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5年三月一號至四月十號我和太太在西班牙,葡萄牙南部和摩洛哥自由行了40天。除了葡萄牙的阿爾加維和號稱歐洲夏威夷的海島馬德拉我們依賴著公共交通工具在這三個國家不緊不慢地旅行。</p><p class="ql-block">當歐洲北部還是蠻荒之地的時候我們剛走過的這片神奇的大地已經(jīng)沉浸在古羅馬的繁榮中。接著的是伊斯蘭教的崛起,與土族柏柏爾人混容交合后的摩爾文明隨后北上伊比利亞。接著是天主教在伊比利亞重振旗鼓,逐出伊斯蘭教,開始大航海,第一個日不落王朝如海上旭日升起…… 雖然退出了伊比利亞,伊斯蘭文化并沒有沉沒,在北非的土地上繼續(xù)繁衍。</p><p class="ql-block">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文化積累,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這一篇是十三篇逆時間順序回顧自己的旅行記錄的第三篇。</p> 3,柏柏爾藍,舍夫沙萬的色彩基因? <p class="ql-block">“藍珍珠”舍夫沙萬山城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從世界各地千里迢迢地趕來。翻開任何一本關(guān)于摩洛哥旅游的畫冊都會看到那熟悉的賞心悅目的被溫柔的陽光照著的一抹藍色,狹窄的階梯,墻上的花籃。</p><p class="ql-block">問起這藍色的原由,導(dǎo)游們就說:數(shù)百年前這里住著猶太人的群落。他們相信藍色代表天空和上帝,認為藍色還有驅(qū)逐蚊蟲的作用,所以他們的房舍常用藍色粉刷。后來猶太人離開了,本地人覺得好看就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我很容易地接受了這個解釋,直到我重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才開始不滿足于這樣的理由。在廖廖數(shù)筆里三毛就認準了柏柏爾人身著的藍色是她另一個世界的夢鄉(xiāng)(“我第一次看見了這些總愛穿深藍色布料的民族,對于我而言,這是走進另外一個世界的幻境里去了?!保┤绻岱蛏橙f的藍色只是猶太人的遺留,我怎樣解釋菲斯的布日魯藍門的深藍和馬拉喀什馬若雷勒花園里耀眼的馬若雷勒藍,摩洛哥傳統(tǒng)磁磚的鈷藍和柏柏尓人衣著,頭巾的靛藍呢?對我而言唯一解釋得通的是:在導(dǎo)游們介紹的傳說后面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即基因。舍夫沙萬的藍色一直流淌在本地土人,柏柏爾人的血液里。在這個柏柏爾文化,阿拉伯文化,安達盧西亞文化共存的山城這樣的解釋才能使這里的層層藍色更加美麗。</p><p class="ql-block">舍夫沙萬不大,三個小時可以走遍。山城最重要的地標是西班牙教堂(Bouzafer mosque), 一座座落在和山城隔開的南面高地上的教堂和平臺。凌晨時分這里幾乎沒人。山城橫呈在眼前。在黑夜轉(zhuǎn)白晝的藍調(diào)里,守夜的燈光下,“藍珍珠”小城名符其實。太陽升起,陽光灌進高高低低的街巷。探尋舍夫沙萬美的行程開啟。一種享受舍夫沙萬山城美的捷徑是:跟著本地畫家的筆觸和情趣去感受。群山之間的藍墻,黃墻,白墻,紅瓦,層層馬蹄穹門半掩的深巷,盛開的三角梅,橢圓臉龐的柏柏尓姑娘,戴著斗篷,身材修長,白色,藍色襯衫,花裙……</p> 舍夫沙萬一日 <p class="ql-block">很多時候一張照片就能驅(qū)使人們跨山越海去千里之外找尋。十五年前舍夫沙萬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山城徒步小鎮(zhèn),社交媒體(Instagram) 迅速地使其演變成世界最美城市之一。人們趕來追遂夢境。這座山城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是游客的夢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下一篇:</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eq4jscv" target="_blank">卡薩布蘭卡,大西洋底浮起的圣城</a></p> <p class="ql-block">上一篇:</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el0vza2" target="_blank">菲斯- 歲月鑄就的壯美</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