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餐后乘汽車經祁連山大草原赴剛察縣</span></p><p class="ql-block">?早晨出發(fā)時又下雨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時而雨,時而雪,時而太陽高照,不長的行程嘗遍四季</p> <p class="ql-block">祁連山草原~中國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祁連山清水秀景如畫,天高云淡夏如春,巍峨的雪峰捧起潔白的哈達,廣袤的草原鋪展開千里碧毯,讓祁連山草原的情懷深藏在每個人的心間。</p> <p class="ql-block">祁連山下水草最豐美的草原稱為夏日塔拉,意為“黃金牧場”,其東面是著名的大馬營草原,地形平坦、水草豐美,蜚聲中外的遠東第一大牧場一山丹軍馬場就建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仙女灣</p><p class="ql-block">?位于青海湖北岸,是青海湖重要濕地,天鵝的家園,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點。</p> <p class="ql-block">三牲拉則</p><p class="ql-block">?拉則:蒙古語稱“俄堡”,藏語叫“拉則”,是祈求平安的意思?!叭瓌t”是由自然死亡的神馬、神牛、神羊的頭堆砌起來的,所以叫“三牲拉則”。它高37米,據有關歷史文獻資料記載,1652年,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進京受封返藏途中經過此地,看到這里的馬、牛、羊膘肥體壯,水草豐美因此在此立拉則來保佑草原的人畜興旺、繁榮昌盛。當時他37歲,為此這個拉則高度以37這個吉祥數而立。</p> <p class="ql-block">由于前兩天下雨,今天的青海湖湖水渾濁</p> <p class="ql-block">湟魚洄游</p><p class="ql-block">?湟魚因流經青海省境內的湟水河而得名,其實它的真名叫做青海湖裸鯉。裸鯉就是沒有鱗片的鯉魚。青海湖曾經與黃河水系相通,湟魚的祖先是黃河鯉魚,原本是有鱗的。大約13萬年前,青海湖因地質運動成了閉塞湖,后來演變成咸水湖。為適應日漸咸澀的湖水,滯留在青海湖流域的黃河鯉魚鱗片逐漸退化,用裸露的皮膚更好地將體內的鹽和堿排出去。</p><p class="ql-block">?青海湖水溫低、鹽堿度高,湟魚占到青海湖魚類資源的95%以上,其他的魚類少之又少,湟魚能吃的餌料生物也非常少,這讓湟魚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p><p class="ql-block">?湟魚平時生活在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里,青海湖水中較高的鹽堿含量抑制了湟魚性腺的發(fā)育,每年的5月到8月,成熟的湟魚需要游到匯入青海湖的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等河流的淡水中去產卵,這就形成了青海湖的一大奇觀——湟魚洄游。</p> <p class="ql-block">湟魚洄游路上需要克服重重困難</p><p class="ql-block">?其一就是波濤洶涌的激流。</p><p class="ql-block">?湍急的水流把湟魚一次次拍回,湟魚一次次躍起,它們逆流而上義無反顧的不屈姿態(tài)從未改變。</p><p class="ql-block">其二:魚兒們洄游路上面臨的另一大阻礙就是水鳥。6月正是候鳥從南方越冬地返回的時候,湟魚就成為了水鳥的美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作為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種,湟魚是青海湖生態(tài)系統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如果沒有湟魚,水體生態(tài)鏈崩潰,水鳥就不再棲息,青海湖就會變成一片“死湖”。</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斷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斷崖</p><p class="ql-block">?青海湖斷崖以其壯觀的斷崖景色和湖水的清澈而聞名于世,俯瞰青海湖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恢宏與寧靜。懸崖峭壁,縱橫交錯,依海而立,視野開闊,在青海湖景觀中最為壯闊。云崖水拍,看候鳥舞戲,靚麗風景,自然天成。</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許多文化遺址和歷史建筑,附近的瑪尼堆和瑪尼石顯示這里是牧民們的祭海臺,祭海禮是青海湖地區(qū)最為盛大的民俗活動,現已成為集祭祀、賽馬、祈雨為一體的民族節(jié)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曼扎</p><p class="ql-block">曼扎是藏傳佛教中的一種供器,也稱為“曼茶羅、曼陀羅”,稱呼來源于梵文的音譯,在梵文中含義為“聚集”或“壇城”。壇城也就是佛、菩薩居住的地方。曼扎的制作材料多樣,包括金、銀、銅、合金等,修行者們會在其中填充各種寶石、補物、藥材等,用于供奉。曼扎的形狀和設計形式多種多樣,有圓形、方形的,也有立體式、平面雕刻或繪畫等,上面裝飾有珍寶供物,象征把整個宇宙縮小在上面,加以實物,觀想而作供養(yǎng),是積聚福德與智慧的巧妙方法。在藏傳佛教的儀式中會在曼扎中裝滿珍珠、寶石、金銀、瑪瑙等各種珍貴的供品,表示供養(yǎng)給佛、菩薩。曼扎不僅是修行的工具,也是連接修行者與宇宙之間的一種方式。通過曼扎的供養(yǎng)和修法,修行者可以與神靈建立聯系,從而更接近啟蒙或完美理解的目標。此外,曼扎的象征意義也十分重要,它不僅代表著佛教文化的精神內涵,還象征著人們追求平安與寧靜的美好愿望。在忙碌和壓力的生活中,曼扎盤可以幫助人們找到內心的寧靜和信仰。</p> <p class="ql-block">俄堡</p><p class="ql-block">蒙古語叫“俄堡”藏語叫“拉則”,是當地山神的象征,一般是在山頭上,是藏區(qū)原始宗教崇拜自然之地,后來被藏傳佛教吸收。在特定的時候藏族人民前往祭拜,包括煨桑、燒施供食品、轉拉(轉經)和插木桿、木箭、木劍等。祭海臺立俄博祭祠,是祈求平安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據相關歷史文獻記載,1652年,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進京受封返藏途中經過此地,看到這里的馬、牛、羊膘肥體壯、水草豐美,便在此設立拉則來保佑草原的人畜興旺、繁榮昌盛。各地一般都有自己的拉則,里面埋有喇嘛用辛紅寫的梵文咒語的柏木牌,吉祥八寶、糧食、藥物等,內部掛有哈達、羊毛、紅布等的木桿叫金剛杵。</p> <p class="ql-block">沿途風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青藏鐵路</p> <p class="ql-block">今日研學問題:</p><p class="ql-block">1.祁連山大草原和青海湖畔是我國西部典型的高山高寒草原,通過野外觀察,查閱相關資料,用花伴侶和形色App掃描高寒草原上??繒r不低于3種的優(yōu)勢植物,分別指出其性狀的特點,并簡述其利用價值;</p><p class="ql-block">2.祁連山大草原是著名的夏季牧場,其北麓和南麓是冬季牧場。通過野外觀察,結合兩步路APP,并查閱相關資料,指出連片的祁連山草原主要分布的地形區(qū),分析祁連山大草原成為夏季牧場的原因,并簡述祁連山大草原的軍馬場對漢朝的戰(zhàn)略價值;</p><p class="ql-block">3.藏北的祁連草原上,肉眼也常見諸多高原鼠兔的洞穴,2020年全國卷:高原鼠兔不應該全部捕殺,一定密度的高原鼠兔有利于土壤肥力提高。探究一定數量的高原鼠兔在維護青藏高原生態(tài)系統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4.青海湖的湖水地勢低,但為什么我們看到景象的卻是突出地平線?近年來,青海湖的水位呈不斷上升的趨勢,結合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原理,分析其可能的影響因素,以及對湖岸環(huán)境的影響;</p><p class="ql-block">5.仙女灣是青海湖流域典型的湖濱沼澤濕地,通過野外觀察,查閱相關資料,結合拍攝的景觀圖,指出其豐富多樣的生態(tài)景觀都有哪些,并分析其成因;</p><p class="ql-block">6.青海斷崖景區(qū)以壯觀的斷崖、清澈的湖水、祭海臺景觀而聞名,通過野外觀察和研學體驗,結合拍攝景觀圖和兩步路APP,簡述斷崖賞欣賞到的青海湖的特點,分析該處青海湖湖水特別清澈的原因。與大多數團隊游必去的青海湖南岸的二郎劍景區(qū)相比,分析自駕游和深度游大多選擇青海湖仙女灣、斷崖景區(qū)的原因。</p><p class="ql-block">7.其他研學探究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