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chuàng)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xiàn)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边@是《百年孤獨》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辭。</p><p class="ql-block">最近看了由范曄翻譯的《百年孤獨》,感想頗多,胡亂雜想以記之。</p><p class="ql-block">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用犀利而又鋒利的筆,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框架里面,深邃的刻畫了拉丁美洲馬貢多小鎮(zhèn)的社會生活。</p><p class="ql-block">讀《百年孤獨》時,讓人感嘆悲傷其中一個又一個孤獨的靈魂?!栋倌旯陋殹凡级鞯蟻喖易迤叽说纳罟适吕锩妫恳淮硕紟в邢嗨频拿?,仿佛命運的輪回,不斷地重復著相似的命運。書中把孤獨貫穿始終,在百年孤獨的歲月里總結揭示了人性的本質,貪婪、丑陋、兇殘、嫉妒、善良、欺騙與謊言、天真無邪,自然的本質,有與無的關系。馬貢多小鎮(zhèn)的從無到有,布恩迪亞家族的從有到無,引發(fā)人們對有和無的相對性和獨立性,孤獨的本質,以及生命意義的深層次思考。</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實在是太短暫了,短暫得你來不及在童年的時光中憧憬春夏秋冬,在中年的忙碌生活中欣賞陽春白雪,就匆匆的走到了暮年。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里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痹谶@個短暫薄情的世界里,一個人判斷是非的能力,看清人性丑惡的能力,將決定一個人一生的生活質量。</p><p class="ql-block">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將用寂寞來償還。這一閃光的思想,如同一面鏡子,照亮了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內心深處的荒蕪。</p><p class="ql-block">其實生命中所有的結果,也終將用你的認知來償還。</p><p class="ql-block">孤獨,從最初的害怕、迷茫到后來的享受,這是一個自我救贖開明悟道的過程。如果一個人經(jīng)歷到把孤獨當做一種享受,那么這個人的心志便走向了成熟。</p><p class="ql-block">叔本華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獨》,梁曉聲的《談談寂寞》,還有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里面都對孤獨有相似的描述?!澳挠腥讼矚g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其實都是從多重角度道出了孤獨的本質與必然。孤獨或許是成熟,是清醒,是自由,更是對丑陋人性的放棄。</p><p class="ql-block">“過去的一切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春天總是一去不復返,最瘋狂執(zhí)著的愛終將是過眼云煙”。</p><p class="ql-block">“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p><p class="ql-block">“你那么憎恨那些人,跟他們斗了那么久,最終卻變得和他們一樣。人世間沒有任何理想值得以這樣的沉淪作為代價”。</p><p class="ql-block">“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群里讓它保護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p><p class="ql-block">“謊言說得越來越真誠,最后連她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安慰?!?lt;/p><p class="ql-block">馬爾克斯的這些帶有孤獨但又撕開人性真實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與《紅樓夢》中的“好了歌”是何其的相似。其中的每一個角色或多或少,或許會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影子。</p><p class="ql-block">其實,過去的一切,所有的回憶,都是在反思自己所經(jīng)歷的欺騙與謊言,真誠與善良。如果一個人的回憶沒有反思和悟道,只能而且必然會愚昧地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生命的意義不僅只有現(xiàn)實的茍且,還要有詩和遠方。</p><p class="ql-block">稻田勝夫曾說過,“漁夫并不知道魚在哪里,可是他們還是選擇了出發(fā),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一定會滿載而歸?!?lt;/p><p class="ql-block">每一個活在當下的人,生活應該活在希望的田野上,夢想不是一定要實現(xiàn)才有意義,更重要的是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如果你今天的行為有多自律,明天的靈魂就會有多自由,你伏案讀過的每一本書,寫下的每一篇文章,堅持跑下的每一次步,在靜心中完成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反饋在生命中得到每一次的燦爛。</p><p class="ql-block">尼采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并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是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復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p><p class="ql-block">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有幾個人能把自己釀得淡而又淡的名貴。</p><p class="ql-block"> 不要把盼望變成生活的希望,不要去等待自己的盼望。在歲月的痕跡中反思,在自律的孤獨中尋找自己真實的靈魂。</p><p class="ql-block"> 真實的自由是靈魂的自由,不要對別人心存太多期待,一個幸福晚年的秘訣不是別的,是學會在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回歸中與孤寂簽訂協(xié)定。只有在孤獨的靈魂中涅盤重生,只有與過去的所有錯誤與愚蠢和解,才能與現(xiàn)實和未來的美好相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5.22于花溪</p> <p class="ql-block">摘抄制作書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