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奧斯陸——挪威王國首都及第一大城市,是挪威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交通中心和主要港口,也是挪威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奧斯陸位于挪威東南部,是全歐洲最富有、安全和擁有最高生活水準(zhǔn)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之一。是1952年奧斯陸冬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奧斯陸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地,每年的頒獎儀式就在奧斯陸市政廳舉行。</p> <p class="ql-block">?奧斯陸市政廳?是挪威首都的標(biāo)志性建筑和市政中心,這座磚紅色雙塔建筑不僅是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地,更是展現(xiàn)挪威歷史與文化的藝術(shù)殿堂。</p><p class="ql-block">奧斯陸市政廳于1950年建成,為慶祝奧斯陸建城900周年而設(shè)計。其主體結(jié)構(gòu)采用磚紅色調(diào),外觀呈現(xiàn)典型的“紅磚雙塔”造型,由挪威藝術(shù)家歷時50年逐步裝飾完成。??</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呈凹字形,融合了實用性與美學(xué)設(shè)計,被視為歐洲土木工程的代表性作品。??</p> <p class="ql-block">維格蘭雕塑公園,位于奧斯陸的西北部。公園占地近50公頃,并以挪威的雕塑大師古斯塔夫·維格蘭的名字命名,園內(nèi)有192座裸體雕塑,所有的雕塑中共有650個人物雕像,所有雕像都是由銅、鐵或花崗巖耗費20多年精心制成。</p> <p class="ql-block">獨特的公園大門</p> <p class="ql-block">古斯塔夫·維格蘭是挪威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創(chuàng)作了維格蘭雕塑公園中的系列雕塑群,亦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獎?wù)略O(shè)計者。</p><p class="ql-block">維格蘭的人體雕塑藝術(shù),不僅在挪威國內(nèi)名揚己久,就是在世界雕塑史上也是聲名遠(yuǎn)播的。為紀(jì)念這位杰出的雕塑大師對挪威人民,乃至全世界作出的無私奉獻(xiàn)和不朽功績,挪威政府在首都奧斯陸市區(qū)建起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維格蘭雕塑公園”。</p> <p class="ql-block">維格蘭雕塑公園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經(jīng)典作品是之一《生命之柱》。</p><p class="ql-block">這個《生命之柱》,無論在藝術(shù)技巧上,或是思想內(nèi)容上,都算得上園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是維格蘭花費 14 年心血雕成的。石柱高達(dá) 17 米,周圍上下刻滿了 121 個裸體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慘相目不忍睹,有夭折的嬰兒,不幸的青年,披頭散發(fā)的婦女,骨瘦如柴的老人。這根“生死柱”描繪了世人不滿于人間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時,相互傾軋和相互扶掖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氣不好,下著小雨,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清晰。</p> <p class="ql-block">公園內(nèi)雖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亂,錯落有致。園里有一條長達(dá)850 米的中軸線,正門、石橋、噴泉、圓臺階、生死柱都位于軸線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間。</p> <p class="ql-block">公園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個主題——人的生與死。如噴泉四壁的浮雕,從嬰兒出世開始,經(jīng)過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過程。而四角的樹叢雕,一角是天真活潑的兒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勞累艱苦的壯年,一角是垂暮臨終的老年,組成人生的 4 幅畫面。</p> <p class="ql-block">維格蘭雕塑公園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經(jīng)典作品之一的《憤怒的小男孩》。這尊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雕像,只見他跺著雙腳,揮動著胳膊,仿佛尋求父母之愛。</p> <p class="ql-block">這座生命之環(huán)?雕塑,是一座由男女老少7人交錯擁纏形成的銅雕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象征人類世代繁衍與生命循環(huán)的過程,寓意生命的希望與再生。</p> <p class="ql-block">憨憨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橋》是維格蘭雕塑公園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經(jīng)典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橋上兩側(cè)分布58座青銅雕像,涵蓋從嬰兒到老年的不同人生階段,通過日常場景(如親子互動、戀人相擁)展現(xiàn)人類情感的復(fù)雜性,主題聚焦生命的延續(xù)性與人際關(guān)系。?</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泉</p> <p class="ql-block">全部雕像,集中突出一個主題——人的生與死。從嬰兒出世開始,經(jīng)過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過程。天真活潑的兒童、情思奔放的青年、勞累艱苦的壯年、垂暮臨終的老年,組成人生的 4 幅畫面。圓臺階的 36 座石雕,也是從嬰兒出生開始的,游人依次環(huán)行,漸漸看到人生各個時期的形象:孩子們在捉迷藏,少年們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竊竊私語,老人們熬度暮年,環(huán)繞一周,到第 36 座死亡球塔為止。石橋兩邊的護(hù)欄上,安放著反映日常生活的 58 座青銅雕像,塑造了許多青年男女和兒童。體格雄健的男子、綽約多姿的少女和純真無邪的兒童組成了大組群雕。它們有的在盡情地跳舞,有的在談情說愛,也有丈夫打罵妻子兒女的……維格蘭在這組雕像群中,穿插了一個新的主題思想——父親與孩子們在一起。相傳 20 世紀(jì)初期,在西方男人們的心目中,料理家務(wù)、養(yǎng)兒育女和經(jīng)營“后方”乃是妻子們的事。他們一方面向往成家立業(yè),另一方面卻又不甘心陷入家庭生活的網(wǎng)套。他們厭煩婚后的生活,企圖掙脫妻子兒女們的糾纏。但現(xiàn)實生活像一團(tuán)團(tuán)亂麻,剪不斷,理還亂,將他們和家人盤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維格蘭雕塑公園是一個“人生旅途公園”,看了維格蘭公園雕塑群,心里五味雜瓶,雕塑家將人生所經(jīng)歷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生百態(tài)赤裸裸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span>同時啟示我們敬畏生命,善待自已的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