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當今信息迅猛發(fā)展的網絡時代,人們習慣于利用手機閱讀電子書籍,但對于讀書愛好者,能有一個靜謐的閱讀空間,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吸吮營養(yǎng),仍是讀書愛好者渴望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和文化中心,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閱讀空間,這些空間不僅是書籍的聚集地,更是思想的交流場所。作者將創(chuàng)作美篇【探尋北京閱讀空間】系列作品,帶領人們一起探尋北京那些獨具魅力的閱讀空間,共同感受它們獨特的文化氛圍,從而彰顯北京文化中心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首都?圖書館,位于北京東南三環(huán)華威橋東側,總建筑面積9.4萬平方米。2001年新館一期開放,2012年二期開放。館內設有20余個閱覽室、近4000個閱覽座席,還有多功能廳等設施,被人們稱為北京市的書香圣殿。</p> <p class="ql-block">首都圖書館,是北京市公共圖書館的中心館,是北京知識信息樞紐和精神文明建設基地,館藏量達967.8萬冊件,數(shù)字資源總量631TB。統(tǒng)領北京市、區(qū)縣、街道、社區(qū)圖書館的建設,實現(xiàn)分級和網絡化管理,為首都圖書館建設做出突出貢獻。</p> <p class="ql-block">來到首都圖書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其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整體造型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又融入了現(xiàn)代設計理念 ,呈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美感。平面呈1/4扇型,圍合著中心廣場,仿佛有一種無形的聚合力,將讀者吸引而來。正立面恰似展開的長卷,似乎在邀請人們走進其中,探尋知識的奧秘;立面中央巨大的牌樓造型,極具視覺沖擊力,彰顯著深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首都圖書館,歷史悠久,1913年由魯迅參與倡建的京師圖書分館、京師通俗圖書館和中央公園圖書閱覽三館合并而成。在北伐革命后,這三個圖書館經歷了多次更名和合并,最終改為北京市市立第一圖書館,并于1956年10月正式定名為首都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各個閱覽室,一排排書架整齊排列,像沉默的知識衛(wèi)士,靜靜守護著每一本書籍。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書架上,給這些知識載體蒙上一層溫暖的光輝。</p> <p class="ql-block">閱讀空間,寬敞寧靜。</p> <p class="ql-block">電子閱讀空間</p> <p class="ql-block">文學區(qū)內,從古典名著到現(xiàn)代暢銷小說,從國內佳作到國外經典,應有盡有,讓文學愛好者盡情遨游在文字的海洋;歷史區(qū)中,各類史書典籍幫助讀者回溯時光,見證歷史的風云變幻;科技區(qū)陳列著前沿的科技文獻,為探索科學的人們打開一扇扇通往未知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地方文獻6萬余種,16萬余冊,涵蓋了存世北京地方志的全部品種,為研究北京歷史文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資源。2萬余張老唱片,承載著戲曲、曲藝、歌曲等豐富的藝術形式,其中不乏京劇、相聲及流行歌曲中的珍貴品種,比如四大名旦唯一合唱的《四五花洞》,仿佛將往昔的藝術風華再次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p> <p class="ql-block">介紹北京胡同歷史文化的各種藏書</p> <p class="ql-block">館內藏書堪稱一座知識寶庫,不僅擁有海量的古今中外經典著作,更以地方文獻、特色專題收藏獨樹一幟。豐富的北京地方史志、民俗文化典籍,完整記錄著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珍貴的手稿、孤本古籍,無聲訴說著歲月沉淀的智慧。漫步書架間,指尖劃過泛黃的書頁,仿若觸摸歷史的脈絡。</p> <p class="ql-block">少年兒童圖書館中的宋慶齡雕像。宋慶齡生前擔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等職務,她長期致力于少年兒童事業(yè),為保護和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作出了重要貢獻,被少年兒童親切的稱為“宋奶奶”。</p> <p class="ql-block">首都圖書館中的少年兒童圖書館源于 1948 年的北平市立兒童圖書館,2005 年并入首都圖書館,服務面積約 4000 平方米。它專為 18 歲以下未成年讀者提供文獻借閱和文教活動等服務,設有“少兒中文書刊借閱區(qū)”“少兒外文圖書閱覽區(qū)”“親子借閱區(qū)”及“青少年多媒體空間”四大區(qū)域,依據(jù)讀者年齡、生理和心理特點分主題設置,助力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p> <p class="ql-block">少年兒童館的特色服務包括分齡分區(qū)閱讀空間 ,分為南區(qū)(0-6歲)和北區(qū)(6-12歲),滿足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需求;配備了智慧展陳與4D觀影設備 ,提供沉浸式閱讀體驗;設有主題書架 推薦獲獎圖書等特色文獻;并開展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 ,如繪本閱讀、詩會吟誦等。</p> <p class="ql-block">悅讀閱美</p> <p class="ql-block">中華詩詞博物館位于首都圖書館B座二層,由首都圖書館與中華詩詞學會聯(lián)合打造,于2023年12月26日開放試運行。館內使用面積近千平方米,配套多媒體展示設備,設置DIY空間等主題區(qū)域。以時間順序展示先秦兩漢至當代詩詞文化發(fā)展脈絡,還有《飲中八仙歌》沉浸式體驗空間等互動項目。對公眾免費開放,是詩詞文化傳承傳播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論詩</p><p class="ql-block">毛澤東贊賞的古代詩人有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對于杜甫,毛澤東專門肯定過的是《北征》;對白居易的詩,他盛贊《長恨歌》和《琵琶行》。</p><p class="ql-block">毛澤東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和書法家。毛澤東詩詞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p><p class="ql-block">毛澤東以其開創(chuàng)性的、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風格創(chuàng)作了許多意境高遠、大氣磅礴的杰出作品,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艱辛歷程進行了光輝的藝術再現(xià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蛇狂舞賀新春,紫燕翻飛迎盛世。</span>連接A座與B座的通廊,舉辦蛇文化主題展。</p> <p class="ql-block">【首都圖書捐贈證書】</p><p class="ql-block">閻崇年先生:</p><p class="ql-block">您惠贈的"四合書屋"藏書已悉數(shù)收訖。</p><p class="ql-block">所贈文獻豐富了我館館藏,特頒此證以表謝忱。</p><p class="ql-block"> 首都圖書館</p><p class="ql-block"> 2023年十月21日</p> <p class="ql-block">閻崇年,1934年生,山東蓬萊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研究清史、滿學和北京史,專著有《森林帝國》《努爾哈赤傳》《清朝開國史》(上下)兩卷和《北京文化史》《康熙帝大傳》《袁崇煥傳》等,主要論文輯為《清史論文集》(上中下)三卷和《滿學論文集》《燕史論文集》《歷史評論集》《袁崇煥研究集》《閻崇年自選集》等。運用電視和網絡等平臺,進行歷史教育傳播,講述并出版了《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宮》《御窯千年》《故宮六百年》等。主要著作匯編為《閻崇年文集》二十六卷、一千余萬字。</p> <p class="ql-block">首都圖書館定期舉辦各種主題講座。</p> <p class="ql-block">圖書推薦榜</p> <p class="ql-block">圖書館是承載文明基因的時空膠囊。圖書館學五定律中的"每本書有其讀者",在此獲得詩意呈現(xiàn)﹣﹣此刻站在書架前的您,或許正是某部塵封著作等待百年的知音。這種聯(lián)結超越個體生命局限。巴甫連柯說"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當我們在雨果稱為"改造靈魂的工具"的書頁間穿行,便加入了一場永恒的文明對話。</p> <p class="ql-block">終身閱讀,終身受益。</p> <p class="ql-block">首都圖書館除了豐富的藏書,館內的內部景觀也令人陶醉。寬敞明亮的大廳,地面光潔如鏡,倒映著人們匆匆或閑適的腳步。大廳中央,或許會有一座精美的藝術雕塑,為整個空間增添藝術氣息。休息區(qū)擺放著舒適的沙發(fā)和茶幾,供讀者在閱讀之余稍作休憩,放松身心。沿著走廊漫步,墻壁上掛著的名人名言和文化藝術作品,時刻熏陶著每一位讀者的心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閱讀、學習,仿佛置身于知識的殿堂,享受著一場場精神的盛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