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拉戈代希轉(zhuǎn)場第比利斯</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5日上午九點,我們300美元包租一臺17坐位的中巴汽車,帶著我們12個裝著折疊車的大箱子,離開美麗幽靜的拉戈代希小鎮(zhèn)。窗外掠過拉格代西小鎮(zhèn)的田園風光,我們的心早已飛向第比利斯。<span style="font-size:18px;">顛簸的車廂里,經(jīng)過110公里的路途。于中午11:30終于來到利比利斯的自由廣場</span>,圣三一教堂的金頂若隱若現(xiàn),大家忍不住歡呼。一路風塵化作滿心雀躍,對這座城市的探索之旅,終于要拉開帷幕。</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們找提前預訂的酒店就費了很多周折,快樂姐徒步近1.公里找到酒店,又返回來領著我們乘坐的中巴車到達酒店,四野和快樂先進去辦理住宿手續(xù)。我們正在卸行李箱時,四野通知我們先不要卸了,可能是酒店找錯了,我們用翻譯軟件翻譯的地址可能有誤,經(jīng)過汽車司機和酒店老板多次聯(lián)系,才弄清楚酒店的具體位置,當車開到離酒店還有500多米的時候,這是一個單行線車進不去,都是石板路,行李箱又不好拖。最終還是四野用導航,指導司機繞了二圈,才找到入住的酒店,原預定的6間2人標間,酒店無法提供,只能提供四個房間,有二間還是大床房。重新查找附近的酒店,不是價格過高,就是入住不了我們12個人。最終同酒店多次溝通協(xié)調(diào),才提供給我們5個房間,一個單間大床,兩個雙床房,兩個雙床房加一個床,才將我們12個人全部安排入住,14:00協(xié)調(diào)好以后,到晚上19點才將房間收拾干凈,允許我們進入房間入住。格魯吉亞處在歐亞大陸的隔離帶,生活習慣有點兒像歐洲的慢節(jié)奏,由于語言溝通存在障礙,所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住上提前入住的酒店。4天入住的價格每人50美元,房間非常干凈,只是房間略小一點,樓下可以做飯。非常符合我們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是格魯吉亞的首都,也是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教育中心,同時還是高加索地區(qū)的重要交通樞紐。</p><p class="ql-block"> 它位于大小高加索山脈之間,庫拉河穿城而過,將城市分為東西兩部分,由和平橋相連。其面積為348.6平方公里,人口約120萬。第比利斯歷史悠久,建都于公元前4世紀,在漫長的歲月里,先后被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等侵占,歷經(jīng)戰(zhàn)火洗禮,也見證了諸多繁榮時刻。</p><p class="ql-block"> 這座城市的建筑風格豐富多樣。舊城充滿中世紀韻味,有狹窄的小巷、古老的城堡和教堂等,如始建于5世紀的梅特西教堂;新城則多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筑,街道筆直,樓房典雅。圣三一主教堂是其地標性建筑,也是高加索地區(qū)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之一,金色穹頂十分壯觀。</p><p class="ql-block"> 此外,第比利斯還是葡萄酒的起源地之一,當?shù)氐奶展掎勗旃に嚜毦咛厣?。同時,作為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融合的城市,格魯吉亞東正教、亞美尼亞格里高利教派等不同宗教的建筑在此和諧,展現(xiàn)出獨特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6日,今天游玩的景點有三處。</p><p class="ql-block">一第比利斯國家博物館</p><p class="ql-block">二母親堡壘</p><p class="ql-block">三第比利斯圣三一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7月6日第比利斯天氣 多云伴有陣雨,氣溫17~26度。早上天空飄著零星小雨,時下時停,延遲了我們出發(fā)的時間,等到上午9點雨也沒停,我們只好改變計劃,我們到附近的家樂福超市采購了牛肉,面粉,豆油,茴香菜,總共花費85拉里。回酒店后全員參加了包餃子,施展廚藝的行動。不一會兒餃子包好了,安徽小魯為我們提供4瓶干紅葡萄酒,我們12個來自天南海北的騎友,歡聚一堂,圍坐桌前,品著熱騰騰的餃子,飲著醇香紅酒,歡聲笑語,情誼在暖意中流淌……</p><p class="ql-block"> 酒足飯飽后雨過天晴,我們沿著庫拉河畔,穿過第比利斯古老的街區(qū),悠閑漫步2公里到達第比利斯國家博物館,門票要40元拉里(人民帀108元)有點貴,我們也不是土豪,所以我們都沒有進去。只好徒步參加第2個景點母親堡壘</p><p class="ql-block"> 第比利斯母親堡壘(Narikala Fortress)是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的著名歷史遺跡,始建于公元4世紀,第比利斯建城時隨城一起建造,當時被稱為“Shuris-tsikhe”(令人反感的堡壘)。后經(jīng)歷多次擴建,1827年的大地震和駐防俄軍火藥庫爆炸,使要塞嚴重損毀。</p><p class="ql-block">建筑風格:要塞依山而建,城墻和碉樓多有殘缺,整體風格古樸滄桑,雖歷經(jīng)修復,但仍保留了許多歷史的痕跡。</p><p class="ql-block">重要意義:它是當?shù)刈罟爬系姆烙な?,也是包圍第比利斯城的最后一道防線,在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見證了城市的興衰變遷。如今是第比利斯重要的景點之一,游客可以在此欣賞到城市的美景,感受歷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內(nèi)部景觀:堡壘內(nèi)有修建于12世紀的Saint Nikolos教堂,教堂內(nèi)部裝飾有描繪圣經(jīng)和格魯吉亞歷史場景的壁畫。</p><p class="ql-block"> 格魯吉亞母親雕像位于第比利斯素羅拉克山麓,建于1958年,高20米,雕像左手托碗養(yǎng)育人民,右手執(zhí)劍面向敵人,守護著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我們12個人。沿著陡峭的樓梯,徒步800多米,來到母親堡壘廣場的觀景臺上,整座城市的風光盡收眼底。錯落有致的紅頂房屋點綴其間,庫拉河蜿蜒如絲帶穿城而過,教堂尖頂在陽光下閃耀。新舊建筑交相輝映,熙攘街道與靜謐綠地交織,煙火氣息與歷史韻味相融,令人沉醉。</p><p class="ql-block"> 參觀完之后,我們其中5個人順著樓梯徒步返回酒店。其余7個人乘坐纜車穿過庫拉河返回對岸,徒步1公里來到圣三一主教堂參觀游覽。</p><p class="ql-block"> 圣三一主教堂建于1995年至2004年,教堂建筑群包括主教堂、鐘樓、修道院,占地13.71萬平方米。其主建筑高約100米,頂部有7.5米高的純金穹頂,是由格魯吉亞人自發(fā)捐贈的。教堂內(nèi)部裝飾華麗,采用大理石地面和馬賽克。</p><p class="ql-block"> 圣三一主教堂融合了多種建筑風格,以拜占庭式建筑風格為主,同時也融入了格魯吉亞傳統(tǒng)建筑的元素。教堂的外觀宏偉壯觀,金色的穹頂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教堂的內(nèi)部裝飾精美,壁畫、馬賽克和雕塑等藝術品展示了格魯吉亞的宗教文化和藝術傳統(tǒng)。 </p><p class="ql-block"> 圣三一主教堂是格魯吉亞東正教的重要中心,也是格魯吉亞人民的精神象征。教堂內(nèi)保存著許多珍貴的宗教文物和歷史遺跡,如圣像、十字架、福音書等,這些文物見證了格魯吉亞東正教的發(fā)展歷程。此外,教堂還是格魯吉亞歷史上許多重要事件的發(fā)生地,如宗教儀式、政治集會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p><p class="ql-block"> 圣三一主教堂是格魯吉亞東正教的重要活動場所,每年都會舉辦許多宗教儀式和文化活動,如復活節(jié)、圣誕節(jié)、洗禮等。這些活動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來參加,成為了格魯吉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教堂還經(jīng)常舉辦音樂會、展覽等文化活動,為格魯吉亞的文化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街頭景色。</p> <p class="ql-block">上午買菜回來看到兩個法國人,騎行自行車 第比利斯。</p> <p class="ql-block">格魯吉亞母親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教堂內(nèi)部裝修極盡奢華,大理石地面搭配著7.5米高的純金穹頂,墻體布滿精美壁畫,祭壇華麗,宗教器物精美,莊重而神圣。</p>