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兮生我,母兮育我。感恩養(yǎng)育,深情厚意。今我為人之父,方覺父母之操勞。追憶往昔,時光荏苒,而今,您已離世,我唯有借文字之形,傾訴我濃烈的思念與由衷的感激。 —— 題記</p><p class="ql-block"> 先父誕生于1946年農(nóng)歷4月24,于2025年農(nóng)歷5月29日安詳離世,享年八十歲。雖然父親是肺癌晚期離世,但相繼失去父母的痛苦讓我們感到如晴天霹靂,肝腸寸斷,悲痛欲絕!嗚呼,哀哉!世間最深重的悲痛,莫過于在想要贍養(yǎng)父母的時候,父母卻已不在人間。我寫下這些文字來緬懷父親。</p><p class="ql-block"> 炎熱夏日,在這里,確風(fēng)聲蕭瑟,雨意凄寒,天地間一片寂寥,人心也隨之悲涼。父親一生辛勤耕耘,只為兒女的幸福,然而卻久病醫(yī)治無效離世,讓我們痛失所依。我們只能慟哭著悼念您的亡魂,從此,再也見不到您的容顏。家鄉(xiāng)的青山下,松樹前,父母的墳塋靜靜矗立,我們難以割舍這份盛世親情。我們只能在夢中重逢,再見了父親的音容笑貌。生死相隔,重逢無期,只剩下我們癡心不改的悲泣。愿來世,我們還能父子相逢,共度時光。</p><p class="ql-block"> 自來人世間,父親對我影響深遠(yuǎn)。父親是一名老共產(chǎn)黨員,也曾是一名人民教師,在七十年代初期,因為無暇顧及困難的家,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為了幫襯母親掙工分來撫養(yǎng)我們姐弟幾個,父親毅然決然的放棄了教書育人的光榮職業(yè),選擇了回村種地務(wù)農(nóng)。回顧父子間的深厚感情,我深感“三敬”“三謝”不足以表達(dá)其萬一:一敬父親的老黃牛精神。他放下書本,扛起犁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辛勤勞作,終年耕耘田地。他的勤勞節(jié)儉與無私奉獻(xiàn),如同老黃牛般堅韌不拔。二敬父親的孺子牛精神。在擔(dān)任村干部時,他起早貪黑,以身作則,走在群眾前列,為村民做出了卓越貢獻(xiàn)。同時,他也是我們子孫的庇護(hù)者,包容我們的任性與不足,用他的汗水來支持我們的生活與學(xué)業(yè)。三敬父親的開拓牛精神。盡管只有完小學(xué)歷,父親卻憑借自學(xué)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深入鉆研中醫(yī)外科知識,積極為村民們排憂解難,贏得了大家的廣泛贊譽(yù)。</p><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是“三謝”的闡述:謝父親,在兒女年少時,他為我們遮風(fēng)擋雨,守護(hù)我們的成長。謝父親,在兒女青年時,他成為我們積極進(jìn)取道路上的堅實支柱,給予我們無盡的支持與鼓勵。謝父親,在兒女中年時,他依然是我們心靈停泊的港灣,為我們提供溫暖的歸宿。父親啊,您與已故去的母親,始終是后輩兒孫們一生向往的精神歸宿!在父母的庇護(hù)下,我們的人生才有了溫暖的起點;而當(dāng)您們離世,我們的人生便只剩下歸向遠(yuǎn)方的路途。就如同樹木渴望靜止,而風(fēng)卻不停吹拂;我們想要贍養(yǎng)父母,可您們卻已不在。無論我們走遍天涯海角,父母的恩情永遠(yuǎn)無盡。這份高過天際的恩情,值得我們終身銘記!</p><p class="ql-block"> 此時此刻,在父親靈前,我雖深感陰陽相隔之痛,愿父親在天堂得以安息,愿絢爛的煙花為父親照亮通向天堂的道路,愿他從此擺脫塵世的辛勞與愁思,愿父母在天堂能夠再度重逢,共度永恒的安寧。引用蘇軾之詩以表我心: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用文字紀(jì)念帶著深深的悲痛,但更包含了對父親深深的懷念,</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4日,農(nóng)歷6月初10,今天,是給父親安家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懷揣著對父親的深深思念,寫下這篇祭文。愿我的筆墨能傳達(dá)我對父親的敬意與懷念,愿他在天堂能夠感知到這份情感。愿父親安息,愿我們共同緬懷那段美好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孝子:薛文亮,薛文斌</p><p class="ql-block"> 兒媳:葛俊梅,宮磊</p><p class="ql-block"> 孝女:薛文英,薛文娟</p><p class="ql-block"> 孫子:薛楓,薛棟,薛棟梁,薛楓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