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〇二五年五月二日上午八時左右,我來到了合肥市著名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安徽博物院”(新館)。</p><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院?!鞍不詹┪镌骸?,現(xiàn)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第三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安徽省博物院” ,于1956年11月建成,并對外開放。2010年12月,更名為“安徽博物院”?!鞍不詹┪镌骸保敲珴蓶|主席視察過的唯一一個省級博物院?!鞍不詹┪镌骸钡脑好?,使用“毛體字”作為招牌字。</p><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現(xiàn)為“一院兩館”運行模式?!皬]陽館”(老館),位于合肥市安慶路268號,“展陳大樓”,為仿蘇建筑。2013年,“廬陽館”,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皬]陽館”,常設展覽有“安徽革命史陳列”、“安徽古生物陳列”、“安徽好人館”等專題。</p><p class="ql-block"> “蜀山館”(新館),位于合肥市懷寧路87號。新館建筑造型,體現(xiàn)了“五方相連、四水歸堂”的“徽派”建筑風格。2011年建成,并對外開放。常設展覽有 :“安徽文明史陳列”、“安徽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寶”、“江淮擷珍”、“新安畫派”等專題。</p><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兩館(“廬陽館”與“蜀山館”),占地面積17560平方米,館藏文物達31萬余件(套)。主要特色藏品 :包括“商周青銅器”、“漢代畫像石”、“宋元金銀器”、“明清書畫”、“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約文書”、“近現(xiàn)代文物”以及“潘良玉美術作品”等。</p> <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新館(“蜀山館”),建筑面積11580平方米,展覽面積7826平方米。正中的主樓為五層(第五樓為塔樓),兩側副樓兩層為展廳。建筑造型呈“U”形,建筑簡潔壯觀、平面規(guī)矩、中軸對稱、莊嚴肅穆。主樓高聳突出,回廊寬緩伸展,是合肥市的“三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安徽文明史陳列” :以時間為線,分為“史前時期的安徽”、“夏商周時期的安徽”、“秦漢魏晉時期的安徽”、“隋唐宋元的安徽”、“明清時期的安徽”五大部分。</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建筑陳列” :包括建筑構件、模型、圖片等。它全景式的展示了徽州建筑的美侖美奐。又從“徽州”整體搬遷民居一幢,原狀陳列,使人身臨其境,盡情感悟“徽州古建筑”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安徽文房四寶陳列” :安徽,是“宣紙”、“徽墨”、“宣筆”、“歙硯”的故鄉(xiāng)。自古以“四寶”齊全,而著稱于世。本陳列展出的紙、筆、墨、硯四種主要文具。同時,還展示了筆筒、墨床、鎮(zhèn)紙、水盂、硯滴、筆擱、印章等各種鋪助工具。此外,陳列中還設有互動區(qū),觀眾可嘗試造紙、制墨等工藝實踐活動,從中體驗制作“文房四寶”的雅趣。</p><p class="ql-block"> “江淮擷珍” :展示了江淮大地的“金銀器”、“玉石器”、“漆器”、“鐵畫”、“竹木牙角器”等。這里展示的數(shù)十件館藏古代工藝珍品,精微工巧,反映出了古代“江淮大地”的“時代風尚”和“審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新安畫派” :此展覽,精心選取了“安徽博物院”珍藏的“新安畫派”的繪畫精品30余件(套)。它們較為全面地向觀眾展示了“新安畫派”的繪畫風格和藝術成就,彰顯出安徽繪畫藝術的突出成就,和“徽文化”的獨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