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紫秋紀(jì)實(shí)】文化新長征—2470:</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7日星期日(浙江淳安縣千島湖晴/26℃至37℃)。今年是中華民族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今天是七、七盧溝橋事變88周年紀(jì)念日。</p><p class="ql-block"> 為緬懷英烈,勿忘國恥,《黨建新長征》總部先鋒隊紫秋、陳俊、沈桂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進(jìn)紅色浙江淳安革命老區(qū),在下姜村民宿協(xié)會副會長余紅生的驅(qū)車陪同下,參訪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jì)念館、茶山會議舊址、方志敏烈士住所等,閱讀烽火硝煙歲月里老區(qū)人民的斗志,學(xué)習(xí)革命先輩流血犧牲的大無畏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參觀中,下姜村志愿講解員余紅生會長深情的介紹到:紅軍長征開始前三個月,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組建了一支特殊的隊伍——北上抗日先遣隊。這支隊伍不僅是一支抗日的隊伍,還是一支一路傳播紅色火種的隊伍。</span></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9日,隊伍途經(jīng)淳安縣中洲鎮(zhèn)茶山村時,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茶山會議。方志敏最終決定:北上抗日先遣隊全軍南下,也就是返回到他的贛東北蘇區(q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正當(dāng)北上抗日先遣隊返回贛東北蘇區(qū)時,國民黨20萬大軍對其進(jìn)行圍追堵截,在途中布下道道封鎖線。1月17日,抗日先遣隊主力部隊在江西懷玉山地區(qū)陷入國民黨軍14個團(tuán)的合圍之中。突圍中,抗日先遣隊主力被打散,大部分紅軍犧牲或被俘,至29日王如癡、劉疇西、方志敏先后被俘。</p><p class="ql-block"> 方志敏在獄中以筆代槍與敵斗爭,寫下了幾十萬(字)的詩篇,其中就有《可愛的中國》,還有他的《清貧》。習(xí)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會議中提出,讀方志敏的《清貧》這篇文章,才真正回答了什么是“窮”和“富”,什么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 </p><p class="ql-block"> 《黨建新長征》滬浙紅色文旅總策劃陳俊院長講述了“方志敏精神”時代意義,他說:方志敏的精神用八個字來概括:愛國、創(chuàng)造、清貧、奉獻(xiàn),是我們每一位后人值得學(xué)習(xí)的地方,退役軍人沈桂林深有同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為參加過百色起義的紅七軍后代,來自北京的紫秋老師認(rèn)真參訪,她飽含深情的對著錄像鏡頭說:雙百人物方志敏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他的《清貧》是共產(chǎn)黨員的座右銘!此刻,我終于完成了爺爺?shù)膰谕校瑏砜赐?jīng)的戰(zhàn)友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結(jié)束紅色主題參訪后,他們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下午,繼續(xù)走進(jìn)下姜村文化客廳與紅色研學(xué)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老區(qū)新長征,我們在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資信/浙江杭州下姜村紅色驛站,攝影/編撰/紫秋)</span></p> 抗日先遣隊紀(jì)念館 茶山會議舊址 方志敏茶山住所 方志敏烈士雕塑 文化公益主編紫秋 <p class="ql-block">中國紅色文化傳播大使紫秋老師簡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