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9日(中國大年初一),我們七點多起床,只為觀看那新年的第一次日出。</p> <p class="ql-block">我們前往地勢較高的沙丘,等待那第一縷陽光灑滿沙漠。</p> <p class="ql-block">沙漠之美,每一次目睹都讓人心生感動。</p> <p class="ql-block">新年祝福!</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開車由撒哈拉沙漠梅爾祖卡前往摩洛哥世界文化遺產梅克內斯。</p><p class="ql-block">至于沿路風景那確實無法與歐美比,但那是通往撒哈拉的道路,那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撒哈拉沙漠,那就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行駛在遼闊的戈壁荒灘上,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p><p class="ql-block">突然老遠看到交警馬上減速,還是被攔下說超速了。測速儀顯示車速89,罰款300迪拉姆,相當人民幣218元。沒想到這么荒涼無人的地方還有限速,交警說如果車速超過110,直接吊銷駕駛證。</p><p class="ql-block">中國旅行者在網上吐槽摩洛哥交警罰款的人挺多,當地的交通規(guī)則與中國略有不同,如紅燈不能右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常交警會以兩種原因攔住你。</p><p class="ql-block">1.超速,2.沒有Stop。</p><p class="ql-block">這兩種情況我們都碰上了,而且被罰了款。昨晚除夕聚餐時,有人說一天被罰了三次,還有些吃驚,沒想到今天自己也體驗到了摩洛哥交警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昨天我駕車被警察攔截檢查了三次,我還以為自己是招交警體質,其中一次要罰款400迪拉姆,并拿走了我們的護照、駕照和租車合同。</p><p class="ql-block">我莫名其妙不知被罰原因,下車后才發(fā)現交警在地上放了一個可移動的白色牌子,上面是阿拉伯語,下面是英語“stop”(停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開車時我沒看到這個牌子,即使看到也不會覺得放在地上的牌子會有什么用處。交警可能看我們蒙圈的樣子,確實不知,沒有罰款。</p> <p class="ql-block">為了避免以后再被罰款,在摩洛哥開車要懂得車語:</p><p class="ql-block">有時候對向的來車會用遠光燈快速閃爍:</p><p class="ql-block">閃一下代表——你來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交警?(可用搖手表示沒有,幾根手指對應有幾個警察)。</p><p class="ql-block">閃兩下代表——前面有交警,小心。你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主動提醒或者詢問對向來車,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難點在于警察什么時候出現不知道,警察出現的地方限速20,最好在看到警察揮手讓過前,保持低速,哪怕低到停下。</p><p class="ql-block">不少路段,從100到20只有短短幾十米,必須馬上將速度降下來,否則就是超速。</p> <p class="ql-block">吃一塹長一智,往后五小時的車程中,盡量跟在摩洛哥本地人的車后面走,不當頭車,既測不了速,也罰不了款。</p><p class="ql-block">人生處處皆學問!</p> 伊芙蘭小鎮(zhèn) <p class="ql-block">17:00到達有“北非小瑞士”之稱的伊芙蘭小鎮(zhèn)。</p><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中心廣場有一座石獅,這里還有個"獅子城"的稱號。</p> <p class="ql-block">原來二戰(zhàn)后這里關押著德國戰(zhàn)俘,其中有一個人是個雕刻師。</p><p class="ql-block">趁每天放風時來這里鑿會石頭,過段時間后就把他們放回國了。</p><p class="ql-block">當地人發(fā)現了他留下的這頭石獅子。現在這件雕塑成了小鎮(zhèn)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乍一看還以為到了北歐的某個城市,100年前這里的確被法國管理過。</p><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的建造風格和景觀設計都充滿浪漫色彩的法國風情,摩洛哥人也叫它“法國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伊芙蘭小鎮(zhèn)位于阿特拉斯山脈以北,是摩洛哥植被最茂密、雨量最充沛、淡水最豐富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是不是和印象里干燥炎熱的北非截然不同呢?這就是它的特別之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伊芙蘭夏季避暑,冬季滑雪,冰火交融的自然奇景在這里出現。</p><p class="ql-block">這里還是著名的滑雪勝地,有非常豐富的滑雪項目。</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巨大的鸛巢配上黃屋紅瓦,建筑物很漂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尖頂屋,樹木茂密,平靜街道,摩洛哥最低氣溫締造地。</p><p class="ql-block">我們轉了一圈吃了飯就走了。</p> 梅克內斯古城 <p class="ql-block">18:00到達世界文化遺產的梅克內斯古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洛哥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8世紀建立第一個阿拉伯王國。1660年阿拉維王朝建立并延續(xù)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梅克內斯是摩洛哥阿拉維王朝的第一座都城和龍興之地,這座古城由17世紀君主<b>伊斯梅爾</b>傾力打造,也是一座有著三百年歷史和壯觀建筑的歷史名城!被譽為“摩洛哥的凡爾賽”。</p><p class="ql-block">摩洛哥有四大皇城,分別是拉巴特、馬拉喀什、梅克內斯、菲斯。每一個城市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景。</p><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以宏偉的城墻、壯麗的城門以及經久不衰的建筑聞名,完美體現了摩洛哥的建筑風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古城的街道幽暗狹長。</span></p><p class="ql-block">梅克內斯,色彩斑斕的“黑色皇城”。</p><p class="ql-block">“黑色皇城”并非指建筑顏色,而是因穆萊·伊斯梅爾組建了一支由15萬黑人組成的軍隊(含奴隸和自由黑人),這支軍隊以黑色軍服和武器裝備著稱,曾多次抵御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法國的入侵。</p> <p class="ql-block">穆萊·伊斯梅爾</p><p class="ql-block">摩洛哥阿拉維王朝第二位蘇丹。</p><p class="ql-block">1666年,伊斯梅爾的哥哥建立了阿拉維王朝。1672年,因坐騎失驚死于意外,伊斯梅爾接替了王位。</p><p class="ql-block">上位后,伊斯梅爾采取一系列措施,發(fā)展經濟,頒布措施,平定叛亂,使王朝達到了巔峰。</p><p class="ql-block">對外他擁有強大的黑人軍隊,有強大的軍事作戰(zhàn)能力,幾乎將所有被歐洲人侵占的城市全部奪回。使摩洛哥在17世紀后期實現統(tǒng)一。</p><p class="ql-block">要知道當時正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強盛時期,當時北非五國家除了摩洛哥以外,全部都是奧斯曼王朝的領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在梅克內斯有穆萊·伊斯梅爾陵墓及他家人的墓。</span></p><p class="ql-block">穆萊·伊斯梅爾被后世稱為“世界第一種馬”。</p><p class="ql-block">這位蘇丹有867個子女,525個兒子和342個女兒。多妻制下與500名妻子所生??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p><p class="ql-block">1727年,穆萊蘇丹因病逝世,享年80歲,統(tǒng)治摩洛哥55年。他的長子艾哈邁德繼承了蘇丹之位。</p><p class="ql-block">由于穆萊蘇丹的兒子數量眾多,所以在他去世后幾百年內,摩洛哥蘇丹之位一直都是由他的直系后代來繼承,別的家族一點機會也沒有。</p><p class="ql-block">現在的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仍然是穆萊蘇丹的直系后代,也就是說阿拉維王朝從公元1666年到現在的2025年,已經延續(xù)了359年,可以說這種情況也與穆萊蘇丹強大的生育能力密切相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我們在古城小巷里七轉八轉,終于找到了我們要入住的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梅克內斯現存25公里古城墻和多門城堡群,融合馬格里布風格(伊斯蘭與歐洲文化結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其城墻因布局復雜、防御性強,被稱為“多門之城”。</p> <p class="ql-block">我們入住了一家1885年建成的柏柏爾人的穆斯林民居,很有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雕刻的花紋很繁復精細。</p> <p class="ql-block">松木的屋頂。</p> <p class="ql-block">馬賽克的裝飾,民族工藝品的點綴。</p> <p class="ql-block">放下行李,出來轉了一圈。</p><p class="ql-block">曼蘇爾門(正在維修)</p><p class="ql-block">北非最宏偉的城門之一,高16米,以綠白相間的馬賽克、羅馬柱和阿拉伯浮雕裝飾。</p> <p class="ql-block">古城墻:長達25公里的城墻由紅色黏土夯筑,現存十余座壯觀的城門!</p> <p class="ql-block">這座古城融合了北非阿拉伯風格與歐洲巴洛克建筑特色,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梅克內斯古城仍有居民生活,市集充滿煙火氣,手工藝作坊延續(xù)百年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門店上掛著駱駝的頭和蹄子,賣駱駝肉的店鋪。</p> <p class="ql-block">晚飯品嘗當地特色塔吉鍋,香氣四溢,美味與營養(yǎng)的完美結合。</p><p class="ql-block">但是說實話,我覺得沒有中國涮鍋好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