持色彩艷麗的奧秘所在,也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展覽不僅詳細介紹了用于繪制唐卡的礦物顏料的來源與制作,還陳列了來自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珍貴的礦物標本。通過直觀觀察礦石的原始形態(tài),使觀眾清晰了解礦石是如何轉化為畫布上絢麗色彩的過程,揭開唐卡藝術“永不褪色”的神秘面紗。</p> <p class="ql-block">唐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工藝的杰出代表,它將繪畫、工藝與文化完美融合為一體。唐卡的繪制對技法要求極高,有嚴格的繪制工藝流程。展覽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系統(tǒng)地介紹了唐卡繪制的完整流程,從畫布的制作、起稿、勾線、上色,到最后的開臉、裝裱,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蘊含著傳統(tǒng)工藝的智慧與匠心。</p> <p class="ql-block">展覽的終章聚焦于新時代背景下唐卡藝術的活化與創(chuàng)新。唐卡繪制技藝已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多位卓越的藝術家被認定為該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作為技藝傳承的核心,他們系統(tǒng)地記錄了唐卡繪制的技法,并致力于培養(yǎng)新一代的藝術家。通過教育和展覽活動,他們不斷擴展唐卡藝術的影響力,維護其文化價值和藝術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欣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